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况
元素名称 锗
元素符号 Ge
英文名称 Germanium
类型 金属元素
宇宙中含量 0.2×10-4%
太阳中含量 0.2×10-4%
海水中含量 太平洋表面,0.00000035×10-4%
地壳中含量 1.8×10-4%
相对原子质量 72.61
氧化态 主要Ge+2,Ge+4
化学键能/(kJ/mol):Ge-H 288Ge-C 237Ge-O 363Ge-F 464Ge-Cl 340Ge-Ge 163
原子序数 32
质子数 32
中子数 41
摩尔质量/(g/mol) 73
所属周期 4
所属族数 ⅣA
电子层排布 2-8-18-4
晶体结构 晶胞为面心立方晶胞,每个晶胞含有4个金属原子
晶胞参数:
a=565.75pm
b=565.75pm
c=565.75pm
α=90°
β=90°
γ=90°
莫氏硬度 6
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率/(m/s) 5400
电离能/(kJ/mol):
第一电离能 M-M+762.1
第二电离能 M+-M2+1537
第三电离能 M2+-M3+3302
第四电离能 M3+-M4+4410
第五电离能 M4+-M5+9020
原子半径/pm 125(计算值)
共价半径/pm 122
摩尔体积/(m3/mol) 13.63×10-6
汽化热/(kJ/mol) 330.9
熔化热/(kJ/mol) 36.94
蒸气压(1210K)/Pa 0.0000746
声速(293.15K)/(m/s) 5400
电负性/鲍林标度 2.01
比热容/[J/(kg·K)] 320
电导率/m·Ω 1.45
热导率/[W/(m·K)] 59.9(www.xing528.com)
发现过程:
1886年,德国的克莱门斯·温克勒在分析硫银锗矿时,发现了锗的存在,后由硫化锗与氢共热,制出了锗,以拉丁语命名为Germanium,原意是“德国的”。在温克勒发现之前,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在1871年根据新排出的元素周期表预言了锗的存在和性质。
2.性状
(1)概况 锗在周期表上的位置,正好夹在金属与非金属之间,锗虽属于金属,但却具有许多类似于非金属的性质,在化学上称为“半金属”,就其导电的本领而言,优于一般非金属,劣于一般金属,在物理学上称为“半导体”,有着良好的半导体性质,如电子迁移率、空穴迁移率等。在高纯锗中掺入三价元素(如铟、镓、硼),得到P型锗半导体;掺入五价元素(如锑、砷、磷),得到N型锗半导体。锗对固体物理和固体电子学的发展有过重要作用。锗是浅灰色的金属,据X射线的研究证明,锗晶体里的原子排列与金刚石差不多,结构决定性能,所以锗与金刚石一样,硬而且脆。
(2)化学性质 锗化学性质稳定,锗的氧化态为+2和+4,常温下不与空气或水蒸气作用,但在600~700℃时,与氧反应很快生成二氧化锗。锗与盐酸、稀硫酸不起作用,加热时能与卤素或硫反应;易溶于硝酸和氢氟酸的混合液,硝酸和热的浓硫酸能将金属锗氧化为二氧化锗,浓硫酸在加热时,锗会缓慢溶解。在王水中,锗易溶解。常温下,锗在空气中不被氧化,但在加热时,锗能在氧气、氯气和溴蒸气中燃烧。在空气存在下,锗易溶于熔融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生成锗酸钠或锗酸钾。在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氧化剂存在下,锗能溶解在碱性溶液中,生成锗酸盐。锗与碳不起作用,所以在石墨坩埚中熔化不会被碳所污染。
(3)物理性质 锗为银灰色晶体,熔点为937.4℃,沸点为2830℃,密度为5.35g/cm3,硬度为6~6.5(Mohs莫氏硬度),室温下晶体锗质脆,可塑性很小,有明显的非金属性质。图9-3为锗锭。
3.用途
1)锗单晶的用途:
①在1942年发现高纯度的锗是半导体工业的重要原料,掺有微量特定杂质的锗单晶,可用于制各种晶体管、整流器及其他器件。
②高纯锗单晶具有高的折射系数,对红外线透明,不透过可见光和紫外线,可作专透红外线的锗窗、棱镜或透镜。
2)锗化合物的用途:
①锗和铌的化合物是超导材料。
②二氧化锗是聚合反应的催化剂,含二氧化锗的玻璃有较高的折射率和色散性能,可作广角照相机和显微镜镜头。三氯化锗是新型光纤材料添加剂。
③用于制造荧光板。
3)用于辐射探测器。锗在电子工业中的用途已逐渐被硅代替,但由于锗的电子和空穴迁移率比硅高,在高速开关电路方面,锗比硅的性能好,锗在低功率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红外器件、γ辐射探测器方面仍占有优势,金属锗能让2~15μm的红外线通过,锗酸铋用于闪烁体辐射探测器。
4)用于太阳电池。锗系列产品应用于太阳电池领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随着航空航天领域及卫星市场的发展,作为航天器主要能源的太阳电池的市场需求将扩大,锗产品的市场需求将随之增长。
②地面光伏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对太阳电池的需求,高效三结电池的市场需求,将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而扩大,锗系列产品的市场需求将随之增长。
5)用于红外产品。据美国陆军实验室估计,目前锗在红外光学领域的年需求量,占整个锗消费量的20%~30%。锗红外光学器件主要作为红外光学系统中的透镜、棱镜、窗口、滤光片、整流罩等光学材料。红外市场对锗产品的未来需求增长,主要体现在军事装备的日益现代化,带动了对红外产品的需求。军用红外热像仪产品是红外技术最早的应用领域,而主要由锗光学元件组成的红外光学镜头,是热像仪产品里除探测器以外的重要关键部件,直接决定着红外热像仪的光学成像质量。目前,随着各国军队开始在新武器装备中大量应用红外热像技术,以及对旧武器装备进行添加红外热像设备的改造,军用市场将对红外热像设备产生大量的需求,红外用锗的市场需求也将随之扩大。
6)用于新技术。锗用于在微小芯片中替代硅的锗绝缘体衬底材料,以及基于锗的LED产品。硅锗化合物能使芯片及晶体管体积变小,同时减少芯片及晶体管本身产生的电子噪声污染,延长电池寿命以及在超高频环境下保证使用的稳定性,因此常应用于芯片和晶体管生产中。IBM公司已生产出在室温下运行频率接近350GHz的硅锗芯片。在无线通信领域,硅锗化合物已经开始取代砷化镓,硅芯片生产厂家已经生产出低成本的、能够产业化的高速硅锗芯片。
7)用于光纤。四氯化锗是光纤纤芯必不可少的添加剂,随着光纤通信的发展、铜质电缆的被替代、我国3G建设的推进、村通工程的建设,将扩大光纤光缆行业对光纤级四氯化锗的需求。
图9-3 锗锭
8)用于纳米集成电路、量子点自旋电子学及光电集成器件,推动微纳电子和光电子产业发展。
4.来源及制备
(1)来源 锗在地壳中的含量为1.8×10-4%,分散在煤、金属硅酸盐及硫化物矿中,锗在各类煤中的含量为0.001%~0.1%,低灰分的煤中含锗较多,硫银锗矿(4Ag2S·GeS2)含锗5%~7%,黑硫银锡矿[4Ag2S·(Sn,Ge)S2]、锗石(3Cu2S·FeS·2GeS2)含锗10%,硫锗铁铜矿[(Cu,Fe)3(Fe,Ge,Zn,Sn)(S,As)4]含锗7%,闪锌矿中锗的含量为0.001%~0.1%,在普通的泥土、岩石和一些泉水中,也含有微量锗,几乎没有比较集中的锗矿,因此称之为“稀散金属”。现代工业生产的锗,主要来自煤、铜、铅、锌冶炼的副产品,仅仅在极少数条件下,锗才能超常富集,形成独立的矿床进行开采。目前,全世界已探明的锗保有储量约为8600金属吨(既不含品位的吨),而世界已查明的黄金储量约为89000t,锗储量明显少于黄金。世界锗的资源比较贫乏,2010年,全世界锗的实际消费量将超过210金属吨,如果按照目前全世界8600金属吨的保有储量来计算,目前全世界的锗只够用40年。
1)国外。美国已经探明的锗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45%,居世界第二。美国是全球锗产品的消费大国,但基本上不开发这一属于自己的资源,主要依赖进口。2007年,美国锗废料、二氧化锗和区熔锗锭的进口总量近52金属吨,美国锗的消费量为60金属吨,消耗量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33.89%,进口量占消费量的比例为86.67%。美国早在1984年就将锗列为国防储备资源进行战略保护。锗下游产品出口国主要有比利时、美国、德国、俄罗斯、日本等。
2)国内。我国稀散稀有金属储量相对较丰富,全国已探明锗储量居世界第一,锗矿产地约35处,保有储量约3500金属吨,远景储量约9600金属吨,主要分布在全国12个地区,其中广东、云南、内蒙古、吉林、山西、广西、贵州等地区储量较多,约占全国锗总储量的96%,规模最大的是云南临沧超大型锗矿床、内蒙古乌兰图嘎超大型锗矿床。虽然我国锗储量居世界第一,但是在锗的制造和应用上,仍处于行业的末端,多以锗锭和粗加工为主,锗的开采、加工、出口机制不完善,锗的生产企业长期处于锗产业链的上游粗加工、低价出口状态。云南锗业是较好的企业,采选、精深加工及研发一体化,是锗产业链较为完整的锗生产龙头企业,主要产品有区熔锗、锗单晶、锗光学元件、红外光学锗镜头、光伏级太阳能锗单晶及晶片等,拥有大寨矿和梅子箐矿两大矿山资源,已经探明的锗金属保有储量合计达689.55金属吨,其中,大寨锗矿保有储量613.19金属吨,品位为0.0361%;梅子箐矿保有储量为76.36金属吨,品位为0.0241%。其他公司产量较少,驰宏锌锗年产锗产品10t,罗平锌电年产锗3t。
2010年我国初级锗及二氧化锗的产量是100t,产量为世界第一,大多数产品都用于出口,占全世界初级锗供给的60%~70%。可是我国的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定价话语权,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形成具有定价话语权的全产业链,外盘压价导致国内锗行业处于微利甚至无利状态。我国锗生产厂家极想谋求锗价格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但是要想真正让这个行业得到根本的改进,应该进行资源整合,在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上下功夫,向产业下游延伸,投入光纤、红外器材、太阳能等下游深加工产品。一个完整的伴生于褐煤矿的锗产业链是,褐煤—煤烟尘—锗精矿—二氧化锗—锗单晶及二氧化锗光纤下游—单晶锗下游太阳能、红外线导航系统。为加快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云南省将全力整合省内褐煤矿,限制其对外出口,集中向锗生产的龙头企业供应褐煤。
国家知道锗在应用上的广泛和储量上的奇缺,已将包括锗在内的有色金属提高到了战略高度,国务院发布的《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支持在具有资源、能源优势的中西部地区发展深加工”,稀散金属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技术创新能力等都被列为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目标,前几年国家进行了包括锗在内的十种稀有金属战略资源收储工作,目前这项收储工作已完成。
(2)锗的制备 锗的提取方法是首先将锗的富集物用浓盐酸氯化,制取四氯化锗,再用盐酸溶剂萃取法除去主要的杂质砷,然后经石英塔两次精馏提纯,再经高纯盐酸洗涤,可得到高纯四氯化锗,用高纯水使四氯化锗水解,得到高纯二氧化锗。一些杂质会进入水解母液,所以水解过程也是提纯过程。纯二氧化锗经烘干煅烧,在还原炉的石英管内,用氢气在650~680℃还原得到金属锗。
在火法炼锌过程中,锗以氯化物或氧化物的形式进入烟尘中,并得到富集。煤燃烧或炼焦工业产生的锗都富集在烟道灰中。用盐酸处理这些烟尘和烟道灰,可得四氯化锗,通过精馏法提纯后,水解得高纯二氧化锗,放在石英管内,加热到680℃,用氢气还原得高纯锗,再用直拉法或区域熔炼法制得锗的单晶。
(3)锗价2011年7月初,国内锗锭价格为10000~10300元/kg,氧化锗价格维持在8300元/kg左右;国外市场,99.99%的锗锭(CIF欧洲)价格维持在1570美元/kg左右,氧化锗(欧洲)价格维持在1350美元/kg左右,氧化锗MB自由市场价格维持在1237.5美元/kg左右。从长远看,红外光学和太阳电池领域的高端锗产品用量会呈爆发式增长,因此锗价还有上涨空间。
5.危害及防治
(1)锗在动植物体中的分布 锗在自然界天然分布含量极微,绝大多数自然土壤中含锗量为0.6~1.3mg/kg,大气层的含锗量为3μg/m3,天然矿泉水中含锗量为0~0.2mg/L,动物组织中的含锗量为0.1~1mg/kg,蔬菜内含锗量为0.1~1mg/kg,实体性甘果含锗量小于0.15mg/kg,在海产品、谷物、大豆、肉类、奶制品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锗,植物锗的来源主要是水、土壤和空气。人体的各组织、器官,如肾脏、肝脏、头发、全血、肺、许多酶、大脑、小脑、灰质、白质及脑脊液中都有锗的分布,人类摄入锗的渠道为食物、饮水和空气,成年人平均每天从食物中摄入锗量为0.4~3.5mg。土壤及水内的锗主要决定于矿岩中锗的含量、溶解度及释放性的大小,而空气中的锗来源于燃煤释放的锗量。锗未被列入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行列,进入人体后,均匀地分布于各器官组织,3h后有90%被排出体外,24h后完全排出体外,属于不会在体内蓄积的微量元素。
(2)有机锗的作用 锗的化合物有无机锗与有机锗两种。无机锗毒性较大,对人体是严格禁用的。有机锗对人体健康有益,有生物活性、药理作用及保健效能,其应用范围已超越了微量元素及人体必需元素的概念。最重要的是如何严格掌握有机锗的使用剂量,学者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
1)有机锗含有多个Ge-O键,具有很强的氧化脱氢能力,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通过血球细胞增加供氧,保证细胞的有氧代谢。由于它所载负电荷氧原子能捕捉代谢产物中的氢,起到部分净化血液作用,因此有益于老年性痴呆症等病人的康复,对肝癌、肺癌、胃癌等血管丰富部位的癌症和呼吸道疾病、哮喘及皮肤病等有特殊的疗效。
2)人体有机代谢过程中,不断有自由基产生,有机锗能有效地提高肝、脑等脏器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血清丙二醛,产生抗氧化的能力,保护机体不受自由基反应的损伤,使过氧化脂质水平降低,从而延缓了细胞的衰老。
3)有机锗能诱导人体细胞产生γ干扰素,提高NK细胞(天然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MΦ)的活性,从而提高免疫功能。
4)有机锗有生血刺激作用,表现在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刺激血小板生成及消除血管壁上的脂类附着物,所以对贫血和高胆固醇血脂及糖尿病有一定的疗效。
5)有机锗的抗癌机理可能是由于降低癌细胞膜的生物电位引起的。癌细胞生物电位比正常细胞高,易于裂殖,有机锗外层电子为4S2、4P2,可产生电荷转移和游离基,自由电子可以从高电位细胞夺取氧,降低癌细胞的电位而制止其繁殖。有人应用Ge-132后,癌细胞膜多较平直,较少呈齿状突起,认为可能与用药后癌细胞电位降低所致的形态改变有关。
6)锗被称为能吃的氧。缺氧为万病的根源,锗对缺氧引起的以下病症有特殊的疗效:由于精神压力的加重,引起血液黏稠度升高;现代人由于运动量不足引起的新陈代谢不振;各种心理因素和身体衰弱引起的睡眠不足;呼吸污染的空气而引起的肺功能低下;大量地吸入过量化学物质等。
7)锗有抑制放射线引起的伤害、恢复被伤害细胞的作用。
锗在一些地方被当作医疗辅助用具,但临床证明有效的案例不多,如果服用的话,曾经有过死亡的例子;有的临床研究者认为是有危险的东西,会对肾脏产生不好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