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V
1eV(电子伏特)是1个单位电荷通过1V的电位差所获得的能量。1个单位电荷通过100V电位差所获得的能量为100eV,两个单位电荷通过100V电位差所获得的能量为200eV。
2.欧姆接触
金属与半导体间没有整流(把交流电变为直流电)作用的接触称为欧姆接触。实际上的欧姆接触几乎都是采用金属-N+N半导体或金属-P+P半导体的形式制成的。在这种接触中,金属与重掺杂的半导体区接触,接触界面附近存在大量的复合中心,而且电流通过接触界面时的压降也往往小到不计。制造欧姆接触有两种方法:
1)如果金属本身是半导体的施主或受主元件,而且在半导体中有高的固溶度,就用合金法直接在半导体中形成金属-N+区或金属-P+区。如果金属本身不是施主或受主元素,可在金属中掺入施主或受主元素,用合金法形成欧姆接触。
2)在半导体中先扩散形成重掺杂区,然后使金属与半导体接触,形成欧姆接触。
3.纯度表达
纯度一般按多少个9来表达。5N,即5个9,表示纯度为99.999%,N为英文nine的第一个字母。有时用电阻率来表达,材料的电阻率越高,其纯度越高。
4.电阻率
1)电阻率是表示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长为1m、横截面积为1mm2的导线20℃时的电阻,称为该材料的电阻率。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ρ——电阻率(Ω·m);
S——横截面积(mm2);
R——电阻(Ω);
L——导线的长度(m)。
2)电阻率不仅与导体的材料有关,还和导体的温度有关,在温度变化不大时,几乎所有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作线性变化。其公式为
式中ρ0——0℃时的电阻率;
α——电阻率温度系数;
t——摄氏温度。
3)电阻率和电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电阻率是反应物质对电流阻碍的属性,电阻是反应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4)电阻率除以金属膜的厚度即是方块电阻,电阻大小为方块电阻乘以金属块的长与宽之比。
5.电导率
电导率用来表示物质中电流流动的难易程度,是物质固有的物理量。电导率σ与电阻率ρ之间是互为倒数的关系,即
电导率的单位是S/m或Ω-1·m-1,S读作西(门子),电导(S)与电阻(Ω)互为倒数关系,S可以用电压和电流单位表示,即1S=1A/V。
对于半导体材料,由于电子和空穴同时导电,存在两种载流子,其电导率表示为
σ=neμ1+αeμ2式中n、α——电子、空穴的浓度(原子/cm3);
μ1、μ2——电子、空穴的迁移率[cm2/(V·s)];
e——载流子电量。
室温下的电导率:导体约在105S/m以上,半导体在10-10~105S/m,绝缘体小于10-10 S/m。
6.势阱
阱是指捕野兽用的陷坑。粒子在某力场中运动,从势能函数曲线可知在空间的某一有限范围内势能最小,形如陷阱,称为势阱(Potential Well),就是电子的势能图像类似一个波的形状,那么当电子处于波谷时,就好像处在一口井里,比较稳定,很难跑出来。
7.量子阱(QW)
量子阱(QW)是指由两种不同的半导体材料相间排列形成的、具有明显量子限制效应的电子或空穴的势阱。量子阱的最基本特征是:量子阱中因为有源层的厚度仅在电子平均自由程内,阱壁具有很强的限制作用,使得载流子只在与阱壁平行的平面内具有二维自由度,在垂直方向使得导带和价带分裂成子带。
在由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薄层交替生长形成的多层结构中,如果势垒层足够厚,以致相邻势阱之间载流子波函数之间耦合很小,则多层结构将形成许多分离的量子阱,称为多量子阱(MQW)。量子阱中的电子态、声子态和其他元激发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三维体状材料中的情况有很大差别。在具有二维自由度的量子阱中,电子和空穴的态密度与能量的关系为台阶形状,而不是像三维体材料那样的抛物线形状。
量子阱的制备通常是通过将一种材料夹在两种材料(通常是宽禁带材料)之间而形成的,比如两层砷化铝之间夹着砷化镓,一般这种材料可以通过MBE(分子束)外延或者MOCVD(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来制备。
8.隧道结
在势垒一边平动的粒子,当动能小于势垒高度时,按经典力学,粒子是不可能穿过势垒的。对于微观粒子,量子力学却证明它仍有一定的概率穿过势垒,实际也正是如此,这种现象称为隧道效应。对于谐振子,按经典力学,由核间距所决定的位能绝不可能超过总能量。量子力学却证明这种核间距仍有一定的概率存在,此现象也是一种隧道效应。在两层金属导体之间夹一薄绝缘层,就构成一个电子的隧道结。
9.方块电阻
一个均匀导体的电阻R正比于导体的长度L,反比于导体的截面积S。如果这个导体是一个宽为W、厚度为d的薄层,则
(www.xing528.com)
薄层电阻与成正比,比例系数为,这个比例系数就叫方块电阻,用Rs表示,则有
Rs的单位为欧姆,通常用符号Ω/▯表示,以区别于其他电阻,“▯”是方块符号。从上式可以看出,当L=W时有R=Rs,这时Rs表示一个正方形薄层电阻,它与正方形边长无关,这就是取名方块电阻的原因。
10.测量方块电阻(薄膜电阻)
一般用四探针法测量方块电阻。四探针是四根彼此等距离为S的钨丝探针,其针尖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且以等量压力压在硅片(薄膜)的表面。一对外探针为电流探针,由稳压电源供电,在薄层中通过一定量的电流(I),相应有一定的电场分布。一对内探针为电位探针,测定距离为S的两点间的电位差(U)。如果薄膜的长度、宽度比探针间距大得多,则方块电阻的表达式为
式中C——修正系数,由被测样品的长度、宽度、厚度及探针间距S来确定,C可以查表
得到;
Rs——方块电阻。
11.活化
活化又称为激发(Excitation),是指粒子(如原子或离子)从外界获得足够能量后,其电子由较低的基态能级跃迁到较高能级的过程。一个分子是否为活化分子,根据不同的速率理论及反应,其标准不同。如碰撞理论中,分子能量ε>ε0(阈能)的分子为活化分子,活化分子也不一定是过渡态,如单分子理论中的赋能分子。另外,活化也常指某一物质从其无活性状态转变为具有活性状态的过程,其中也包括生物细胞或孢子在休眠后进入重新生长状态。例如金属催化剂的活化,即为从其氧化物状态转变为金属状态的过程;生物孢子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中再次繁殖。活化方式有碰撞传能活化及光活化等多种方式。
12.活化的能量
非活化分子转变为活化分子需要吸收能量。温度对反应速率有显著影响。在多数情况下,其定量规律可由阿伦尼乌斯公式来描述:
式中κ——反应的速率系(常)数;
E、A——分别称为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是化学动力学中极重要的两个参数;
R——摩尔气体常数;
T——活化后热力学温度。
对于更为复杂的描述κ与T的关系式,活化能E定义为
在反应中,并不是反应物分子的每一次碰撞都能发生反应。S.A.阿伦尼乌斯认为,只有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才能发生反应,而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差值即为活化能。近代反应速率理论进一步指出,两个分子发生反应时必须经过一个过渡态——活化络合物,过渡态具有比反应物分子和产物分子都要高的势能,互撞的反应物分子必须具有较高的能量(足以克服反应势能垒),才能形成过渡态而发生反应,此即活化能的本质。式(3-3)可写成对数形式
根据式(3-5),由实验测出不同温度下的κ值,并将lnκ对1/T作图,即可由所得直线的斜率求出E值。也可将由实验归纳出的κ与T的经验关系式直接代入式(3-4)求得E值。
对于复合反应,由上述实验方法求出的E值只是表观值,没有实际的物理意义。
13.功函数
功函数(Work Function)又称为功函、逸出功,在固体物理中被定义为,把一个电子从固体内部刚刚移到此物体表面所需的最少的能量。功函数的大小大概是金属自由原子电离能的二分之一。表3-7为金属的功函数。
(1)光电功函数 功函数是从某种金属释放电子所必须给予的最小能量。在光电效应中,如果一个拥有的能量比功函数大的光子被照射到金属上,则光电发射将会发生,且任何超出的能量将以动能形式给予电子。
光电功函数为φ=hf
光电功函数为
式中h——普朗克常数;
f0——能产生光电发射光子的最小(阈值)频率。
当电子获得能量时,它从一个能级以“量子跃迁”的方式跳到另一个能级。这一过程称为电子的激发,其中较高能级称为激发态,而较低能级称为基态。
表3-7 金属的功函数(单位:eV)
(2)热功函数 功函数在热发射理论中也同等重要。这里电子从热而非光子中获得能量。在这种情况下,电子从加热的充满负电的真空管灯丝逃逸,功函数可被称为热功函数。钨是真空管中常见的金属元素,它的热功函数大约是4.5eV。
热发射要求有灯丝加热电流(If),来保持2000~2700K的温度。一旦达到灯丝电流的饱和态,则灯丝电流的小改变不再影响电子束电流。电子枪被提供一个非常靠近克服功函数(W)所需的灯丝电流(Goldstein,2003)。热功函数取决于晶体取向,而且趋向于对于开放晶格的金属更小,对于原子紧密堆积的金属更大,范围大概是1.5~6eV;某种程度上稠密晶面比开放晶格金属更高。
在电子学里,功函数对设计肖特基二极管或发光二极管中金属-半导体结以及真空管非常重要。
(3)测量 很多基于不同物理效应的技术被发展出来来测量样品的电学功函数。
第一类方法利用样品由光吸收(光发射)所引发的电子发射,通过高温(热发射)或者电场(场发射),以及使用电子隧穿效应来测量。
第二类方法是相对测量方法,利用样品与参照电极的接触势差。实验上,是使用二极管的阴极电流或者样品与参照物之间,由人工改变的两者间电容导致的位移电流等方法(开尔文探测、开尔文探测力显微镜)来测量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