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与信号基础知识概述

信息与信号基础知识概述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依据零门具有的功能,AO和BC两通道的爆轰波需稳定传播。该尺寸小于爆轰波稳定传播的临界尺寸,首先保证了BC通道的爆轰波不能绕过拐角传播到A端,同样A端的爆轰波也不会传播到C端。而当A端的爆轰波传播到D处时,则变成冲击波在DO中传播,并能破坏BC通道的装药结构。

信息与信号基础知识概述

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的描述,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必须获取的东西。例如,为了变革某个事物,首先必须获得关于该事物的信息,然后通过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得到对该事物必要的认识,产生相应的判断,才能着手变革这个事物。

信息论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础,是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信息的获取、变换、传输与处理的一门新兴学科。广义信息论已广泛地渗透于各种科学领域。将信息论引入工程测试领域,对于促进工程技术的发展,拓宽和深入理解工程技术的各种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信息与信号是互相联系的两个不同的概念。信号不等于信息,它是信息的载体;而信息则是信号所载的内容。所谓测试过程,就是检测信号,并从信号中获取信息的过程。也就是说,通过测试得到电信号,再经过对电信号的分析和处理,最后从这些信号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所以,首先了解一些信号和信息的基础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一、信息的定义

信息比较抽象,有关信息的概念及其数学模型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有关信息的定义,也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信息的定义有多种,但其中经典的、有代表性的定义有两条。其一是控制论的创始人之一,美国数学家维纳(N.Wiener)指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他的这个论断在信息与物质和能量之间划了一条界线。其二是另一位英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奠基人山农(C.E. Shannon)指出的: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定性的东西”。所谓不定性,就是“具有多种可能而难以确断”。熵是不定性程度的度量,熵的减少就是不定性的减少。山农的信息定义虽然得到了度量信息的方法,但是这个定义也有局限性,它只描述了信息的功能,并没有正面回答“信息是什么”的问题。后来,被波里昂(L.Brilloun)等人引申为“信息就是负熵”,并且他们进一步提出:“信息是系统有序性和组织程度的度量”。

随着对信息认识的不断深入,信息的定义也被推广。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具有不定性。人们不知道事物处在什么运动之中,也不知道事物会以什么方式来运动。而要消除这种不定性,唯一的办法就是要了解事物运动的具体状态和方式,也就是说,要得到信息。因此,广义的信息定义为:描述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这种广义的定义,统一了维纳、山农等人的定义,既能从概念上抓住信息的本质,又能为定量描述和度量提供可行的方法。

二、信息的性质

由信息的定义,可以概括出信息具有以下一些重要的性质:

(1)信息来源于物质运动,又不等同于物质;

(2)信息与能量息息相关,又互相异质,获得信息需要能量,控制能量又需要信息;

(3)信息可以识别,可以通过人的感官直接识别,也可以通过各种探测器间接识别;

(4)信息可以转换,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如语言、文字、图像、图表等信号形式,可以转换成计算机代码及广播、电视等电信号,而电信号和代码又可以转换成语言、文字、图像等;

(5)信息可以存储,人用脑神经细胞存储信息(称作记忆);计算机用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存储信息;录音机、录像机用磁带存储信息等;

(6)信息可以传输,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输依靠语言、表情、动作,社会信息的传输借助报纸、杂志、广播,工程中的信息则可以借助机械、光、声、电等传输。

一般说来,信息是比较抽象的。虽然它很抽象,却可以被观察者(包括人、生物以及人造的仪器设备)所感知、检测、提取、识别、存储、传输、显示、分析、处理和利用,且为众多的观察者所共享。它是决策的依据,控制的基础和管理的保证。

三、信息科学(www.xing528.com)

信息科学是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的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计算机为主要研究工具,以扩展人类的信息功能(特别是智力功能)为主要研究目标的综合性科学。

信息科学的研究范畴为:进一步探讨信息的本质;建立信息的完整描述和度量的方法;研究信息是如何产生,如何检测、提取、变换、传输、存储、处理、识别等规律和关系;揭示利用信息进行控制,实现组织最优系统的一般原理及方法。这个范畴包括了认识和利用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主体是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以及由它们派生出来的人工智能。其中,信息论主要涉及信息的认识问题,控制论和系统论主要涉及信息的利用问题。显然,认识是基础,利用是目的,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就成为一门完整的科学。

信息科学还发展了一套独特的方法论,即以信息论为背景的信息分析综合法;以控制论为背景的功能模拟法;以系统论为背景的系统整体优化法。它们互相联系组成了有机的整体——信息科学方法论。

四、信息技术

按照对信息和信息科学的理解,可以认为,凡是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中比较典型的代表,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它们大体上相当于人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和思维器官。传感或信息收集技术、通信技术及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

五、信息的描述

通常对于信息论有三种理论:①狭义信息论,主要研究信息的测度、信道容量以及信源和信道编码理论等;②一般信息论,主要研究通信问题,但也包括噪声理论,信号滤波与预测,信号调制与信号处理等;③广义信息论,不仅包括上述内容,而且还包括与信息有关的领域,如心理学遗传学、神经生理学语言学,甚至包括社会学中有关信息的问题。

山农的贡献在于,运用概率论数理统计学的方法,对信息给予了数学描述和从定量的角度去度量。从而使信息论作为一门科学建立起来。自1948年山农理论发表后,信息论被认为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门新兴科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源于通信工程的信息论,已经广泛地渗透到其他科学技术领域中,超越了狭义的通信工程的范畴,形成为广义信息论。广义信息论中的通信系统是泛指所有信息流通的系统,如生物有机体的神经系统、人类社会的管理系统、工程物理系统等等。广义信息论中的信息来源,即信源,就是所研究的客观事物,其输出是随机性的,是不确定性的。这种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一旦信源的输出经过变换、传输、处理而被人们所理解,就消除了不确定性,获得了信息。如果事先已经知道信源的输出,那么就无信息可言。因此,山农信息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信源的输出为随机变量,即随机信息量。其大小用被消除的不确定性的多少来衡量。而事物不确定性的大小,可以用概率分布来描述。

六、信息技术在工程测试中的应用

工程测试是为了获取有关研究对象的状态、运动和特征方面的信息。从信息论的观点出发,深入理解工程测试中的有关问题,对工程测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20世纪60年代以来,信息论及信息技术逐步引入到测试技术领域。例如:用信息论中广义通信系统来分析、解释测试系统;传感器被认为是信息检测与转换的装置;用熵的概念,作为评价被测对象不确定性的尺度;用山农信道容量理论来分析测试系统的最佳信息传输条件;在信息处理中,采用时序建模方法的最大熵谱分析,以及用维纳滤波,等等。实践表明,在工程测试领域中,运用信息论、信息技术来认识、分析、处理问题是卓有成效的。

七、信息与信号

信号是信息的载体,是物质,具备能量;信息是信号所载的内容,不等于物质,不具备能量。同一个信息,可以用不同的信号来运载。例如,街道上的红灯,是用灯光信号来运载和表示交通的指挥信息的;而同样的信息也可以通过交通警的手势这样的信号来表示。甚至,这个信息还可以通过口令这种声音来表示。反过来,同一种信号也可以运载不同的信息。由此可见,信息和信号并不是同一概念。

信息是客观存在或运动状态的特征,它总是通过某些物理量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物理量就是信号。从信号的获取、变换、加工处理、传输、显示、记录和控制等方面来看,以电量形式表示的电信号最为方便。所以本书所指测得的信号,一般为随时间而变化的电量——电信号。

被研究对象的信息量是非常丰富的。测试工作总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获取有限的、观察者感兴趣的某些特定的信息。例如,研究单自由度的质量-弹簧系统,感兴趣的是该系统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所以,可以通过系统中的质量块的位移-时间历程信号来提取信息,而对系统运动中弹簧的微观表现信息则可以舍去。测试工作总是要用最简捷的方法获取和研究与任务相联系的、最有用的、表征对象特性的有关信息,而不是企图获取该事物的全部信息。这样,就要求善于从信号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为了存储、传输、读取或反馈有用信息,常常需要把信号作必要的变换,使得信息从信源点尽可能真实地传输到信宿。整个过程要求既不失真,也不受干扰。严格地说,就是要在外界严重干扰的情况下,能够提取和辨识出信号中所包含的有用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