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气控制系统的演变历程

电气控制系统的演变历程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气控制系统在机电设备的控制中处于核心地位,也是机电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设备正常运行的稳定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电气系统也由20世纪20年代的继电器、接触器、行程开关等组成的控制电器,逐渐演变为由单片机、PLC和工控机等进行控制的方式。PLC的产生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机电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兼顾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编程的灵活性,使机电控制方式有了质的飞跃。

电气控制系统的演变历程

电气控制系统在机电设备的控制中处于核心地位,也是机电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设备正常运行的稳定性。电气系统同时起到检测、判断、控制和保护等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电气系统也由20世纪20年代的电器、接触器、行程开关等组成的控制电器,逐渐演变为由单片机、PLC和工控机等进行控制的方式。控制程序也由硬件电路逐渐转变为软件程序,控制方式更加灵活,功能也更为强大。

1.继电接触器控制方式

继电接触器式控制电路主要由继电器、接触器等组成,适用于实现控制功能较简单、控制规模较小的场合,其特点是价格便宜、维护方便、运行可靠性强、抗干扰能力强,因此广泛用于各种普通机床等机电设备,可以实现简单的机床运行的逻辑控制。

继电接触器控制方式的缺点有:

①控制程序不易改变。由于采用了固定接线方式,因此改变控制程序不方便,缺少灵活性。

②用于低频率控制。由于继电器是采用机械式的接触方式,因此需要一定的响应时间。

③控制精度低。采用这种控制方式不能完成对于伺服电机等的控制,无法实现对运动位置的精确控制。

④可靠性差。频繁启停时,接触器的触点易损坏。

2.无触点逻辑控制方式(www.xing528.com)

由于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二极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半导体逻辑元件,因而产生了可靠性较高的无触点逻辑控制方式。

无触点逻辑控制方式具有体积相对较小、可靠性较高、响应速度快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但由于其也采用固定接线方式,所以控制程序改变也不算灵活。

3.计算机控制方式

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电子计算机及工控机,极大提高了控制的通用性和灵活性。其具有检测速度快、控制功能强、控制精度高等优点。

4.PLC控制方式

196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提出采用新的控制系统,替代传统的继电接触式控制系统,目的是减少重新设计和安装继电接触控制系统的经费和时间,此控制系统称为可编程控制器(常称为PLC)。PLC的产生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机电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兼顾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编程的灵活性,使机电控制方式有了质的飞跃。

其优点是可靠性高、程序改变灵活、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和便于维修,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