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1 长江口总体河势
长江口上起徐六泾,下迄口外原50号灯标,全长约181.8km。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徐六泾以下由崇明岛将长江口分为北支和南支,在吴淞口附近,由长兴岛将南支分成北港和南港,在川沙附近,由九段沙将南港分成北槽和南槽,形成了目前三级分汊、四口入海的河口平面形势,主要的入海汊道自北至南为北支、北港、北槽和南槽。
1)第一级分汊:崇明岛将长江河口分为南支和北支
长江口北支的落潮分流比不足7%,为涨潮流占优势的涨潮槽,并逐渐淤浅,主槽水深不足5m。
南支是排泄长江径流的主要通道,河面宽阔,多水下沙洲和浅滩。南支徐六泾至浏河口段河势相对稳定。南支浏河口至吴淞口段为南北港分流口河段,分布有四滩五槽,是南支河段变化最复杂、最不稳定的河段,历史上南北港分流口经历了多次下移和上提的周期性演变过程。
徐六泾节点未形成前,江面宽达13km,上游通州沙水道河势变化、主流摆动直接影响白茆沙各水道的交替变化,白茆沙南北水道始终未能形成稳定的分流格局,从而引起南支下段滩槽频繁变迁,南北港分流口和分流通道“周期性的冲淤进退与上提下移”。1958年后徐六泾节点形成,使该河段主流摆幅大为减小,从而使白茆沙南北水道分流格局处于相对稳定阶段。
受20世纪90年代连续大水的冲刷作用,白茆沙头持续后退,导致白茆沙北水道进一步弯曲。同时,由于北支水沙倒灌南支又有所加重,白茆沙北水道出现了衰退迹象,白茆沙南水道发展。此外,白茆沙头出现了沙体分裂的迹象。根据南支河段的演变规律,白茆沙北水道发展,有利于南港进流,南水道发展,则有利于北港进流。目前的发展趋势不利于南支下段河势的稳定。南支河段2007年河势见图2-21。
2)第二级分汊:长兴岛、横沙岛将南支分为南港和北港
北港为一条微弯型河道,河势的变化与上游的来水来沙及南北港分流口通道的变化密切相关。百余年来,北港进口段通道多次变迁,北港河势也经历了较大调整。
南港长期以来河势格局相对稳定,南港中下段被瑞丰沙分割为南港主槽和长兴岛涨潮沟,成为“W”形复式河槽。但2000年后,由于南港中段落潮主流部分北偏,加上瑞丰沙中部无序采砂,瑞丰沙下沙体冲刷殆尽,使得南港中下段由复式河槽逐渐向单一河槽转变,主槽深泓明显北移,南港主槽和南岸淤积。
3)第三级分汊:九段沙将南港分为南槽和北槽
北槽主要受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影响,河槽断面形态从宽浅型向窄深型转变,河床深泓形态呈“S”形。
图2-21 南支河段2007年河势(www.xing528.com)
南槽为单一主槽,基本保持自然河槽状态。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实施以后,南槽进口段水流集中,分流分沙比增加,主要表现为南槽上段冲刷,冲刷下泄泥沙在口门段和南汇东滩淤积,水下三角洲前沿略呈冲刷状态,河势变化逐步趋于稳定。
2.3.3.2 影响长江口南支下段河势变化的因素
影响长江口南支下段河势变化的因素十分复杂,主要有3种因素:一是南支上段河势变化的影响,二是长江特大洪水的影响,三是南支河槽及水沙条件的影响。
1)南支上段河势变化的影响
1958年前,徐六泾节点尚未形成,1861—1958年,上游澄通河段的通州沙东、西水道出现了3次大摆动,相应南支上段的白茆沙南北水道也发生了3次大变动。南支上段主流的往复大摆动,导致出七丫口后进入南支下段长江主流的不稳定,直接影响通往南北港流路及分流量的变化。该时期扁担沙滩面难以淤高,而且滩面上还存在多条往北的串沟,水流分散。同时,南支上段的白茆沙体严重受冲,大量泥沙下泄进入南支下段,引起南支下段航槽的淤浅及河势大的调整。
1958年徐六泾节点形成,1973年老白茆沙围垦并岸。此后,白茆沙北水道摆动幅度显著减小,平面最大摆幅约2.4km,出七丫口长江主流也相对稳定,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白茆沙北水道逐步恢复发展,十分有利于出七丫口后的长江主流分泄进入南支偏南侧,南支下段的河势保持了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但近年来,白茆沙河段河势又开始朝着不利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白茆沙体不断后退,大量受冲的底沙下泄进入南支下段。白茆沙南水道自1992年-10m槽贯通以来,过流量一直呈持续增大,而相应地白茆沙北水道的过流量持续减少,到1999年汛后白茆沙北水道上下口-10m槽同时中断,2001年重新贯通,从2002年9月开始,白茆沙北水道-10m槽上下同时中断并持续至今。近年来,北水道上口逐年淤积,-10m槽中断距离变长,2005年5月,北水道上口-10m线中断距离达8.3km,2007年2月仍中断6.0km。
2)长江特大洪水的影响
长江特大洪水是影响南支河段河床演变的主要动力因素之一,由于洪水的取直作用,水流顶冲滩面,加速底沙下泄和暗沙向下游移动,加快河势变化的进程,导致河势大变化。
徐六泾节点形成以前,江面宽阔,难以对洪水起到控制作用。因此,长江洪水对南支河段河势的稳定威胁也特别大。如1920—1921年大洪水,形成白茆沙中水道,白茆沙体被切开,沙体一分为二,导致1861—1920年白茆沙北水道优良的河势遭到了破坏,相应地南支下段形成浏河沙嘴并不断发展。又如1954年发生的特大洪水,白茆沙体冲刷殆尽,白茆沙北水道完全萎缩消亡,同时大量底沙下泄进入南支下段加速浏河沙嘴的淤涨,造成宝山水道上口严重堵塞,1958年形成新崇明水道,1963年形成新宝山水道,以后被切割下来的老浏河沙沿南岸下移,影响南支南岸一带航槽达10年之久。1958年徐六泾节点形成和1973年通海沙围垦并岸后,由于徐六泾节点的束流、导流作用,削弱了长江洪水对南支河段河床的破坏作用。1998年和1999年长江相继发生了大通站最大洪峰流量为82300m3/s和84500m3/s的大洪水,大洪水后,白茆沙头下移速度加快,白茆沙南水道持续扩大,北水道持续淤浅萎缩,但白茆沙河段仍保持南北水道分流的河势格局。在南支下段,河势的影响主要为出七丫口后北偏的主流动力得到增强,导致新浏河沙串沟持续发展,到2000年9月新浏河沙串沟-10m槽贯通,现宝山北水道已发展为通南港的主通道,而新宝山水道上口则持续淤浅缩窄,-10m槽宽和长度不断减少,但总体上南支下段未发生大的河势变化。
因此,徐六泾节点的形成使长江特大洪水对河势的影响程度明显减小,但在徐六泾节点控制作用尚不充分的条件下,长江大洪水仍然是影响当前南支下段河势变化的重要因素。
3)南支河槽及水沙条件的影响
南支河段河道宽阔,放宽率大,七丫口至浏河口放宽率为0.43,浏河口至吴淞口放宽率为0.13。一方面,由于河道放宽,水面比降平缓,流速减小,泥沙易于沉积,形成边滩和暗沙;另一方面,由于河道宽阔,在科里奥利力的作用下,涨落潮流流路分离,同时南支下段的暗沙两侧之间存在相位差,并由此在暗沙滩面上产生横向漫滩流,涨潮期横向流速向南,落潮期横向流速向北。由于泥沙粒径组成易于起动,因此南支下段暗沙频繁迁移,河势多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