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化学参数计算方法详解

电化学参数计算方法详解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J1——悬臂端AC段轴的截面惯性矩,;图4.1.9Co42在ssDNA/GCE上的还原峰电流Iss,I与扫速平方根v1/2的关系曲线另外,对于在ssDNA/GCE和dsDNA/GCE上的准可逆过程,可根据Laviron[204]方法计算电荷转移电化学参数。图4.1.10为m对1/v的关系曲线图,从图中直线的截距即可得到配合物在dsDNA/GCE上的平均电子传递速率常数Ks为2.9 s-1。

电化学参数计算方法详解

图4.1.8 配合物Co(Eim)4(NCS)2在dsDNA/GCE(A)和ssDNA/GCE(B)上还原峰电流(Ids,I,Iss,II)与扫速v(a)或扫速平方根v1/2(b)的关系

我们将ssDNA/GCE和dsDNA/GCE分别放入配合物溶液中进行不同扫描速率v的电化学扫描,观察扫描速率v对配合物在电极表面各个峰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扫描速率的变化,配合物Co(Eim)4(NCS)2在两支修饰电极上的各氧化还原峰均出现有规律的变化。为了考察Co(Eim)4(NCS)2在不同电极上的电化学控制过程,我们将各还原峰峰电流Ipc对扫速v或扫速平方根v1/2作图,结果如图4.1.8所示。对于dsDNA/GCE上的还原峰pds,I´(图4.1.8A)和ssDNA/GCE上的低电位区还原峰pss,II´(图4.1.8B),峰电流Ipc与扫速v(图4.1.8曲线a)或扫速平方根v1/2(图4.1.8曲线b)均为曲线关系,表明配合物Co(Eim)4(NCS)2在dsDNA/GCE上的pds,I´和ssDNA/GCE上的pss,II´电化学过程即不是单一扩散控制过程也不是单一吸附控制过程,这是配合物在电极表面发生富集作用的特征[128];而对于在ssDNA/GCE上的pss,I´峰,我们发现其还原峰电流Ipc仍与扫速的平方根v1/2则呈良好的正比关系(图4.1.9),这与游离的配合物分子Co(Eim)4(NCS)2在裸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相似,即其主要来源于本体溶液中配合物向电极表面的扩散作用。这进一步证实了前面关于配合物在dsDNA/GCE和ssDNA/GCE上电化学响应机理的推测。

图4.1.9 Co(Eim)4(NCS)2在ssDNA/GCE上的还原峰电流Iss,I´与扫速平方根v1/2的关系曲线

另外,对于在ssDNA/GCE和dsDNA/GCE上的准可逆过程,可根据Laviron[204]方法计算电荷转移电化学参数。对于dsDNA/GCE,根据还原峰电位Epc对扫速的对数ln v做图得到一条直线,由公式:(www.xing528.com)

Epc=E0+RT/(αnF)ln RTKs/(αnF)-RT/(αnF)lnν (4-1)

直线的斜率-RT/αnF可得在0.3-0.5 V/s扫速范围内,配合物在dsDNA/GCE电极表面的电荷转移系数α为0.87。因峰电位差ΔEp<100 mV,可根据文献[217]中的公式m=RTKs/nFv计算得电子转移速率常数Ks;m为一个与峰电位差ΔEp有关的参数[204]。图4.1.10为m对1/v的关系曲线图,从图中直线的截距即可得到配合物在dsDNA/GCE上的平均电子传递速率常数Ks为2.9 s-1

相似地,根据改变扫速得到的配合物在ssDNA/GCE上得到的低电位区氧化还原峰电化学数据及Laviron[204]公式可计算得到配合物在ssDNA/GCE上由范德华作用产生的电荷传递系数α=0.57(ssDNA/GCE)和平均电子转移速率常数Ks分别为2.2 s-1

上述计算得到的Ks表明配合物在dsDNA/GCE和ssDNA/GCE上的电化学行为均属于典型的准可逆过程[217]。另外,在dsDNA/GCE上的得到的电子传递速率常数要大于其在ssDNA/GCE上得到的值,这也可能与配合物与ssDNA和dsDNA的不同作用位点有关。当配合物与dsDNA作用时,配合物通过嵌插作用与dsDNA中的碱基对发生叠加,而碱基对能作为有效的电子传递载体进行电子输送;而对于ssDNA,其碱基对发生了破坏,使得配合物与ssDNA结合时,在电极表面的电子转移速率降低。

图4.1.10 dsDNA/GCE(a)和ssDNA/GCE(b)上得到的m与1/v之间的关系曲线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