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酵母种类的筛选结果
五种酵母的实验结果如图4-1所示。
图4-1 酵母种类对木糖母液中葡萄糖去除率的影响
从五种酵母的葡萄糖去除率的效果来看,3#的效果较好,5#和4#次之,1#和2#较差,因此,选择3#酵母为发酵的酵母。
2.母液浓度的单因素结果分析
母液浓度的实验结果如图4-2所示。
图4-2 母液浓度对木糖母液中葡萄糖去除率的影响
由图4-2可知,当母液浓度较低时,葡萄糖总含量少,葡萄糖去除率较高,但是当母液浓度超过25%以后就急剧下降,这主要是由于浓度过高渗透压较大,酵母生产缓慢或者不生长,导致葡萄糖去除率低。再者浓度低,去除率较高,但是处理效率低,影响生产效益,提高了生产成本,根据实际情况及实验结果,选择15%、20%、25%三个水平进行正交实验。
3.酵母添加量的单因素结果分析
酵母添加量的实验结果如图4-3所示。
由图4-3可知,当酵母添加量较低时,由于酵母含量少,繁殖速度慢,导致一定时间内葡萄糖的去除率较低,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当酵母添加量大于0.8%时葡萄糖的去除率趋于平稳,因此,选择0.4%、0.6%、0.8%三个水平进行正交实验。
图4-3 酵母添加量对木糖母液中葡萄糖去除率的影响
4.发酵时间的单因素结果分析
发酵时间的实验结果如图4-4所示。
图4-4 发酵时间对木糖母液中葡萄糖去除率的影响
由图4-4可知,当发酵时间短时,繁殖的时间不足,葡萄糖的去除率较低,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在12~20h之间时葡萄糖的去除率呈上升趋势,当发酵时间大于24h后葡萄糖的去除率趋于平稳,因此,选择12h、16h、20h三个水平进行正交实验。
5.发酵pH的单因素结果分析
发酵pH的实验结果如图4-5所示。
微生物的生长与其所处的环境关联很大,特别是pH的影响较大。由图4-5可知,当pH较低时,酵母菌不易生长,通过实验可以,看出3#酵母菌的最适合的pH范围在4.0~5.0之间,因此,选择4.0、4.5、5.0三个水平进行正交实验。
6.正交组合实验结果分析
在单因素实验中,每组实验只考察一个因素,而发酵的各个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还须通过正交实验考察多因素的影响效果,所以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分别选取确定因素水平进行正交实验,优化微生物法去除木糖母液中葡萄糖的最佳作用条件。正交实验结果如表4-2所示;方差分析表如表4-3所示;多重比较用SSR及LSR值表如表4-4所示;因素A各水平平均值多重比较表如表4-5所示;因素C各水平平均值多重比较表如表4-6所示。(www.xing528.com)
图4-5 发酵pH对木糖母液中葡萄糖去除率的影响
表4-2 正交实验结果 L9(34)
根据表4-2中极差R值的大小,进行因素影响程度的比较,发现四因素对实验的影响顺序为:发酵时间>pH>酵母添加量>母液浓度。
表4-3 方差分析表
注 ∗∗为差异极显著,P<0.01;∗为差异显著,P<0.05。
从表4-3可以看出:因素A(发酵时间)影响极显著,因素C(pH)影响显著,而因素B(母液浓度)、因素D(酵母添加量)影响不显著。
对因素A、C进行多重比较分析,分析结果如表4-4。
表4-4 多重比较用SSR及LSR值
表4-5 因素A各水平平均值多重比较
表4-6 因素C各水平平均值多重比较
由表4-4~表4-6可知,多重比较分析得出的最佳配比组合为A2C3D1B3,即发酵时间为16h,pH为5.0,酵母添加量为0.4%,次要因素母液浓度的添加量为25%即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