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势演变分析,数学模型和定床、动床物理模型,复演和预测了各特定水文条件下中央沙和青草沙水域水库工程实施后的流场、冲淤变化。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断面和不同代表点上各特征量的定量统计和对比分析表明:目前青草沙水域河势较为稳定,南北港分流口河势虽已向不利方向发展,但仍相对稳定,是建库和南北港分流口整治的较好时机;先行实施青草沙水库工程对南北港分流口河势、南北港河势、长江口深水航道、北港长江大桥主通航孔及长兴岛南岸重大工程无明显不利影响;工程固定了新桥通道的下边界,阻止了中央沙头的后退,为南北港分流口整治工程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青草沙水库工程、新浏河沙固滩工程及南沙头通道限流潜堤工程、南汇嘴控制工程三大工程实施后,总体上也不影响长江口河势,但三大工程同时实施较单独实施青草沙水库工程对南北港分流比的影响要小,其北港分流比由减小1%转为基本不变。因此,其他两大工程的实施不会影响青草沙水库堤线布置的合理性,而且新浏河沙固滩工程和南沙头通道限流潜堤工程的实施,不仅阻止新浏河沙持续冲刷下移,保证进入北港的新桥通道轴线的稳定,还十分有利于减少河势变化对水库工程不可预测的安全影响。
护滩防冲三维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试验表明,东侧堤坝和北侧堤坝连接段的桩石坝建设有利于调整局部水流,使涨潮流动力偏离坝身,有利于水库大堤安全。
2007年7月与2006年7月水下地形对比表明:北堤上段和北堤下段出现冲刷态势。
(1)北侧堤坝上段(先期护底段):外侧滩地冲刷后退,滩地冲刷变低。0m线后退了28~83m,-2m线后退了22~59m,-5m线后退了35~82m,堤前滩地变深变陡。1m以上滩地地形变化很小,2m以上滩地基本无变化。
(2)北侧堤坝下段(光电缆段):-2m线后退了11~124m,-5m线后退了约72m,坝身滩面冲刷降低,沙脊线位置向内移动。(www.xing528.com)
(3)其他新建坝段滩地略有淤高或基本不变。
根据河演分析、数学模型、物理模型、最新水下地形分析研究成果,对北侧堤坝上段、北侧堤坝下段及东北侧堤坝连接段坝线适当调整,并采用相应的工程防护措施。具体调整是:北侧堤坝上段坝线向库区侧平移15m(I点、L点不变);东侧堤坝下段的R点向库区侧平移75m,S点保持不变;北侧堤坝下段和东侧堤坝上段的O~Q段堤线向库区侧平移50m,然后以半径为300m的圆弧与东侧堤坝下段坝线相接;北侧堤坝中段基本不变,并与上、下段平顺连接。其中,长兴岛海塘坝线选择关系到水库的库容和岛内侧的征地范围。坝线主要由老海塘加固位置来确定。根据公用岸段和专用岸段海塘加固方案比较成果,确定长兴岛海塘加固工程坝线设计长度为15.957km。
调整后坝线方案见图2-23。
图2-23 青草沙水库推荐坝线方案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