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e beam(锥形束)CT(CBCT)(图2-26),即锥形射线束计算机/立体体层摄影机,又称为口腔颌面部CT 或口腔CT,是X 线成像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该设备与数字化曲面体层X 线机相比,在放射剂量相近的同时能提供更多的图像信息,它的出现将促进口腔医学的进一步发展。由口腔X 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输出的影像数据可满足诊断中对目标空间定位的需求。
图2-26 CBCT
(一)结构
CBCT 由数字化曲面体层X 线机、数字化传感器和计算机系统组成。
(1)数字化曲面体层X 线机:其结构与普通口腔曲面体层X 线机相同,包括球管、机械部分、电路系统、控制部分。由于数字化曲面体层X 线机是完全数字化系统,所以不包括胶片夹。
(2)数字化传感器:当系统进行X 线曝光时,数字化传感器接收X 线信号,通过计算机储存;曝光结束后,通过计算机重建三维影像。
(3)计算机系统:口腔X 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配套的计算机系统,包括影像重建工作站及影像数据存储服务器。
(二)工作原理
CBCT 球管发射的X 线为锥形体射线,传感器使用平面传感器,接收一个面的X 线信号。经过一个圆周或半周扫描即可以重建整个目标体积的影像。它只需180°~360°(视不同机型而定)扫描即可完成重建信息的收集。扫描时间一般少于20 s,依靠特殊的反投影算法重建三维影像。
(三)操作常规
(1)接通外部电源,打开口腔颌面部CT 机器电源,启动影像重建工作站和影像数据存储服务器。
(2)启动影像数据存储服务器中的对应程序,输入患者信息。
(3)设定相应投照程序,调整曝光参数(电压、电流)。
(4)患者入位,根据不同机型有站立位、坐位、卧位三种拍照方式。患者入位后,根据激光束进行患者定位。(www.xing528.com)
(5)可选预拍程序,预先拍摄正位及侧位二维投影片各一张,然后通过电脑端点击准确的目标区域对患者位置进行微调。
(6)曝光。
(7)电脑操作,重建三维影像,调整对比度和亮度,寻找目标区域并重新切片,随后可进行测量及标注工作。
(8)导出DCOM 影像至本地硬盘、CD 或PACS 网络,启动种植计划或外科修复计划软件(模块)进行三维图像的进一步应用。
(9)操作结束,保存影像。关闭所有机器电源及外部电源。
(四)维护保养
(1)保持设备的清洁和干燥。
(2)定期检查机器各部件。
(3)定期进行校准,影像增强器机型为每月校准一次,平板探测器机型为每年校准一次。
(4)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禁止违章操作,以防设备损坏。
(5)影像资料定期备份,防止计算机系统问题导致数据的丢失。
(6)如发生故障,应及时请专业维修人员维修。
(五)常见故障及其处理
CBCT 的常见故障及其处理与数字化曲面体层X 线机基本相同。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 张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