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技术管理创新:突破传统管理模式

技术管理创新:突破传统管理模式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各污染源,应采取相应的粉尘防护措施。为避免因砂石筛洗废水排放污染,另考虑上水库区施工用水昂贵,上水库碎石垫层料加工系统破碎与筛分均采用干法处理,考虑在颚式破碎机上使用袋式除尘器,对因干法加工引发的扬尘采取喷雾降尘措施。下水库砂石料加工系统需对开挖石渣和大理岩骨料进行破碎,考虑在颚式破碎机上使用袋式除尘器,对因砂石料加工引发的扬尘也采

技术管理创新:突破传统管理模式

3.11.5.1 实施阶段

(1)招标技施阶段:

1)污废水处理设施设计。施工阶段,对工程业主营地生活污水处理、上下水库营地生活污水处理站和地下厂房污废水处理站进行了设计。2012年5月编制完成了《内蒙古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实施方案》,各分标单位根据实施方案对环境保护设施开展设计、施工和运行。

根据工程运行期污废水来源和特征,建设单位2012年底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委托开展了地下厂房生活污水等处理工艺设计及设备安装工作,2013年10月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安装完工。

2)其他环保设计。为保证工程运行期安全,2016年4月建设单位编制完成《内蒙古呼和浩特抽水蓄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对防汛、台风灾害、突发自然灾害地震地质等灾害、人身伤亡、火灾、环境污染等风险事件提出了应急措施。

此外,在主体工程以及辅助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施工合同中均包含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要求和条款。

3)设计方案考虑节能减排:

a.工程区渗漏水的回收利用。为了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积极履行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社会责任。在设计之初,到工程实施,以及建成后的运行管理中,无不将节能减排的理念落实到方方面面。由于上水库、水道系统和下水库的渗漏损失较多,因此要考虑工程区渗漏水的回收问题。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上水库全库盆设置集/排水廊道,通过排水廊道将积水排向挡水坝下游沟谷,不考虑回收。

下水库渗漏包括拦沙坝和拦河坝坝体、坝基以及库岸渗漏,由于库岸渗漏面广、坝体渗漏量很小,收集困难,因此均不考虑回收。拦河坝坝基渗漏量较大,为减少坝基扬压力布置了抽排系统,可利用抽排系统进行坝基渗水回收。考虑坝基渗漏水按回收50%,拦河坝坝基渗漏水可回收量约为1462m3/d,拦河坝坝基年回收渗漏水总量约为54万m3

b.土方开挖表层土回填利用。由于电站地处大青山东北部,植物覆盖比较脆弱,腐殖土比较少,因而在库盆开挖时,将表皮腐殖土收集集中堆放在6号渣场,以利日后回填与利用,可大大减少日后绿化所需腐殖土外购费、拉运及回填的费用。

(2)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1)水环境保护措施。水环境保护措施包括电站下水库蓄水时兼顾下游用水的工程措施和施工期废污水治理措施。根据工程特点,采用与施工场地、生活区布置相结合的方式建设分区废污水处理系统。

a.向下游供水的工程措施。下水库泄洪排沙洞下闸蓄水时,在泄洪排沙洞进口段右侧设置一根钢管,钢管内径为800mm,壁厚12mm。

在拦沙库正常补水水位1400.00m时,阀门全开旁通管的最大下泄流量约4m3/s,满足下游供水最大需水量约1m3/s的需求。

b.污废水处理措施。

·下水库区砂石料加工系统废水处理。砂石骨料冲洗废水进入调节池,后用水泵抽至净化器中,同时利用负压原理将药剂与废水一并吸入管道中初步混合后进入DH高效(旋流)污水净化器,在净化器内经混凝反应、离心分离、重力分离、动态过滤及污泥浓缩等过程从净化器顶端将净化后的清水排出送入清水池,接着对清水进行回用或利用其进行反冲洗,从而实现废水的循环利用,不向外排放。而浓缩后的污泥从底部定时或连续排出流至污泥池,再用一台污泥泵抽至高频脱水筛脱水后外运

·地下系统废水处理。采用多级沉淀处理对地下系统废水进行处理,必要时投加絮凝剂。经过沉淀处理的废水进入中间水箱,再由泵提升至中速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过滤以后的水流入清水池,优先用于道路洒水降尘、绿化美化等。同时,斜板沉淀池中沉淀下来的污泥会被泵提升至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浓缩后的污泥用泵送去进行脱水,最后产生的干污泥被运走。

·混凝土拌和系统废水处理。采用平流矩形处理池法,即每台班末的冲洗废水排入池内,静置沉淀到下一班末放出,作为本工程的混凝土拌和系统废水处理方案。在沉淀池污泥沉淀到一定程度时,用抓斗机抓取装入运载车辆运输至渣场。

·机械修配系统废水处理。采用YSF型高效油水分离器等成套设备进行处理机械修配系统的废水。干化后的污泥可用抓斗机抓取装入运载车辆运输至渣场,处理完的废水不向外排放,将利用其进行道路洒水降尘等。

·生活污水处理。采用“A/O法”一体化处理设备处理生活污水,该设备采用多级接触氧化,设调节池调节污水水质、水量,处理后优先用于道路洒水降尘、绿化等。

2)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施工机械、施工车辆燃油产生的废气及工程开挖与爆破、砂石料加工系统、混凝土拌和系统、交通运输等产生的粉尘或扬尘。针对各污染源,应采取相应的粉尘防护措施。

a.施工机械燃油废气排放控制措施。对于现有施工机械,采用排气滤清器来改善尾气排放,有效捕捉废气中的碳微粒和碳氢化合物。此外,在柴油中加入消烟添加剂,不使用含有重柴油成分的劣质柴油燃料,提高燃烧效率,降低废气排放。

在隧洞等密闭施工中使用的燃油机械设备,保证其具有良好的通风措施。

b.施工车辆燃油废气控制措施。按《汽车排污监管办法》和《汽车排放监测制度》,委托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现场运输车辆进行尾气监测,对未达标的车辆应实施严厉的处罚措施或禁止其在施工区使用。

对于发动机耗油多、效率低、排放尾气严重超标的老旧病车,要根据《在用汽车报废标准》进行强制报废,施工区内不准行驶报废车辆。

c.工程开挖与爆破防尘措施。工程开挖各产尘作业点,采取喷雾洒水、湿式作业等综合防尘措施。

上下水库采用潜孔钻机钻孔,钻机应配备扑尘罩。爆破工作面在施爆以前进行洒水,防止积聚的表面粉尘扬起。施工过程中妥善处理岩粉,禁止采用岩粉作为炮孔的堵塞炮泥,防止岩粉在爆破中被扬起。

产尘作业点的人员都必须按照规定佩戴防尘口罩等个人防尘护具。

d.砂石料加工系统防尘措施。电站工程在上水库施工区设置一套碎石垫层料加工系统。

为避免因砂石筛洗废水排放污染,另考虑上水库区施工用水昂贵,上水库碎石垫层料加工系统破碎与筛分均采用干法处理,考虑在颚式破碎机上使用袋式除尘器,对因干法加工引发的扬尘采取喷雾降尘措施。

下水库砂石料加工系统需对开挖石渣和大理岩骨料进行破碎,考虑在颚式破碎机上使用袋式除尘器,对因砂石料加工引发的扬尘也采取喷雾降尘措施。

为防止地面扬尘对现场施工人员和施工环境的影响,可在工地及其周围进行洒水除尘,考虑与道路洒水降尘相结合。

e.混凝土拌和系统防尘措施。电站工程设置三套混凝土生产系统。即上水库混凝土生产系统、下水库混凝土生产系统、地下工程混凝土生产系统。各混凝土生产系统在水泥拆包间装有排尘离心通风机,在拆包间、水泥罐及粉煤灰罐顶均各设一台24袋脉冲袋式除尘器,作为除尘设备。选用一台V-6/8-1型固定式空气压缩机供应生产系统用风。

为防止地面扬尘对现场施工人员和施工环境的影响,在工地及其周围进行洒水除尘,与道路洒水降尘相结合。

f.施工道路防尘措施。电站工程的主要道路(1号、2号、3号公路)均采用混凝土路面,其他路面采用碎石路面,减少运输车辆产生的扬尘。

在运输水泥、粉煤灰等材料时采取储罐、密封运输方式,防止沿程撒漏。

施工期间配备专门的洒水用车和人员,每天定时(每日早、中、晚3次)对主要施工道路及施工场地(砂石料加工系统、混凝土拌和系统)、施工生活区进行洒水,遇高温干旱季节可适当增加洒水次数,有效降低道路扬尘。洒水工作可与公路养护、清扫等相结合。

此外,及时对业主营地及永久公路进行绿化美化,种植一些对粉尘具有吸收作用的植物,降低粉尘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3)声环境保护措施。针对不同噪声源各自的特点,从噪声源、传播途径及个人防护3个环节提出以下防护措施。

a.爆破噪声控制。上水库开挖爆破过程中,应合理选择并严格控制爆破时间,禁止夜间进行爆破。

上水库爆破施工期间,在上水库开挖边界进行预裂控制爆破,预先形成一道减震裂缝。同时,爆破施工中,采用微差爆破技术,严格控制最大分段单响药量和段间延时时间,并采用炮孔孔口覆盖措施,可有效降低噪声。

做好爆破预警措施,及时通知706电视发射台相关人员做好防护措施,爆破前15min应鸣警笛,提示警戒。

对于混凝土搅拌、骨料破碎、筛分等极强噪声源,采用多孔材料性吸声材料等建立隔声屏障、隔声罩和隔声间,控制噪声传播。

在砂石料加工系统及混凝土拌和系统等施工岗位修建密实结构的值班室和操作室,并在墙面及门窗上面安装多孔材料和穿孔板等,有效降低施工噪声。

现场操作人员佩带防噪声耳塞、耳罩或防声头盔等噪声防护用具。

b.机械设备噪声控制。选用低噪声的设备、车辆和工艺,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机械润滑,减少运行噪声,在发动机进气口和排气口上装置消声器,对部分机械采用隔振降噪技术。

施工中加强各种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做好机械设备使用前的检修,使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降低机械运行的噪声。

现场操作人员佩带防噪声耳塞、耳罩或防声头盔等噪声防护用具。

c.交通噪声控制。加强道路的养护、维修和清洁工作,同时做好运输车辆的维修保养,降低车辆行驶速度,可有效降低交通噪声。

上水库生活区夜间受1号公路噪声影响较大,应合理布置生活区内房屋,远离施工道路,门窗方向要背离主要施工道路,并利用围墙和空地绿化来减弱噪声。

为减少交通噪声对当地村民的影响,在1号公路出、入哈拉沁村路段设立限速行驶,禁止鸣放高音喇叭标示牌,减少交通噪声对哈拉沁村的影响,同时,对受影响的居民采取一定的补偿措施。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a.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工程施工期需认真做好环境保护和生态保育的宣传和监督工作,如印发宣传册、制作宣传栏、定期开展宣传活动等。绝不能超计划占用林地、草地及其他用地;并加强对施工人员关于野生动植物保育的宣传教育工作,严令禁止偷猎和捕杀野生动物,禁止砍伐森林,禁止滥用炸药开山放炮,做到文明施工。

b.生态影响的避免。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态影响可通过以下措施得到避免。

·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占地,不增加新的占地。

·施工过程中注意对动、植物的保护,做到不捕杀鸟类和兽类,不砍伐林木搭建工棚。

·施工过程中避免将污染物如油污、垃圾等排入水体。

·施工结束后,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拆除临时建筑物,清理建筑,并平整场地,对裸露的地面及时采取人工辅助措施恢复植被。

c.生态影响的削减。施工过程中部分因占地和工程性质本身而产生的生态影响,若不能完全避免时,则应尽可能削减。例如对于施工渣场占地,应本着节约用地的原则,尽可能少占或不占好地。

工程运行后上、下水库蓄水会提高库区周边大气和土壤的湿度,会为附近植被的迅速恢复提供良好条件,亦会为鸟类数量的增加带来明显的正面生态效应,从而起到消减施工期间负面生态影响的效果。

5)生态管理。实施生态管理,目的在于在对工程项目的生态影响进行系统和科学的研究与评价基础上,应用生态优化准则,作出使生态影响减少到最小的施工和运营管理选择。

a.生态恢复措施:

·永久占地的绿化。永久占地区包括进场道路、厂址等永久建筑和周边设施,其生态恢复重点是做好植树种草、绿化美化工作。

进场道路:在道路两侧可种植落叶松油松、侧柏、虎榛或榆树等进行绿化。

厂区:在海拔1360m左右的下水库库周种植树形美观、枝繁叶茂的植物,如油松、榆树、茶条槭、蒙椴等乔木,以及冬青卫矛、小叶黄杨、黄刺玫、绣线菊、珍珠梅等灌木草坪选择草地早熟禾、黑麦草、羊茅等草种,以及适应当地气候的各种花卉如石竹、芍药菊花等;在海拔2000m左右上水库厂区可种植如红皮云杉华北落叶松等乔木;灌木种类可选择金露梅等;草皮可选择多年生黑麦草、草地早熟禾、高羊茅等。

·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各种临时占地类型的具体恢复措施。

渣场:在堆渣前,首先剥离表层土20~30cm,暂时堆放在渣场一侧,用塑料薄膜或草席覆盖防止雨水冲刷和风扬,以备堆渣完成后覆土造地或绿化之用;渣场覆土深度应不低于30cm。

植被恢复的植物种选择:在海拔1360m左右的地段,可选择当地速生乔灌木树种如山杨、榆树、山杏等;在海拔2000m左右地方选用红皮云杉、华北落叶松、虎榛等耐寒旱的树种;在雨季来临之前,将采集种子直接播种或育苗移栽;当地草本植物种类丰富,可在渣场顶部和边坡撒播多年生黑麦草、草地早熟禾、高羊茅等草籽。

临时道路:先采用施工机械进行翻耕,然后种植或栽植灌草;灌木树种可选择虎榛、山杏等,可选择多年生黑麦草、草地早熟禾、高羊茅等草籽在临时公路路面撒播;必要时在公路两侧同时撒播油松、大果榆等耐旱耐瘠薄种类的种子;废弃的临时路面通常较窄(约6m),种子出苗生长10~20年后,可将裸露路面遮蔽,水土流失也随之逐步减少;若道路两侧有森林覆盖或植物种类丰富,亦可利用天然更新进行恢复。

施工营地场地:临时占地经过场地平整后,清除杂物,采取翻土、覆土、绿化的方式恢复地表植被,改善其原有生态环境;绿化树种可参照渣场造林树种进行选择,在海拔1360m左右的地段,可选择山杨、榆树、蒙古栎、山杏等;在海拔2000m左右的地段可选择云杉、虎榛等树种;在雨季来临之前或春秋季节进行植苗造林,同时可撒播多年生黑麦草、草地早熟禾、高羊茅等草籽。

·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特殊保护。施工占地区未发现国家级保护植物,仅在下水库淹没区有五丛柄扁桃,上水库淹没区有一株阴山棘豆和五株山丹。由于阴山棘豆和山丹均为草本,难于采取移植等保护措施,必要时结合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收集表层腐殖土,用于上水库区3个渣场的植物措施覆土,可以达到有效地保护两种草本植物的目的。下水库淹没区的五丛柄扁桃灌丛虽是大青山区的广布种,但作为保护植物也可移植到业主营地,既达到了保护的目的,还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调查区内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鸟类有15种,这些种类大多数分布于施工区外围或偶尔出现在施工区上空。施工期间,要严格执行国家野生动物保护规定,做到不捕杀鸟、不毒杀鸟、不捡拾鸟卵,保护幼鸟。

b.生态影响的补偿。工程建设和水库蓄水将永久性地占用林地和耕地,施工期也将临时性占用一部分林地和耕地,使环境受到一定影响,必须予以补偿。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生态影响补偿体现在费用上包括水库淹没和施工占地补偿费、水土流失补偿费和森林植被恢复费,合计976.2万元,均已在主体工程设计中考虑。

6)水土保持措施。根据电站工程枢纽施工布置的特点及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特征,设置工程水土流失分区防治措施体系,详见表3.11.7。

表3.11.7 水土流失分区防治措施体系

a.渣场防治区:

·工程措施。各渣场的坡脚设置M7.5浆砌石挡渣墙,内侧设50cm厚的碎石反滤料。在挡渣墙墙身设置φ150mm排水孔,堆渣体边坡约20m高度设置马道排水沟,在渣场周围沿渣体设置浆砌石截水沟,将渣场周围山坡上的来水引至渣体外,防止对渣体稳定产生影响。

·植物措施。选择当地耐干旱、耐瘠薄、树形优美、枝叶茂密、萌蘖性强、生长迅速的优良乡土树种作为工程水土保持的树种。

b.施工公路防治区:

·工程措施。公路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主要是设置完整的截、排水体系并合理设置弃渣场地。

以道路建设施工区及两侧为重点防治区域,采取系统的防治措施,并处理好局部治理和全线治理、单项治理和综合治理措施的关系。

对挖方及半挖半填区段,路面以上设置挡土墙、护脚矮墙或采用护坡工程,路面以下设置挡渣墙和采用护坡工程;对填方区段采用挡渣墙及护坡工程等形式防治。

公路排水设计依据公路等级采用相应标准,截、排水体系要完整,通过渣场的公路要相应地扩大排水沟渠的过水断面,增大过水能力。(www.xing528.com)

公路弃渣应弃至指定地点,并做好防护,局部弃渣量大的路段应单独设置弃渣场,弃渣场应选择在森林植被较少且运输距离较短的沟道内,并修建拦渣坝、挡渣墙及护坡等工程;对于可能与主体工程弃渣场结合的渣场应尽量结合,减少工程造价

·植物措施。选择当地适生树种,在道路两侧路面外0.5~1.0m范围内挖穴栽植。对外永久公路行道树的树种选择落叶松和虎榛,场内永久公路行道树的树种选择油松和黄刺玫,草种选择羊草+针茅进行混播草绿化。

c.施工营地防治区:

·工程措施。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形成平台或台阶形式的施工场地,工程防护措施以场地的排水和边坡挡护为主,并辅以适当的护坡措施。

台阶式布置的高差较大时,应设置挡护和排水设施,生产生活排水和暴雨洪水排水结合布置。

·植物措施。选择施工营场地区的水土保持树种。

7)人群健康保护措施:

a.卫生防疫措施:

·施工人员进场前的健康调查和疫情抽检。在施工队伍入场前,各施工队伍应对施工人员全面进行健康调查和疫情建档。根据调查情况对施工人员进行疫情抽样检查,抽样检查的重点要放在来自疫区的施工队伍。

·施工期职工健康检查。施工期间职工健康体检要结合当前流行的疾病,并结合职业工种定期进行。对接触高浓度粉尘、高强度噪声作业岗位的职工应增加胸部X光透视、听力检测等特殊检查项目,这样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控制和治疗。

b.传染病预防措施。肠道传染病的预防需采取综合措施,除生活饮用水应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外,还要对从事餐饮业人员和公共卫生设施加强管理。

不得在哈拉沁水库沿岸堆放废渣等;同时取水口附近水域内严禁从事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并在保护区设立明显标志;对生活用水应进行净化处理;生活用水采取过滤及加氯消毒两项净化工艺。

对职工食堂从事餐饮业人员必须进行定期体检,对患有不宜从事餐饮业疾病的患者及病源携带者要及时调离工作岗位;食堂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卫生消毒制度,以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

施工区内各种小餐馆、小食摊、冷饮部的经营者需经卫生防疫部门检查后,发给卫生许可证后方可营业。

公共卫生设施指公共厕所和生活垃圾收集点,其设置和管理要求如下。

施工区内的公共厕所应与食堂相距30m以上,同时还要考虑人群使用方便。公共厕所的蹲位应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中的要求,按施工人口密度每50人设一个蹲位。厕所内应配备自来水系统,屋顶高度不得低于2m,空气流通,采光良好,有照明设施;地面便于清扫,化粪池应符合要求。公共厕所应做到无蛆无蝇。应在地下洞室设置活动厕所,以保障环境卫生。

施工区及施工生活区内应有固定的生活垃圾收集点。生活垃圾收集点应距水源地和食堂50m以上,生活垃圾应有专人专车定期清扫、运输,以便收集到的垃圾及时清运至垃圾消纳地。

公厕和垃圾收集点可在每年5月、7月各用高效滞留性卫生杀虫剂喷洒一次。

介水传染病的预防需采取综合措施,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特点,除生活饮用水应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外,还应对饮食卫生和公共卫生设施加强管理。

为保证施工人员生活用水水质,对生活用水必须进行净化处理。生活饮用水应定期监测,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后方可使用。

c.其他疾病的预防措施。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措施:施工人员应不住临时性工棚;当条件不具备时,建造工棚应选地势高、向阳干燥的地方;并做好场地的平整。

根据当地具体情况,于每年早春、晚秋或暑期,定期开展灭鼠活动。灭鼠活动开展范围主要在施工人员居住区。

虫媒性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每年春夏两季可在工程影响区域内,开展群众性消灭蚊蝇孳生地的爱国卫生活动。具体措施为:填平洼地水坑、清除垃圾、在室内外喷洒高效滞留性卫生杀虫剂。

地甲病的预防措施:向工程影响区域内人群宣传地甲病的危害,宣传地甲病的预防知识,提倡食用加碘盐,施工区内的职工食堂必须使用加碘食盐。

d.疫情应急措施。施工区建立卫生医疗急救站,负责工区日常卫生管理、医疗、急救等工作。

各施工区均应备有常见传染病的处理药品和器材。一旦发现疫情,立即对传染源采取隔离、治疗、观察等措施,对易感人群采取预防措施。

e.环境卫生管理。施工期环境卫生管理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施工区内疫情的收集及疫情控制措施的制定;生活饮用水质监测的委托、食品卫生管理;施工区环境卫生管理(包括灭蚊蝇、灭鼠等爱国卫生活动);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等,提高人群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健康保护能力。

8)移民安置区环保措施。移民安置区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水土流失防治、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管理、做好移民安置的社会组织与保障工作等。

根据电站移民安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环境保护区域划分为移民基础设施防治区和移民生活设施防治区。

a.移民基础设施防治区。移民基础设施防治区主要包括移民安置区内修建农田水利工程和交通道路工程的区域。

·农田水利工程。为防止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应对施工中产生的弃土、弃渣视渣量多少就近合理地规划堆放场地,尽可能降低对工程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少占农田林地。渣场防治主要采取植物措施方法治理,必要时加以少量砌石垒埂等工程拦挡措施或削坡处理。

·交通道路。为防治交通道路施工中的水土流失,充分考虑挖填平衡,对道路施工按挖方、填方、半挖半填等类型设置护坡、挡土墙,依据公路等级和相应设计洪水标准,设置截、排水系统。对施工中产生的弃渣,可视弃渣量合理规划弃渣场,修建必要的拦挡工程。根据公路施工特点并结合立地条件类型对公路两侧进行绿化,营造公路防护林。

b.移民生活设施防治区。移民生活设施防治区指移民新村建设区,新村建设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移民新村建设要注意排洪,村庄内要设置排水沟,防止污水漫流和水土流失。

·移民新村建设要统一组织实施,建筑弃渣应存放在指定地点,并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

·充分做好移民安置点的绿化,公共绿地面积宜为新村建设用地的4%左右。

·鼓励群众在房前屋后种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经济林。

·移民新村应设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点。收集的垃圾运至新城区东郊垃圾场进行集中处理。

9)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a.弃渣处理。电站工程有6个渣场,施工弃渣必须堆放至规定的渣场,施工中严禁随意弃渣。为避免堆渣滑塌产生新增水土流失,针对各渣场的特点,采取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对各渣场进行防护。

b.生活垃圾处理。在生活区按每100人设1个金属垃圾桶的标准对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建立垃圾集中堆放点。生活垃圾由新城区东郊垃圾场派垃圾车每天进行清运,运至该场集中处理。

10)706电视发射台防护与补偿措施:

a.706电视发射台主动防护。考虑到706台的重要性,根据电站工程上水库区施工可能对706台产生的影响,及电站业主与内蒙古广电局达成的协议,706台采取的主动防护措施包括:

·706台第一级台地房屋拆除重建,并加密封门窗;第二级台地房屋加固、更换密闭门窗,可起到防震、防尘、降噪的效果。

·706台建围墙,保证施工期的安全,同时可起到一定的降噪、防尘、防飞石效果。

·对电视发射塔、微波天线、室外卫星信号接收设备等进行加固,更换馈线等,购置通信设备、监测仪器仪表等以确保电站工程施工期706台的正常播出。

·对上水库区的水泵房、光缆、接地网等进行赔偿,由706台进行改建。

·提供卫生健康补贴、劳务补贴、意外保险等。

b.上水库区施工被动防护。被动防护主要是通过优化爆破设计和控制爆破规模来实现。

在上水库开挖爆破时,主要采用露天深孔梯段爆破和微差分段技术,进行大面积岩石开挖,可以降低爆破振动,减小爆破振动对706台的影响。同时,爆破前应及时通知706台。

上水库开挖边界距706台建筑周边最近距离200m,为保证706台建筑结构、发射台仪器设备的安全,被保护物的质点最大振速控制标准取0.5cm/s计算,确定工程施工时距706台不同距离处的爆破规模。

c.防护补偿协议。经多次沟通协商,内蒙古呼和浩特抽水蓄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甲方)与内蒙古广播电影电视局(乙方)于2005年7月就电站工程建设与运行对706发射台的影响一事达成补偿协议,明确了责任和义务。

3.11.5.2 管理特点

(1)环境因素识别。按呼蓄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对施工过程可能引起的环境保护方面问题分析,初步识别重要环境因素,列出重要环境因素及控制策划清单。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进展情况及环境状况变化及时进行相应修订,确保重要环境因素及时得到识别和控制。

(2)节能减排工作措施:

1)上水库沥青混凝土面板研究。呼蓄电站上水库极端最低气温-41.8℃,在极端最低气温-41.8℃严寒地区的抽水蓄能电站采用沥青混凝土面板防渗,在国内外尚属首次,难度很大。鉴于呼蓄电站上水库钢筋混凝土面板的运行条件恶劣,开展此项研究工作,就工程关键技术问题开展进一步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研究寻找一种可靠、有效的混凝土面板防护措施,为呼蓄电站沥青混凝土面板防渗方案安全可行、经济合理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撑。为确保上水库混凝土面板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目前该项研究工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关键性问题已得到解决。如上水库采用防渗标准沥青混凝土面板渗漏量仅为597.72m3/d,与钢筋混凝土面板的渗漏量2021m3/d相比节水率70%;投资相比节省约1200万元,而且便于后期生产维修、维护。

2)砂石加工系统工程改造及生产供应技改。为达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和缓解资源环境约束性目标,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际运行试验结果检验,优化寻找降尘、冲洗用水与风选去粉工艺的最佳平衡点。研制采用了风选分离与机械脱水相结合的节能环保预处理生产技术,在去除高石粉满足工程质量的同时,成功将系统用水量从310m3/h降至100m3/h,每吨成品骨料平均用电量从8.8kW·h/t降至3.01kW·h/t。废渣全部干化处理,节能零排放,达到预期研究效果。其中人工砂石的节能减排环保技术,为行业首创。

呼蓄电站大西沟人工砂石加工系统合同供应201万t。2012年4月二期改造后,采用节能环保预处理生产技术运行9个月。系统无废水排放,根据呼和浩特环保局检测结果,粉尘及噪声达标。2012年生产节约水费为1346277.20×(0.48-0.15)×0.55=244349.31(元)。节约废水处理费用若干,其中废水处理中大部分废渣处理转运变为石粉清运。每吨成品砂石料节约电5.79kW·h,则2012年节约电费为1346277.20×5.79×0.55=4287219.74(元)。水电单价为合同单价。

为研究本工程的节能效果,与云南梨园左岸人工砂石系统、云南阿海人工砂石加工系统、湖北宜昌三峡下岸溪人工砂石系统对比分析,见表3.11.8。

表3.11.8 四个砂石系统节能数据对比分析

从表3.11.8中看出,呼蓄电站人工砂石系统环保效果较好,节能效果也较为明显。其他项目废水有外排现象,环保设施有为节能而少开或不开的情况。

3)生活垃圾处置。为了进一步减少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公司采取措施及出台管理办法:在电站项目建设所在地集中建设5处垃圾站点,要求各参建单位将本单位产生的生活垃圾倾倒在固定的垃圾站点,同时委托当地政府环卫部门进行集中清运,由当地环卫部门拉至垃圾处理场进行集中处理,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4)强化污水处理,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持水土。公司从开工建设以来,始终将生产、生活污水排放治理放在首位,至目前已陆续开工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装置4座,其中生产废水治理项目1座,生活污水治理项目3座。这些项目已陆续建成,其中业主营地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投入使用后,日处理污水120t,全年污水达标排放4.38万t,污水处理率达100%,污水达标排放率达到98%。有效地减少了污染物排放,保持水土,遏制了环境污染。

地下厂房内部设置部分集水坑,将厂房内部渗水收集至集水坑,通过沉淀后将清水打入集水箱内,通过加压泵将水打到工作面,从而将水综合循环利用,减少了污水排放。

5)办公生活设施节能降耗管理。加强照明用电管理。白天尽量利用自然光照明,减少室内人工照明。在走廊、楼梯间等公共区域采用声光双控开关等控制手段,做到人走灯灭,有效地降低了电耗,节约公共区域用电,杜绝了“长明灯”。

6)弃渣场优化。2007年已建渣场3处,分别为3号渣场、5号渣场和6号渣场,其中3号渣场和5号渣场同年投入运行。2010年,新建了1号渣场、2号渣场和4号渣场,并对上水库弃渣场优化布置。具体情况如下。

根据有利于环境保护、减少施工用地、提高施工效率的原则,通过对上水库施工区的现场勘查、测绘,将上水库原有的3个渣场进行了优化布置,即1号渣场保持原设计不变;将2号渣场调整至规划的垫层料备料堆场南侧,与原2号渣场相隔一个山梁;将6号渣场调整至原2号渣场处。

调整后的各渣场用途不变,其中2号渣场的库容由原来的385.0万m3增至411.6万m3,充分满足上水库标段及其他标段的使用要求。同时,2号渣场至堆石坝的距离由原来的1300m减至350m,至1号渣场的距离由原来的1500m缩短至500m,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原2号渣场、6号渣场的占地面积分别为19.4万m2、10.6万m2,调整后的占地面积分别为13.8万m2、7.6万m2,共减少占地面积8.6万m2;调整后的施工道路比调整前减少了1950m,使施工道路占地面积也相应减少了2.34万m2,两项共计减少占地面积10.94万m2。大大减少了施工区的扰动面积,很好地保护了原始植被,有效地防止了因人为扰动而发生的大面积水土流失,同时也相应减少了运费和植被恢复期对土地的平整、覆土及移栽、种植植被等费用。建好的渣场,其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水土保持工程要求,运行正常。

(3)TBS喷植交通洞口。为了满足水土保持高标准的要求,本项目除了常规的造林植树外,还在部分难以治理的裸露边坡及重要部位实施了TBS(植被混凝土喷播)护坡措施,实现水土保持治理的全面覆盖。

1)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技术。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技术是采用特定厚质基材配方对坡体稳定的高陡岩石边坡、混凝土边坡、特殊堆积体边坡进行浅层防护和绿化的新技术。此项护坡绿化技术的核心是植被混凝土绿化添加剂配方,是集岩石工程力学、生物学、土壤学、肥料学、硅酸盐化学、园艺学和环境生态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环保技术。

植被混凝土是根据边坡地理位置、边坡角度、岩石性质、坡面基质特性、工程所处自然环境及绿化要求等,通过实验来确定水泥、砂壤土、腐殖质、保水剂、长效肥、混凝土绿化添加剂、混合植绿种子和水组成比例的有很强针对性的特殊混凝土,植被层厚度为8~10cm。

2)工程护坡。在坡面上设置钢筋锚钉,铺设镀锌铁丝网,喷射植物基材型混凝土,形成加筋植被层。植被层能有效防止坡面的继续风化,防止水土流失和对植物长期提供充足养分和水分;植被层的多孔性能使其能有效吸收热量、改善小气候。

3)护坡绿化。按照多品种、多层次、立体型、自然生态、粗放管理的原则。以多品种草种搭配,驯化草种先导,本地物种补充,草、灌植物结合的方式对坡面进行持续绿化。首先进行先锋护坡绿化,2~3年后,本地草本植物逐渐取代先锋草种,形成自然和谐的生物生存态势。

先锋草种的选配按照耐贫瘠、耐干旱、低养护、多年生、绿期交替表现、对当地物种无侵蚀毁坏作用的原则进行。

4)生态效果:

a.植物生长复绿率。喷射完工完成后,经保墒养护6d,(春末、夏季、初秋气候下施工)混合植物种子中暖季型先锋草种优先发芽(其他季节施工时冷季型草种优先发芽),随继其他草种陆续发芽。由于厚质基材配方的合理应用,植物生根快、长势旺。

由于采用混合植物种子的生物生长特性的合理搭配,加上植物在抗旱、抗病虫害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90d绿草成坪,基本完全覆盖经喷射护坡的岩石坡面,复绿率达到80%~95%。此后根据气候情况确定人工养护的强度和频度,可以自然生长。

b.抗暴雨冲刷与边坡防护能力。喷射完工完成后经养护48h,植被层就会产生一定的强度,6d后就能抵抗暴雨冲刷(100mm/h)。由于对植被混凝土厚度和密度的控制,其渗漏性能比较弱,因而有利于岩石坡面和植被混凝土之间的胶结。

混凝土绿化添加剂的使用,一方面解决了由于水泥的大量使用,水泥的强碱性和高水化热对草种发芽与生长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解决了通常植被基材层在烈日暴晒下发生龟裂,引发雨水集中渗透导致植被基材层脱落坍塌的问题。

通过实践,经过风吹雨打、寒冬酷暑的植被混凝土植物生长态势正常,没有发现裂缝和脱落现象。在一年内基本上达到生态恢复效果,起到边坡复绿的目的,减少人工养护后也能自然健康成长,之后随着演替的进程逐步与周围环境为一体。

(4)环保手册。为了加强对全员进行教育和宣贯,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落实呼蓄电站环评报告及水土保持方案意见,加强现场监管,同时,将环境管理体系内容深化,提高全员环境意识,更好建设清洁能源基地,出色完成三峡集团下达的环境保护任务,呼蓄公司组织编写了《环境保护手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宣传国家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三峡集团和呼蓄公司环保方面的具体规定及取得的初步成果,还有环保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常识,适时指导现场开展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工作,避免走弯路,得到三峡集团有关领导、部门及各建设项目部的一致好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