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质彬彬
阿道夫·洛斯的同行,如,奥托·瓦格纳、约瑟夫·玛丽亚·奥布里奇(Joseph Maria Olbrich,1867—1908)和约瑟夫·霍夫曼(Josef Hoffmann,1870—1956)等,把建筑设计的重心放在功能上,但是他们并不完全否定装饰,而是适当地采用一定量的装饰手段。这种做法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儒家思想:文质彬彬(我们在上文已经谈过)。这个概念要求装饰与功能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装饰应该协助强调功能,而不影响功能的表现。这个概念可以引向物品设计的简洁性。
“德”和“仁”是道家和儒家思想的核心。“过分”这个思想被老子和孔子看作不合理,这种观念在“德”和“仁”的范畴之外。这个信条可以应用到所有的领域,装饰不应该是例外。过分的装饰应该从物品的设计中消除,因为过多的装饰意味着过多的人力、过多的时间和过多的物质成本。因此,在中国哲学里,“豪华”和“奢华”都是不合理的。在功能和装饰谐调的前提下,必须节约造物的成本。
2.节用
墨子(生卒年不详)的哲学与功能主义一致。(www.xing528.com)
墨子主张节用,反对浪费。他认为,功能和舒适是两个基本因素,装饰不是必须的。[17]节用原则是在一个矛盾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一方面,物质生产受到极大的限制;另一方面,贵族阶层反先人之道,追求过分奢华的物品。比如,他们制造一艘船时,加上了与功能和舒适无用的镶嵌装饰。这种过分浪费导致消极的影响。墨子认为,为了制造这样的船只,妇女们不得不放弃手中的编织工作,参与到装饰工作中,所以人们饱受寒冷的折磨。男人们不得不放弃种植工作,投入到镶嵌工作中。结果,人们饱受饥饿的折磨。虽然墨子反对过分装饰,但是他不否定装饰的重要性,这一点与儒家思想一致。
从1900年开始,在建筑和家具领域中追求功能主义的趋越来越明显。如,亨利·凡·德·维尔德、奥托·瓦格纳、查尔斯·雷尼·麦金托什(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1868—1928)、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1959)、约瑟夫·霍夫曼、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等,在各自的领域中都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1919年,包豪斯学校开始教学。起初的教学内容依然是工艺美术,然后才走向功能主义。包豪斯的学生马赛尔·布劳耶(Marcel Breuer,1902—1981)既是家具设计师也是建筑设计师,他从1920年起,对功能主义家具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对功能主义的偏爱表明两件事:装饰应该被去除;人们在日常物品的制造中应该考虑到经济性问题。在这样的制造中,功能主义忽略了所有其他因素,仅仅强调实用功能性。所以,与以往不同,椅子不再具有象征性,而只有功能性。
道家、儒家、墨子和马克思的思想都与功能主义的原则一致。在西方国家,功能主义的开启人是米歇尔·索耐特,他从1850年起开始生产14号椅子系列。功能主义的第一个倡导人是阿道夫·洛斯。功能主义穿越建筑和家具设计史,陪伴着工艺美术运动(英:Arts and Crafts movement)、新艺术(法:Art Nouveau)和维也纳的分离派(德:Sezession)。包豪斯学校将功能主义广泛传播到全世界,20世纪初期(甚至到20世纪60年代前),社会经济萧条,物质材料短缺,不能满足人们不断增加的物质需求。因此,功能主义的传播正好符合社会经济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