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1 通信管道容量的确定
(1)管孔需要量应按业务预测及具体情况计算确定。
(2)管道容量应按远期需要和合理的管群组合类型取定,并应留有适当的备用孔。为便于维护和施工,水泥管道管群组合宜组成矩形体,高度宜大于其宽度,但不宜超过一倍。塑料管、钢管等宜组成形状整齐的群体,形体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3)在一条路由上,为避免多次挖马路,管道应按远期容量一次敷设。在远期管孔需要量过大的宽阔马路上,可将管道建在马路两侧或通道。
(4)进局管道应根据终局需要量一次建设。管孔大于48 孔时可做通道,由地下室接出。
9.3.2 通信管道材料及选择
(1)通信管道。通常采用的材料主要有水泥管块、硬质或半硬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塑料管以及钢管等。
(2)水泥管道。由于水泥管块一直是通信管道建设采用的主要管块,且技术成熟,价格低廉,水泥管块被广泛用在城区的主干和配线管道建设上。
(3)塑料管道。由于塑料管道较水泥管道施工方便,并伴随塑料管材的价格降低,已逐步广泛应用在通信管道的建设上。
(4)通信用塑料管的材料主要有两种,即聚氯乙烯(PVC- U)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由于聚氯乙烯管的耐低温性不如聚乙烯管,在低于-70 ℃时的特殊环境不宜采用聚氯乙烯管。
(5)塑料管道结构有单孔双壁波纹式塑料管、硅芯式塑料管、多孔式塑料管(包括蜂窝式塑料管和栅格式塑料管等)。工程中采用时应符合规范要求。
(6)管材的选用。对于城区新建的道路应首选水泥管道;对于城区原有道路各种综合管线较多、地形复杂的路段应选择塑料管道;用于光缆建设的专用管道应选用塑料管道。应根据使用的需要选择管孔与管孔组合。
9.3.3 通信管道及人孔建筑
(1)管道和人孔的荷载与强度,其设计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规定。
(2)管道应建筑在良好的地基上,水泥管道应有基础;除地质确系坚实者外,塑料管道也应有基础,并可按土壤条件采用素土夯实、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敷设塑料管道应根据所选择的塑料管材情况,采取相应的固定组群措施。
(4)人孔应防止渗水。对于地下水位较高地段,管材可采用塑料管等有防水性能的管材。
(5)人孔形式应根据终期管群容量大小确定。
(6)人孔应建混凝土基础,遇到土壤松软或地下水位较高时,还应增设碴石地基和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www.xing528.com)
(7)郊区光缆专用塑料管道、配线管道引上或支线可设置手孔。
9.3.4 通信管道埋设深度
(1)进入人孔处的管道基础顶部距人孔基础顶部距离不少于0.40m,管道顶部距人孔上覆底部的净距离不得小于0.30m。管道理深(管顶至路面)不应低于表9-1 的要求。
表9-1 路面至管顶的最小深度m
(2)管道敷设应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渗入管内的地下水流向人孔。管道坡度应为3‰~4‰,不得小于2.5‰;如街道本身有坡度,可利用地势获得坡度。
9.3.5 通信管道弯曲与段长
(1)人孔的位置宜设置在设计的电缆分支点或引上点处、管线拐弯点上、道路交叉路口或拟建地下引入线路的建筑物旁,并注意保持与其他相邻管线的距离。
(2)管道段长按人孔位置而定。在直线路由上,水泥管道的段长最大不得超过150m;塑料管道可适当延长,高等级公路上的通信管道段长最大不得超过250m。对于郊区光缆专用塑料管道,根据选用的管材形式和施工方式不同段长可为1 000m 左右。
(3)每段管道应按直线敷设。如遇道路弯曲或需绕越地上、地下障碍物,且在弯曲点设置人孔而管道段又太短时,可建弯管道。弯曲管道的段长应小于直线管道最大允许段长。
9.3.6 电缆通道
(1)电缆通道容量大,可敷设的电缆条数多,若遇到下列情况可考虑建筑电缆通道。
①新建大容量电话局的出局段。
②通信管道穿越城市主干街道、高速公路、地下铁道等今后不易进行扩建管道,且管道容量大的地段。
③需要建设通信管道,且所需管孔数过大的街道。
(2)电缆通道的大小和埋深。电缆通道的宽度宜为1.4~1.6m,净高应不小于18m。电缆通道埋深(通道顶至路面)应不小于0.3m。
(3)电缆通道应建筑在良好的地基上,可按土壤条件采用混凝土基础或钢筋混凝土基础。
(4)电缆通道建筑应采取有效的防止漏水、排水、照明及通风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