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光面爆破中的不耦合系数及其作用

光面爆破中的不耦合系数及其作用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别是在光面爆破中常采用间隔装药或不耦合装药,不耦合系数B 一般取1.5~2.5,B=炮孔直径/装药直径;在双面聚能装药条件下,不耦合系数B 为4~6,装药量更少。所以在这样的装药条件下,与不耦合装药的爆炸气体作用相比,冲击波的作用处于次要地位,而爆炸气体的作用更为重要。不耦合系数越大,Δ 越小,P 也就越小。

光面爆破中的不耦合系数及其作用

沈兆武先生认为:在控制爆破中,炸药用量较少。特别是在光面爆破中常采用间隔装药或不耦合装药,不耦合系数B 一般取1.5~2.5,B=炮孔直径/装药直径;在双面聚能装药条件下,不耦合系数B 为4~6,装药量更少。所以在这样的装药条件下,与不耦合装药的爆炸气体作用相比,冲击波的作用处于次要地位,而爆炸气体的作用更为重要。一般来说,冲击波作用时间仅有几十微秒,而爆炸气体作用为几百毫秒。如果炮孔口密封,那么爆炸气体作用时间更长。在这个基础上,沈先生提出用断裂力学理论来建立被破坏体产生裂纹后的破坏判据。

在耦合装药(B=1)中,工程上常用爆轰压力的一半作为爆炸气体的压力,这对工程爆破计算是方便可行的。

式中: Pc—— 爆炸气体压力;

PH—— 爆轰压力;

D—— 炸药爆速;

ρ0—— 炸药密度;

K—— 等熵指数,对凝聚炸药一般K=3。

在不耦合装药(B﹥1)中,炸药气体对孔壁的压力可按等熵膨胀过程计算:

式中:C、 C1—— 常数;

P—— 爆炸气体膨胀过程中的压力;

PK—— 临界压力,一般取 PK=196MPa;

γ —— 气体绝热膨胀指数,一般取γ=1.4。

由式(15-24)、式(15-25)、式(15-26)得:

式中:V —— 炮孔体积;

Vc—— 炸药的体积;

Vk—— 临界压力时的体积;

Pe—— 对应于V 、 Vc、 Vk的压力。

令Δ 为炮孔的装药密度(单位体积炮孔的装药量),就得到:

将式(15-28)代入式(15-27),经整理后得到:

(www.xing528.com)

上式就是不耦合装药条件下炸药爆炸气体对孔壁的压力。不耦合系数越大,Δ 越小,P 也就越小。若将式(15-29)求出的爆炸气体压力P 看作静压力,那么图所示的试块就可按厚壁筒建立数学模型。其解为:

式中:a—— 炮孔半径;

b—— 厚壁筒外半径;

γ —— 壁中任一点到轴线的距离(a≤ γ≤ b);

δγ—— 径向压应力

δθ—— 切向拉应力。

当γ =a 时,炮孔壁上的应力为:

对于岩石类介质来说,抗拉强度要比抗压强度小得多,因此把切向拉应力作用作为引起岩石破坏的主要作用因素。

由式(15-33)求出最大切向拉应力 δθ,再运用断裂力学理论进行分析。

设岩石的断裂为平面断裂,断裂韧度为:

式中:KI—— 岩石的平面应变断裂韧度;

α —— 修正系数;

d—— 裂缝长度

当KI大于临界值KIC时,岩石就要失稳破坏,产生裂缝。而KIC是由介质和断裂方式所确定的。表15-2 是几种岩石的KIC值。

在双面聚能装药情况下,聚能射流首先在相反两个方向的孔壁上形成了和炮孔一样长、深为1~3 cm 的裂纹,而天然裂纹的深度和长度为0.002 5~0.025 cm,且分布没有规律性,两者的差别很大。由(15-34)式得到:

表15-2 几种岩石的KIC

由式(15-35)可知:d 增大时, δθ就减小。这说明随着裂纹d 的增大,介质失稳破坏所需要的爆炸气体压力P 就减小。这一结论完全被实验证明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柱状装药或是双面聚能装药的爆破结果就不一样。前者没有能使试块产生裂纹,而后者能把试块平分成两半。

此外,双面聚能装药装药少、装药高度仅为圆柱状装药的三分之一。其优点是可减少爆破公害,施工中可少打炮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