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16、图4-17、图4-18是3把可折叠扶手椅,其基本结构一样,但是它们分别标记了中国椅子的3段不同发展时期。元代的扶手椅(见图4-16)标记了中国椅子的发展初期;明代的扶手椅(见图4-17)标记了中国古典家具的发展高峰;清代的扶手椅(见图4-18)标记了明式家具的结束,也标志着西方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与中国的明代风格互相融合的开始。在清代的扶手椅中,扶手似乎呈向内封闭状,而此前的扶手是向外开放的。扶手前端比以往更加豪华,但是审美韵味减少了。连成一体的靠背和扶手成不规则曲线,显得比元代的扶手椅更加复杂。从繁多的金色装饰元件来看,设计者和制造者似乎想在这张坐具上体现皇帝的奢华生活,它简直是一把休闲式的“宝座”。如果我们用“文质彬彬”的标准来衡量这把坐具,其装饰性已经胜过功能性,达到“喧宾夺主”的程度。但是,这把坐具的设计者似乎不想表现椅子的坐的物质功能,而是想表现主人的精神功能,即表现皇权和金钱的威力,如果是这样,“喧宾夺主”的做法便也可以理解了。这种夸张的装饰风格应该是来源西方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
图4-16 元代扶手椅
图4-17 明代扶手椅
(www.xing528.com)
图4-18 清代扶手椅
高丰主编的《中国设计史》[35]把清代家具的特征总结成3点:(1)结构庞大、豪华、沉重;(2)装饰很漂亮且复杂;(3)受到西文建筑、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影响。作者还认为,清代家具开启了家具西方化的进程,豪华的装饰与清代的建筑风格一致,清代家具的装饰不具有功能性。也就是说,非物质功能比物质功能更加卓越。
根据陈于书等主编的《家具史》,除了以上的特征以外,我们可以增加一点:清代家具的制造者采用太多的装饰元素,没有考虑到家具的整体性,具体来说,就是结构的比例以及椅子的颜色搭配不协调。
几乎所有中国家具史学家都认为,清代家具表达宽广性和沉重性。问题是,如果一件家具比例失调,它可能显得粗俗。另外,我们还发现,清代的家具不再沿袭明式家具的简单性,而是彰显复杂性。复杂性表现在如下3点:(1)把明式家具的简单曲线演变成变化多端的曲线;(2)在明式家具的简单结构上加入复杂的装饰元素;(3)在物质实用功能上增加了非物质功能,而且后者比前更加突出。
清代家具所表现的复杂性和奢华性并不是偶然的,它们应该与清代的社会环境有关。因此,以上所述的复杂性让我们想起清代宫廷和清代政治以及清代社会的复杂性。现在我们来谈影响清代家具的社会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