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包的配方
面包配方中的基本原料是面粉、酵母、水和食盐,辅料是砂糖、油脂、乳粉、改良剂以及其他乳品、蛋、果仁等。制作面包的面粉与饼干不同,首先要求面筋量多、质好。所以一般采用高筋粉(强力粉)、粉心粉(准强力粉),硬式面包可用粉心粉和中筋粉,一般不能用低筋粉。高档面包都要用特制粉。
关于面粉辅料的选配原理,已经在第二章作了详细论述,本节不再重复。各类面包的配方如表3-2所示。
(二)混合前原辅材料的处理
1. 小麦粉的处理
(1)小麦粉的储藏与保存 应保持干燥和卫生,避免油污、雨水和昆虫的污染和损害。冬季应将投产前的面粉尽量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以提高面粉温度。
(2)使用前必须过筛 以防止杂物混入和面粉中小的结块存在,并混入空气。
(3)安装磁铁除杂装置 以除掉面粉中铁屑之类的金属杂质。
2. 酵母处理
(1)使用压榨酵母前要检查其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调粉时一般是先用一部分(或全部)水将称好的酵母化开拌匀再加入面粉,使酵母在面团中分布均匀。
(2)使用干酵母时要进行活化处理 用培养液或40~43℃水直接将干酵母化开(水量为酵母量的4~5倍),保温静置,使酵母活化后再使用。
(3)酵母不要与油脂、食盐、砂糖直接混合 在处理和使用各种酵母时,注意切勿使酵母同油脂或浓度较高的食盐溶液、砂糖溶液直接混合。
3. 水的添加和处理
因为水是面包制作的主原料之一,面包的品质与水的量和性质关系很大。
(1)加水量 调制面团时加水量的多少是一个技术性较强的问题。加水量与面包的种类、原材料的配合、制作方法以及机械设备都有一定的关系。加水量不仅决定面团的软硬、伸展性能、黏着性,而且对成品的柔软性、抗老化性都有很大影响。表3-3所示为加水量与面包制作工艺及成品的主要关系。
小麦品种、面筋情况、淀粉破碎程度、储运环境等都会影响吸水率,各种面粉的吸水率及各种辅料对吸水率的影响在第二章已述及。在具体确定时,需要一定的经验和实验,一旦规定了加水量,在配料称量时一定要严格遵守。
表3-2 各类面包的基本配方 单位kg:
注:面A、面B、面C、面D分别为强力粉、准强力粉、中力粉、薄力粉;加水量为大约数字;酵母为新鲜压榨酵母,酵母使用量为夏少冬多。
表3-3 加水量对面包的影响
(2)水质 制面包用水的水质常以水的硬度来判断,国际上将水的硬度规定为几个等级,其硬度的表示是把水中含钙、镁等离子的数量换算成含碳酸钙的浓度来代表。各种水质的国际标准硬度如表3-4所示,制造面包用水的硬度应为40~120mg/kg。在此范围内,硬度稍高一些好。世界上最早的面团改良剂就是调整水的硬度的。表3-5所示为水的硬度对面包的影响及解决办法。
表3-4 水的国际标准硬度
表3-5 水的硬度对面包的影响及改善措施
水的酸碱度也对面包的制造有影响:稍带酸性的水(pH5.2~5.6)被认为对制作面包最合适;酸性(pH<5.2)水会使面筋溶解,面团失去韧性,需要以碳酸钠等中和;碱性大的水会抑制酵母活性和促使面筋的氧化,添加适量乳酸可以改善。
4. 其他辅料的处理
为防止杂质混入,要尽量采取过滤或过筛的办法。
(1)砂糖 对于有杂质的砂糖,应先用温水溶化后过滤除去杂质,直接使用时一般也要过筛去杂。自动化程度高的调粉机,一般都是使用液体糖。
(2)食盐 对于非精制盐要用水溶化过滤后使用。
(3)乳粉 使用前用适量的水将乳粉调成乳状液后使用,也可与面粉先拌均匀再加水,这样能防止乳粉结块。
(4)油脂 油脂的硬度要根据季节变化选用,夏季选用熔点较高的油脂,冬季则相反。
(5)添加剂 对于微量添加剂在称量时要稀释,通常以小麦淀粉作为稀释粉剂。
面团的调制也称搅拌、和面捏合(Mixing),面包制作最重要的两个工序就是面团的调制和发酵。有人总结面包成功与否,面团的调制占到25%的责任,而发酵的好坏占70%的责任,其他操作工序只负担5%的影响。因此,面团调制是十分重要的工序。以下主要以直接发酵法和中种法制作听型面包为例讨论面团的调制、发酵和其他加工工艺。
(一)调制的目的
(1)使各种原料充分分散和均匀混合 面团中各成分均匀地混合在一起,才能使各成分相互接触,并发生预期的反应,使得不同配方产生不同性质的面团,在不同的面包中发挥其特有功能。
(2)加速面粉吸水而形成面筋 面粉遇水表面部分会被水润湿,形成一层胶韧的膜,该膜将阻止水的扩散。调粉时的搅拌,就是用机械的作用使面粉表面韧膜破坏,使水分很快向更多的面粉粒浸润。
(3)促进面筋网络的形成 面筋的形成不仅需要吸水水化,还要揉捏,否则得不到良好性质的面筋。适当的搅拌、揉捏,可以使面筋充分接触空气,促进面筋发生氧化和其他复杂的生化反应,进一步扩展面筋,使面筋达到最佳的弹性和伸展性能。
(4)拌入空气 有利于酵母发酵。
(二)投料与面团形成的原理
1. 原料的混合(Blending)
面包的原料一般可以分为大量原料、少量辅料和微量添加剂。大量原料指小麦粉和水;少量辅料是酵母、砂糖、牛乳(乳粉)、食盐、油脂;微量添加剂为酵母营养物、酶制剂、维生素、改良剂等。以下分别讨论投料与混合的关系及投料方法。
(1)大量原料的混合 面粉和水的混合并不容易。面粉,尤其是强力粉,与水接触时,接触面会形成胶质的面筋膜。这些先形成的面筋膜阻止水向其他没有接触水的面粉浸透和接触,搅拌的机械作用就是不断地破断面筋的胶质膜,扩大水和新的面粉的接触。为了降低混合过程中水的表面张力,有些工厂采取了先把1/3或1/2的面粉和全部的水混合做成面糊(Batter),然后再加入其余的面粉完成混合的方法。调粉时水的温度、材料的配比和搅拌速度都会影响到面粉的吸水速度。水温低,面粉吸水速度快;水温高,则面粉吸水速度慢;配方中柔性原料多,则会软化面筋,使吸水率减少。搅拌速度慢,面筋扩展也慢。
(2)少量辅料(除油脂外)及微量添加剂的混合 这些少量或微量材料,如果直接投入调粉机或分别投入调粉机,再把他们在面团中充分分散,均匀分布,要花费较多的能量和时间。但如果在投入前,把它们先与加水量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混合,那么不仅可以混合均匀,而且省力省时。另外,如果要添加乳粉,为了防止乳粉吸湿结块,要在称量后将乳粉与砂糖先拌和在一起,这两者一起投入水时就不会产生结块现象。
(3)油脂的混合 油脂软化后直接与面粉接触会将面粉的一部分颗粒包住,形成一层油膜,所以油脂一定要在水化作用充分进行后,即面团形成后投入(卷起阶段到扩展阶段)。另外油脂的储藏温度比较低,如直接投入调粉机将呈硬块状,很难混合,所以要软化后再投入。
(4)酵母投入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将鲜压榨酵母化入水中时,水量应在酵母量5倍以上,且水温要在25℃左右,不能过高或过低;②投入前,酵母不能与砂糖、食盐、乳粉等一起溶化于水中,尤其在水量少时浓食盐水与酵母接触会影响酵母的活力;③投入前,酵母也不能与酵母营养剂及改良剂等混在一起。
(5)混合时的搅拌速度 在调制面团的初期和放入油脂的初期,搅拌速度一定要慢,防止机械因承担载荷过大而发生故障以及粉、油脂和水的飞溅。另外,据研究,未水化的面粉和水一起高速搅拌时,会因为搅拌臂强大的压力而生成黏稠的结合面团膜,将未水化的面粉包住,并阻止面粉和水的均匀混合。因此,直接法、快速法和液种法调制面团时,最初要低速搅拌5min以上。中种法的主面团调制,因为已有70%的面粉水化完毕,所以余下的水、面粉分散比较容易,初期低速搅拌2 min就行了。
(6)中种法的主面团调制 由于经过发酵的中种比较黏而硬,如果搅拌速度不够,中种不易被捣碎而与其他材料充分混合,在成品中会出现因中种的小块分散而产生的斑点、斑纹。为解决这一问题,一般是在其余的面粉还未放入前,先向中种中加入一部分水,然后高速搅拌1~2 min使之破碎后,再加入其余材料。
2. 面粉的水化(Hydration)
淀粉和面粉中的面筋性蛋白质在与水混合的同时,会将水分吸收到粒子内部,使自身胀润,这种过程称水化作用。淀粉粒的形状近似球形,水化作用比较容易,而蛋白质由于表面积大且形状复杂,水化所需时间较长。图3-3(1)和(2)所示分别为小麦粉的组成和面团(设吸水率为60%)中水分的分配。
图3-3 小麦粉的组成和面团中水分的分配
可以看出面团中水的3/5是结合水,而占2/5的游离水是面团可塑性的基础。蛋白质虽只占面团的7.5%,却占有了大部分的结合水,因此,面筋性蛋白质的水化对面粉的水化影响很大。为了使水化能充分进行,应注意以下几点。
(1)水和面粉的均匀混合。
(2)面粉与水接触时水化要有一个过程,粒子越大,这一过程越长。发酵或静置的目的之一,就是使水化作用充分进行。
(3)高筋的面粉水化较慢,低筋面粉水化较快。
(4)食盐有使面筋硬化、抑制水化作用进行的性质。所以,有的工艺流程中,为使水化迅速进行,在搅拌开始时先不加入盐,在调粉的后期再加入。糖类在使用量较多时,也有与盐相同的抑制水化效果。
(5)水化作用与pH有密切的关系。在pH4~7的范围内,pH越低,硬度越大,水化作用越快。因此速成法、连续面团法和浸渍法(中种法)中,为了加快面团水化作用,常添加乳酸、磷酸氢钙等添加剂,以降低pH,提高酸度。
(6)软化面筋的蛋白酶、胱氨酸之类的还原剂也可加快水化作用。
3. 结合或聚合作用
小麦粉中的蛋白质具有大米、大麦、玉米、大豆等其他谷物粉所没有的性质,即能够形成面筋。
(1)面筋蛋白质的结合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以—S—S—结合;②与盐结合;③与氢结合;④与水分子结合。其中以二硫键结合力最大。所以,二硫键的存在,使得小麦醇蛋白(Gliadin)和小麦谷蛋白(Glutenin)可以结合成巨大的分子。尤其是小麦谷蛋白,它的二硫键不仅存在于分子内部,也存在于分子间。
(2)小麦谷蛋白多肽链的氨基酸中每隔10多个氨基酸就有一个含有二硫键或硫氢键的胱氨酸或半胱氨酸。这些—S—S—和—SH对于面筋的结合和物理性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S—S—为氧化型键,而—SH为还原型键。例如,两个—SH可以被氧化而失去两个H原子后变成一个—S—S—。而—SH中的H原子有容易移动的性质,使得—SH、—S—S—的位置容易移位,这也就使面筋蛋白分子能够相互滑动、错位,并结合成大的分子。—S—S—和—SH互相转移的情况如图2-2表示。为了使面筋形成巨大的分子而连成网络,就需要使分子间的键相接近或互相有移动。调整面团时的搅拌,就是通过对水化后的面筋进行揉捏,使之形成良好的面筋组织。
4. 氧化作用
面团调制是搅拌面团、需要氧气的过程,也是面团进行氧化作用的过程,这一氧化作用主要使得面筋蛋白中的—SH被氧化成了—S—S—,使蛋白质分子间的结合加强而更有力。也就是说,当两个蛋白质分子的—SH互相接近时,被氧化失去氢而变成双硫键,如图2-2所示。
由于二硫键的巨大结合力,使得面筋分子变大,连成网膜,增加了保持气体的能力和抗张强度。一些改良剂,如维生素、碘化钾等氧化剂,在与面团一起揉捏时,也能起到氧化作用。在搅拌中,面筋蛋白质的单分子会越连越大,不仅横向而且纵向,主体结合形成立体网膜构造。这一过程是以上各种键的结合,—SH、—S—S—互相转换,以及—SH氧化形成新的结合点的共同复杂作用过程。因此不难推知,当面团调制时,若搅拌超过了某种程度,由于—SH的过度减少,会使面筋失去相互滑动的柔软性质,而巨大的分子也就会被重新撕裂。还由于这一过程中蛋白酶、淀粉酶等对蛋白质、淀粉的分解作用过度进行,面团就会变得脆弱,失去弹性和韧性。如果搅拌到此,就称作搅拌过度(Overmixing),再进行就是破坏阶段(Break Down)。(www.xing528.com)
5. 拌入空气对于发酵有一定促进作用
酵母的生长繁殖离不了氧气的存在,因此空气是此操作过程中所需氧气的最好来源。
(三)面团调制时的温度控制
面团调制终了的温度对后面的发酵工序及其他工序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大规模生产时,温度要求更严。例如中种面团的调制,要求终了温度在24.5℃,误差为±0.5℃。面团的温度在没有自动温控调粉机的情况下,主要靠加水的温度来调节,因为水在所有材料中不仅热容量大,而且容易加温和冷却。水的温度不仅与面团调制的温度有关,而且与调粉机的构造、速度(一般情况下,低速搅拌温升为3~5℃,中速搅拌温升为7~15℃,高速搅拌温升为10~15℃,手工搅拌温升为2~3℃)、室温、材料配合、粉质、面团的硬软、质量有关。在此介绍两个计算水温的经验公式。
1. 直接发酵法面团或中种面团水温的计算式
式中 tw——水温,℃;
tD——面团终了温度,℃;
tM——搅拌中升温,℃;
tT——粉温,℃;
tR——室温,℃。
2. 中种法主面团调制时水温的计算式
式中 tMD——中种温,℃。
以上公式只是参考,并不一定适用于各种情况。在调粉时,通过经验积累,随时观察,凭感觉控制面团温度,还是比较普遍的。
(四)调粉机的机械作用及种类
1. 调粉机的机械作用
从面团形成的原理可以看出,调粉机的机械作用主要有三点,即分散、水化和捏合。当面团初步形成后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成为可以伸展、具有弹性和一定抗张力的半固体,所以调粉机的搅拌臂对面团的作用主要可归纳为:①拉伸;②折叠、卷捏;③压延和冲击。在这些作用下,面团充分暴露于空气,氧化作用能加快进行。因调粉的最终目的还是结合作用,所以在设计调粉机时,要尽量避免机械对面团的切断、摩擦和撕裂作用。也就是不要将面团切断或拉断,而是突出翻转、折叠、拉伸作用。要达到这一要求,面团适当的软硬(即适当的加水量)、调粉机容器的容量与面团量的相对关系,以及搅拌臂的运动方式都是应考虑的因素。一般面团与调粉机容器的体积比在30%~65%比较合适。
2. 调粉机的主要分类
调粉机按照转动轴的位置分类,主要分为卧式(Horizontal Mixer)和立式(Vertical Mixer)两种。大型调粉机多为卧式,其最大容量为450~900kg。另外,按搅拌臂(Agitator)的运动对面筋的作用分类有面筋结合型和非面筋结合型(弱结合型)。
(1)结合型调粉机 结合型调粉机包括一般面包面团的卧式调粉机(Bread Mixer or Roll Mixer)、立式钩状搅拌器的调粉机(Hook Mixer)和连续面团的推进式调粉机(Developer)等。这几种调粉机都是给面团以强烈的搅拌和捏合,促使面筋的结合作用。用这种调粉机要求小麦粉为强力粉,以承受这种强力的揉捏作用。
(2)弱结合型调粉机(图3-4)主要用于制作欧式面包,如法国面包、硬式面包等,立式较多,但也有卧式。立式一般是搅拌臂模仿手工操作时手臂的运动而动作,而容器也作旋转运动。卧式调粉机,基本上与饼干调粉机类似,形式虽有多种,但共同点是:一般速度较低,搅拌臂的动作主要是不断将面团翻起,使各种材料充分混合,从而将面筋的结合作用压低到最小限度。
3. 调粉机的主要参数
(1)搅拌臂(Agitator)的转速、长度(距旋转中心距离)和圆周速度 调粉机和搅拌臂转速越大、臂越长,搅拌作用力(即对面筋结合的作用力)越大。臂的转动直径与角速度的乘积就是臂的运动速度。显然,这个速度越大,对面团作用力越大,因此对于小型调粉机,要达到对面团一定的作用力,就要有较大的转速。但大的调粉机并不因为对面团作用力大就能缩短调粉时间,这是因为大的调粉机里要处理的面团也很多的缘故。
(2)搅拌臂的粗细、形状和运动 现在以卧式调粉机常采用的圆柱状搅拌器为例分析。搅拌圆柱在作用于面团时与擀面棍擀面非常相似,擀面棍圆柱越粗,对面团压延的能力越大,这是因为太细的圆柱对面团作用面积太小的缘故。但搅拌圆柱过粗则动力负荷大,因此圆柱的直径有一定的范围。除了有旋转的搅拌柱状臂,一般在容器上还有固定棒,常为有圆角的长方形断面的直棒和曲棒,其作用不是延伸面团,而是翻揉、折叠面团。
图3-4 欧式面包调粉机及常用搅拌器
(3)调粉缸壁与搅拌臂的间隙(Clearance)各种型号的搅拌器都有一定的间隙。间隙的大小原则上对于具有一定物理性质的面团(硬软度)都有一个适合的范围。间隙过小,容易引起面筋的过早破坏;间隙过大,对面团的搅拌轧延作用会减小。一般较软的面团对间隙小的调粉机有一定适应性。对硬面团,间隙过小容易破坏面筋。
(五)面团调制的六个阶段
1. 实际调粉操作时的六个阶段
观察面团的调制过程,可发现如下变化:面团由于受到搅拌钩转动时的扭转、折叠、推拉、拍击等动作,使最初所有不同的材料拌和在一起,成为较湿而外表呈不整齐的块状。随着搅拌的进行,面团变得更坚实,但此阶段中面团没有伸展性。搅拌继续进行,则渐渐有伸展倾向,但仍感胶黏。再继续搅拌,面团变得更硬,有弹性,块状消失,仍有黏性,会黏附在搅拌缸上。继续搅拌数分钟后其性质渐渐变得少许松弛,越来越具伸展性,而黏性逐渐减少。随着面团的继续扩展,黏性减少而弹性增强,面团执拗地缠住搅拌钩随之转动,来回地打击着搅拌缸边及不断地被挤揉。此时,缸边及缸底已没有面团黏着。数分钟后由于强力的机械作用,可使得面团很快变得非常柔软且不黏手,此时已完成了面团的搅拌,面团具有良好的弹性和伸展性。如果搅拌再继续下去,此时已形成的弹性和伸展性将因面筋的搅断而失去,但又恢复了黏性和流性。判断面团是否搅拌成功一般是用双手的食指和拇指小心地伸展面团,如能像不断吹胀的气球表面那样成为非常均匀、很薄的膜为好,此时用手触摸面团可感到黏性,但不黏手,而且面团表面手指摁过的痕迹会很快消失。5 min后,面团表面会出现几个硬币般大小的气泡。若搅拌过度,也有气泡产生,但通常比较小。
面团搅拌程度的判断,主要靠操作者的观察。为了观察准确,可将搅拌的过程分为六个阶段。
(1)拾起阶段(Pick Up Stage)这是搅拌的第一个阶段,所有配方中干性与湿性原料混合均匀后,成为一个既粗糙而又潮湿的面团,用手触摸时面团较硬,无弹性和伸展性。面团呈泥状,容易撕下,说明水化作用只进行了一部分,而面筋还未形成。
(2)卷起阶段(Clean Up Stage)此时面团中的面筋已经开始形成,面团中的水分已全部被面粉均匀吸收。由于面筋网络的形成,将整个面团结合在一起,并产生强大的筋力。面团成为一体绞附在搅拌钩的四周随之转动,搅拌缸上黏附的面团也被黏干净。此阶段的面团表面很湿,用手触摸时,仍会黏手,用手拉取面团时,无良好的伸展性,易致断裂,而面团性质仍硬,缺少弹性,相当于面团形成时间,水化已经完成,但是面筋结合只进行了一部分。
(3)面筋扩展、结合阶段(Development Stage)面团表面已逐渐干燥,变得较为光滑,且有光泽,用手触摸时面团已具有弹性并较柔软,但用手拉取面团时,虽具有伸展性,但仍易断裂。这时面团的抗张力(弹性)并没到最大值,面筋的结合已达一定程度,再搅拌,弹性渐减,伸展性加大。
(4)完成阶段(Final Stage)面团在此阶段因面筋已达到充分扩展,变得柔软而具有良好的伸展性,搅拌钩在带动面团转动时,会不时发出 “噼啪”的打击声和 “嘶嘶”的黏缸声。此时面团的表面干燥而有光泽,细腻整洁而无粗糙感。用手拉取面团时,感到面团变得非常柔软,有良好的伸展性和弹性。此阶段为搅拌的最佳程度,可停机把面团从搅拌缸倒出,进行下一步的发酵工序。
(5)搅拌过度(Let Down Stage or Over Mixing)如果面团搅拌至完成阶段后,不予停止,而继续搅拌,则会再度出现含水的光泽,并开始黏附在缸的边侧,不再随搅拌钩的转动而剥离。面团停止搅拌时,向缸的四周流动,失去了良好的弹性,同时面团变得黏手而柔软。很明显,面筋已超过了搅拌的耐度开始断裂,面筋分子间的水分开始从接合键中漏出。面团搅拌到这种程度,对面包的品质就会有严重的影响。只有在使用强力粉时,立即停止搅拌还可补救,即在以后工序中延长发酵时间,以恢复面筋组织。
(6)面筋打断(Break Down Stage)面筋的结合水大量漏出,面团表面变得非常湿润和黏手,搅拌停止后,面团向缸的四周流动,搅拌钩已无法再将面团卷起。面团用手拉取时,手掌中有一丝丝的线状透明胶质。此种面团用来洗面筋时,已无面筋洗出,说明面筋蛋白质大部分已在酶的作用下被分解,对于面包制作已无法补救。
2. 调粉操作与面包品质的关系
(1)搅拌不足 面团搅拌不足时,因面筋还未充分地扩展,面团还未达到良好的伸展性和弹性,既不能较好地保存发酵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又没有良好的胀发性能,故所做出来的面包体积小,内部组织粗糙,色泽差。搅拌不足的面团,因性质较黏和硬,所以整形操作也很困难。面团在经过分割机、整形机时往往会将表皮撕破,使烤好的面包外表不整齐。
(2)搅拌过度 面团搅拌过度,形成了过于湿黏的性质,在整形操作上极感困难。面团滚圆后,无法挺立,而向四周流散。用这种面团烤出的面包,同样因无法保存膨大的空气而使面包体积小,内部多大空洞,组织粗糙而多颗粒,品质极差。
(六)影响面团调制的因素
1. 加水量
加水量少,会使面团的卷起时间缩短,而卷起后在扩展阶段中应延长搅拌时间,以使面筋充分地扩展。但水分过少时,会使面粉的颗粒难以充分水化,形成面筋的性质较脆,稳定性差。故水分过少,所做出来的面包品质较差。相反,如面团中水分多,则会延长卷起的时间,但一般搅拌稳定性好,当面团达到卷起阶段后,就会很快地使面筋扩展,完成搅拌的工作。在无乳粉使用情况下,加水率在60%左右。
2. 温度
面团温度低,所需卷起的时间较短,但需扩展的时间较长。温度过高,虽能很快完成结合阶段,但不稳定,稍搅拌过时,就会进入破坏阶段。温度低,则稳定性好。如温度过高,则会使面团失去良好的伸展性和弹性,无法达到扩展阶段。这样的面团脆而发黏,严重影响面包品质。据研究表明:面团温度越低,吸水率越大;温度越高,吸水率越低。
3. 搅拌机的速度
搅拌机的速度对搅拌和面筋扩展的时间影响甚大。一般以稍快速度搅拌面团,卷起时间快,完成时间短,面团搅拌后的性质亦佳。对面筋特强的面粉如用慢速搅拌,很难使面团达到完成阶段。面筋稍差的面粉,在搅拌时应采用慢速,以免使面筋断裂。
4. 小麦粉
小麦粉的品质对于调粉操作影响最大。
①小麦粉蛋白质含量越多,成团时间、面团形成时间、软化时间越长。
②蛋白质的品质对调粉曲线同样有很大影响。质量好的面筋蛋白在曲线达到顶点后软弱化程度慢。对于面筋蛋白弱的面粉,要特别注意搅拌过度的问题。
③小麦粉的熟成度(Aging)的影响。如果小麦粉放置时间不够,由于硫氢根的存在,则调粉时面团形成较困难,面团始终发软,也难以发现它的阻力曲线的面团形成点(最高强度点)。这时,就要使用面团改良剂(速效性氧化剂)来促使—SH变为—S—S—,强化面团面筋。相反,如果小麦粉熟成过度,即太陈,这时面筋的结合又比较困难,调粉时如同将砂与水在一起混合,面团也难形成。此时可以采取强烈搅拌的方式,来破坏过度氧化而生成的—S—S—,或者在搅拌前,加入半胱氨酸之类的还原剂,就能恢复正常的调粉性能。如果给正常熟成的小麦粉添加的碘酸钾过多,也会产生上述问题。
5. 辅料的影响
(1)乳粉 添加乳粉会使吸水率提高,即一般加入1%脱脂乳粉,对于含2%盐的面团,吸水率要增加1%。但加乳粉后,水化时间延长,所以搅拌中常感到加水太多了,其实延长搅拌时间后会得到相同硬度(Consistensy)的面团。
(2)糖 糖的添加会使面团吸水率减少,为得到相同硬度的面团,每加入5%的蔗糖,要减少1%的水。但随着糖量的增加水化作用变慢,因而要延长搅拌时间。
(3)食盐 食盐对吸水量有较大影响,如果添加2%食盐,比无盐面团减少吸水3%。食盐可使面筋硬化,较大地抑制水化作用,因而影响搅拌时间。
(4)油脂 油脂对面团的吸水性和搅拌时间基本上无影响,但当油脂与面团混合均匀后,面团的黏弹性有所改良。据说这是可塑性油脂的保气性和其含有的乳化剂作用的结果。
(5)氧化剂 氧化剂中有速效氧化剂和迟效氧化剂,其作用结果不同。如已经禁用的溴酸盐属迟效性氧化剂,在调粉中几乎不起作用,但碘酸钾(KIO3 )等速效氧化剂可以使面筋结合强化,面团变硬,吸水率增大,搅拌耐性增大,搅拌时间延长。起同样作用的还有钙盐、磷酸盐等面团调整剂(Dough Conditioner)。
(6)酶制剂 淀粉酶、蛋白酶的分解作用使面团易软化,搅拌时间缩短,致使面团机械耐性减少,所以要限制使用。
(7)还原剂 如半胱氨酸可以使面筋软化,小麦粉的使用量为20~40mg/kg时,可使搅拌时间缩短30%~50%。
(8)乳化剂 其种类很多,对搅拌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举一常用的面包乳化剂为例:硬脂酰乳酸钙(Calcium Stearyl Lactylate,CSL)易与面筋胶体结合,使面筋性质变化,在面筋水化作用中使面筋的稳定性和弹性增加,增加面团的揉和耐受性。
6. 产品的品种特点与调粉的程度
以上主要介绍的是一般面包,即主食面包的调粉方法和程度。对于一些特殊的面包,最佳搅拌阶段可能不是完成阶段。例如硬式面包,需要较硬的面团,所以在面筋还未达到充分扩展时,便结束调粉,这样做是为了保持这种面包特有的口感。对于丹麦式面包,由于面团还要经过裹入油脂及多次辊轧、伸展的操作,为了使这种拉伸操作容易进行,通常也是在面筋结合还比较弱的情况下结束调粉。而对于欧美式甜面包,有的要进行类似于饼干那样的挤出成形操作,所以要采用搅拌过度的办法,降低面团的弹性。也就是说调粉的方法与产品的种类、工艺特点有很大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