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紫外光谱图解析及应用

紫外光谱图解析及应用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4.3.2CoL与不同浓度DNA相互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图紫外吸收光谱法是研究电活性小分子物质与DNA相互作用的一种非常简单、方便、有效和常用的检测技术。由图4.3.2可知,标题席夫碱钴配合物在259和267nm处各有一个较强的特征吸收峰。

紫外光谱图解析及应用

图4.3.2 CoL与不同浓度DNA相互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法是研究电活性小分子物质与DNA相互作用的一种非常简单、方便、有效和常用的检测技术。图2为CoL与DNA相互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图。由图4.3.2可知,标题席夫碱钴配合物在259和267nm处各有一个较强的特征吸收峰。其中,在267nm处的特征吸收峰,可以归属于配体中苯环上的π→π*电子跃迁,而在259nm处的特征吸收峰又可以归于标题钴配合物的电荷转移跃迁,即标题席夫碱钴配合物中配体向中心钴离子的电子跃迁。由于DNA在上述席夫碱钴配合物的特征吸收峰附近(260nm)也有其自身的紫外特征吸收峰,为了去除DNA的干扰,本实验采用等量的DNA溶液作为空白,然后再对加入DNA后的席夫碱钴配合物溶液进行紫外吸收光谱扫描,以观察DNA对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加入的DNA浓度逐渐增加,配合物的两个特征峰逐渐降低,呈现减色效应,表明DNA与席夫碱钴配合物发生了相互作用。此外,该席夫碱钴配合物在267nm处的特征紫外吸收峰还出现了轻微红移现象(约2nm)。文献[8]曾指出,当小分子与DNA发生插入作用时,小分子物质与DNA碱基对可发生π电子堆积,使能级逐渐下降,引起π~π*跃迁的能量逐渐减少,从而使标题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峰产生红移现象,而且红移的程度反映出插入能力的大小:插入能力强的配合物,红移较大,插入能力弱的配合物,红移较小。因此,由图2显示的配合物的减色和弱的红移效应可知,配合物可能与DNA发生了较弱的嵌插作用。为定量衡量配合物与DNA的结合强度,依据配合物对DNA的吸收光谱滴定实验,按以下方程可求得配合物与DNA的结合常数Kb[9]:(www.xing528.com)

[DNA]/(εaf)=[DNA]/(εbf)+1/[Kbbf)]

式中[DNA]表示实验中DNA溶液的浓度;εa为未与DNA发生作用时席夫碱钴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εf为游离席夫碱钴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εb为与DNA相互作用饱和时席夫碱钴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

然后以[DNA]/(εaf)对[DNA]进行作图,得到直线的斜率与截距的比值即为标题钴配合物与DNA的结合常数Kb。图4.3.2插图为[DNA]/(εaf)对[DNA]的关系曲线,由曲线斜率和截距的比值计算得到结合常数Kb=1.1×104L/mol。该数值高于文献报道的其他小芳环基嵌插剂,如[Ru(phen)32+(5.5×103L/mol)[10]和[Fe(phen)3]2+(4.68×103L/mol)[11]等,但小于经典的嵌插指示剂[Co(phen)2(dppz)]3+(dppz=dipyrido(3,2-a:2',3'-c)phenazine,9.0×105L/mol)[12]等,表明该配合物与DNA的结合能力适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