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件的安装要求在屏蔽罩壳上开孔。由于形成缝隙,从而损害了屏蔽性能。倘若仅是几个小型的LED的话,往往并不会形成什么问题(虽然,当使用的罩壳是由塑料压制而成时,它们往往是人体ESD的一些敏感点)。若把显示器件安装在屏蔽罩壳之外,则可以避免造成缝隙。但同时也失去了对显示器件本身的屏蔽,而造成如何处置显示数据和电源电缆以及它们对罩壳渗透的一系列有关问题。
图1-4-10显示了,在一个屏蔽罩隔离壁上开有一个用来安装显示单元的大缝隙的情况。显示单元本身又通过使用安装在屏蔽罩内的一个内部“脏盒子”来限制它(为显示单元的安装而形成的缝隙)所造成的场的泄漏。在“脏盒子”和罩壳内部隔离壁之间的连接,必须以与屏蔽罩壳上其他的连接相同方式进行处理。
图1-4-10 “肮脏盒”方法
(适用于显示面板或其他安装在面板上的器件)
在对显示器本身需要加以屏蔽的地方,我们需要通过产品上的一个屏蔽罩壳来完成对显示窗口的屏蔽。一些高级CRT可以通过围绕它们前边缘的金属框架来提供对其本身的良好屏蔽。此时,该金属框架要以电气搭接方式沿着安装缝隙的整个周边与前面板搭接。我们发现,原来采用高等级CRT的产品,在改用有源矩阵型LCD后,反而会引起比CRT所造成的更高电平的发射。甚至,在有些原先使用CRT时不需要屏蔽的产品,在改用有源矩阵型LCD后,还需要增设附加的显示窗口屏蔽。
市场上有着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格的屏蔽窗口可供选用。但它们的屏蔽都基于两个主要技术:
1)喷涂于塑料薄片上的金属薄膜。该金属薄膜通常为铟-锡-氧化物(ITO)。当膜的厚度达到8mm或更厚一些时,它的光学性能下降的程度开始变得不可接受。对于那些由电池供电的产品,向其提供所需要增加的显示背光功率已证明过于困难。请参阅图1-4-1。我们可以看到这类薄膜的厚度,在频率降到100MHz以下时,可能不足以提供良好的SE。(www.xing528.com)
2)嵌入式金属栅网。该类栅网通常采用的是增黑的铜导线构成的细密栅网。与上述金属膜技术相比,在光学性能下降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它能提供高得多的SE。但假如栅网的尺寸不正确的话,它们会引起显示像素的莫尔条纹[32]①。一种改善这种影响的工艺是将栅网以对角线方向定向。
蜂窝状金属显示屏蔽具有目前可用的最高等级的屏蔽性能。它们是以大量低于截止频率的波导,以并排叠层的方式构成。它们最主要应用于安全和军用设备中。在这些应用场合,它们非常窄小的视角意味着操作者的头部就足以防止其他任何人对显示内容的窥视。
屏蔽窗口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它们的导电层(膜、栅网或蜂窝状金属)必须直接搭接到围绕它们裁剪的四周边缘的罩壳屏蔽表面。
图1-4-11显示了一种光学装配方法。该方法可以使用密封剂/胶水来代替所需要的机械固定方法。紫外线干燥导电粘结剂的使用可以使装配时间相当于或短于机械固定装配方法。
图1-4-11 窗(孔)的屏蔽搭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