首页 理论教育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原理详解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原理详解

更新时间:2025-01-09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前气囊传感器安装在两侧前翼子板内,当减速度超过预定值时,开关闭合,从而向电子控制装置发出触发信号。

安全气囊系统主要由如图6-13所示的控制装置、气体发生器和气袋组成,其中控制装置又包括传感器、电子控制系统及触发装置。其工作原理为:在发生碰撞事故时,传感器感受汽车碰撞强度,电子系统接收并处理传感器的信号。当判断有必要打开气袋时,立即由触发装置发出点火信号触发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收到信号后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并充满气袋,使得乘员能够与一较柔软的吸能缓冲物件相接触,而不是与汽车的内饰件猛烈碰撞。依靠气袋的排气孔节流阻尼来吸收碰撞的能量,从而达到减少伤害保护乘员的目的。

978-7-111-29732-1-Chapter06-13.jpg

6-13 安全气囊系统组成

1.安全气囊

驾驶员侧气囊位于转向盘中心处,如图6-14所示。副驾驶员侧气囊位于仪表板右侧上方。安全气囊主要由气体发生器、气囊、衬垫和螺旋形电缆4部分组成。

安全气囊的全部动作完全由CPU的程序控制,按照人们预先设计的工作内容与步骤逐条执行。工作程序框图如图6-15所示。

978-7-111-29732-1-Chapter06-14.jpg

6-14 安全气囊结构和工作图

a)气囊结构图 b)气囊工作展开图

汽车的点火开关闭合后,气囊就开始工作。首先把CPU等电子电路复位,紧接着是自检工作,专门由自检子程序对各传感器、引爆器、RAM、ROM、电源等部件逐个进行检查。如有故障,先执行总的故障显示灯显示子程序,使故障灯发出闪烁亮灯信号,驾驶员迅速把故障码读取开关合上,读取故障码,查出气囊故障部位。如果自检气囊无故障,则启动传感器采集子程序,对所有传感器进行巡回检测。如没有碰撞,程序又返回到自检子程序。如果一直没有碰撞则程序就这样循环下去。如果有碰撞,经CPU的判断,如碰撞速度小于30km/h时,CPU发出引爆双安全带预紧器的指令,点燃双安全带预紧器,拉紧双安全带,保护乘员,并巨发出光电报警指令;如碰撞速度大于30km/h,则CPU向所有的引爆器发出引爆指令,使两个安全带拉紧,两个气囊张开,同时发出光电报警指令;如果在较高速度碰撞,则主电源断线,电源监控器自动启用备用电源,支持整个系统工作,并使报警工作直至备用电源耗尽。

978-7-111-29732-1-Chapter06-15.jpg

6-15 安全气囊的工作程序

例如,某汽车以50km/h的速度与前方障碍物相撞,安全气囊引爆时序为:在撞车10ms后,达到引爆系统引爆极限,产生大量的炽热气体。此时,驾驶员由于惯性仍然坐着。20ms后驾驶员开始移动,但还没有与气囊接触。40ms后气囊已完全胀起,驾驶员逐渐向前移动,安全带被拉长,人的部分冲击能量已被吸收。60ms后驾驶员已开始沉向气囊。80ms后驾驶员的头部和身体上部沉向气囊。气囊的排气口打开,其中的气体在高压下匀速地逸出,以吸收能量。100ms后车速已降为零,这时对车内乘员来说,危险期已结束。110ms后驾驶员向前移动已达到最大距离,随后身体开始后移,回向座位。这时大部分气体已从气囊中逸出,前方又恢复了清晰的视野。

在汽车碰撞至乘员碰撞之间有一时间间隔,约0.05s,就这一点时间给防撞安全气囊提供了工作机会,防撞气囊在瞬间充满气体,在乘员前面形成一道柔软的弹性屏障,弹性体使力的作用时间延长,因而使加速度减小,作用力也随之减小;柔软接触面使力的作用面积加大,防止作用力集中压在乘员头部突出部分。因此,防撞安全气囊的工作对乘员起到了保护作用。

2.安全气囊传感器

安全气囊传感器在防撞安全气囊系统中用来测定碰撞强度,将碰撞强度转换为电信号,输入电子控制装置,作为是否启动防撞气囊的计算参数。

传感器的性能应达到如下要求:在人体可能受到极轻微损伤的情况下,传感器对于展开安全气囊的判断应该是否定的;而在人体可能受到严重损伤必须使用安全气囊时,传感器必须及时发出信号使安全气囊得以展开,即必须在最大的允许时间之前展开安全气囊。

最大的允许时间是指当发生碰撞事故时,人体在加速度的作用下向前运动,到距离气囊一定位置,气囊必须展开以准备同人体接触,有效保护人体免受损伤所需的最大时间。(www.xing528.com)

如果人体运动到距离气囊很近时,气囊还没有展开,爆发的气囊极可能对人体造成损伤。因此,必须利用人体的运动距离来确定传感器启动安全气囊的时间。对于高速碰撞事故,传感器要符合12.7cm/30ms准则。这个准则的含义是:汽车碰撞过程中,乘员在未系安全带的情况下,乘员胸部向前移动达到12.7cm时刻的前30ms时刻为气囊的目标点火时刻。

传感器种类很多,按功能不同,可分为碰撞传感器和安全传感器两种。碰撞传感器主要用来检测碰撞的强度。若达到规定强度,则使气囊展开,产生保护。所谓规定强度,即是若汽车以40km/h的车速与一辆正在停放的同样大小的汽车相碰撞的程度,或者以不低于22km/h的车速迎面撞到一个不可变形的固定障碍上时的碰撞程度。安全传感器有保险作用,用来防止因碰撞传感器短路而造成气囊误展开。

按结构型式不同,传感器又可分为电子式、机电式和机械式3类。按其在汽车上的分布位置不同,还可分为前气囊传感器、中央气囊传感器、安全传感器3种。

前气囊传感器安装在两侧前翼子板内,当减速度超过预定值时,开关闭合,从而向电子控制装置发出触发信号。中央气囊传感器安装于电子控制装置内,而电子控制装置安装在仪表台中央下端。图6-16所示为该传感器芯片的构造。

978-7-111-29732-1-Chapter06-16.jpg

6-16 中央气囊传感器

在N型系列基板上扩散P型硅层,形成测试阻抗的半导体压电阻。作用于悬臂梁的减速度,使梁由于质量作用而扭曲,便可测量阻抗变化。在硅基板上的压电阻及前置放大器、高通滤波器、主放大器的信号处理电路整体组装在双极集成电路上,以避免受到传感器噪声的影响。这种集成化加速度传感器芯片,安装在密封盒中,并充满了硅油。硅油以悬臂梁的固有振动频率被迫共振。安全传感器安装在电子控制装置内,是一个以水银为导体的常开开关,如图6-17所示。

978-7-111-29732-1-Chapter06-17.jpg

6-17 安全传感器

当汽车发生碰撞巨减速度超过一定值时,水银便在惯性作用下,接通触点,安全传感器闭合。此传感器设定的减速度值比前气囊传感器和中央气囊传感器的要小。安全传感器只有在车辆前方发生碰撞时才对减速度作出响应,除此以外的其他原因,即使中央气囊传感器和前气囊传感器输出信号,只要安全传感器无输出信号则判定车辆

无碰撞,以防止在不必要情况下展开安全气囊。

3.电子控制装置

电子控制装置是安全气囊系统的控制中心,其功能是接受碰撞传感器及其他各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判断是否点火引爆气囊充气,并对系统故障进行自诊断。

电子控制装置由稳压电路、备用电源电路、气囊系统侦测电路、点火控制引爆电路、触发传感器和故障自诊断电路等部分组成。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中引发器点火判断逻辑电路如图6-18所示。

978-7-111-29732-1-Chapter06-18.jpg

6-18 气囊点火判断逻辑电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