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叶轮子午截面和圆柱叶片型线的绘制

叶轮子午截面和圆柱叶片型线的绘制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66 叶轮子午截面的绘制根据前面计算出的D1m、D1max、D1min、b1、β1A、D2、b2及Z等数值,就可绘制出叶道的子午截面及叶片型线。叶轮子午截面的形状可根据入口速度c′1m均匀地变化到c′2m的原则来绘制。下面介绍圆柱叶片型线的绘制。叶片整个表面与后盘成直角的叶片称为圆柱叶片。如果截面积变化很不均匀,则需对叶片的型线及前盘的轮廓进行修正。平板叶片型线的绘制方法简单,制造也容易。

叶轮子午截面和圆柱叶片型线的绘制

978-7-111-33915-1-Chapter03-353.jpg

图3-66 叶轮子午截面的绘制

根据前面计算出的D1mD1maxD1minb1β1AD2b2Z等数值,就可绘制出叶道的子午截面及叶片型线。

叶轮子午截面的形状可根据入口速度c1m均匀地变化到c2m的原则来绘制。不同直径的叶片宽度b可按公式(3-178)决定:

978-7-111-33915-1-Chapter03-354.jpg

式中 D——叶片的任意直径;

cm——不考虑叶片厚度时,任意直径处的气流子午速度;

μ——任意直径处的有效气流充满系数,其值可根据从μ1均匀地变化到μ2的原则决定。

连接不同b值的端点,即可得出前盘的形状。另外,再根据叶片入口的不同直径,可绘制出叶片始端在子午面的投影,如图3-66所示。不同宽度中点的连线l称之为中线。

在设计中,如果采用锥形前盘,则以直线连接b1b2的两端。

下面介绍圆柱叶片型线的绘制。

叶片整个表面与后盘成直角的叶片称为圆柱叶片。叶片型线的绘制原则是:在保证最佳当量扩张角θeq条件下,使相对速度w1逐渐地变到w2,以减少叶道中的损失。此外,叶片也不宜过长,否则将增加摩擦损失。由于气流的相对速度w及子午速度cm是逐渐变化的(见图3-67)。于是,不同半径处的叶片安装角βA也是由β1A逐渐地变化到β2A。这些条件可保证流道截面积逐渐地变化。

把叶片入口与出口间的中线分成许多等长度的线段(见图3-66)。然后,可以从叶轮子午面上得出分点的半径R。以lR为横坐标,相对速度w及子午速度cm纵坐标(见图3-67)。画出w1w2c1mc2m,并分别以直线连接,即可得出不同R处(或不同l处)的相对速度w及子午速度cm

由任意半径处的速度三角形可得出:

978-7-111-33915-1-Chapter03-355.jpg

978-7-111-33915-1-Chapter03-356.jpg

于是978-7-111-33915-1-Chapter03-357.jpg

从而得出任意半径R处的叶片安装角度βA

978-7-111-33915-1-Chapter03-358.jpg

式中 cm——在半径R处流体质点的子午速度;

w——同一半径R处的相对速度;

δ——叶片垂直厚度;

t——栅距,978-7-111-33915-1-Chapter03-359.jpg

叶片厚度δ从强度角度考虑。除机翼形叶片以外,其他型式叶片一般为等厚的。因此,不同半径处的叶片厚度δ=常数,如图3-67所示。

当中线l几乎是径向时,可以忽略中线基元长度Δl与半径增量ΔR的差别。

978-7-111-33915-1-Chapter03-360.jpg

图3-67 求Rφ间的关系用图

978-7-111-33915-1-Chapter03-361.jpg

图3-68 求φ-R间函数用图

通过计算得出不同半径的栅距t、叶片角度βA978-7-111-33915-1-Chapter03-362.jpg后,将t978-7-111-33915-1-Chapter03-363.jpg值画于图3-67上。接着可绘制叶片的型线。型线绘制方法有逐点画法及多圆弧画法等。

1.逐点画法

如果流体质点沿中线移动一基元长度dl,相应半径的基元增量为dR,图3-68中心角的基元增量为dφ。中心角φ与半径R间的微分方程

978-7-111-33915-1-Chapter03-364.jpg

于是中心角增量为

978-7-111-33915-1-Chapter03-365.jpg

式中 φ——任意半径R处的中心角;

φ1——半径R1处的中心角。(www.xing528.com)

令半径R1处的中心角φ1=0,则公式(3-181)可写为

978-7-111-33915-1-Chapter03-366.jpg

如用度数表示,公式(3-182)则为

978-7-111-33915-1-Chapter03-367.jpg

一般可用图解法或表格形式求出φR间的关系。令被积函数978-7-111-33915-1-Chapter03-368.jpg,则中心角增量Δφi

978-7-111-33915-1-Chapter03-369.jpg

式中 ΔRi——半径增量;

BiBi+1——分别为所研究线段的开始及终了处被积函数的数值。

它们的总和则为

978-7-111-33915-1-Chapter03-370.jpg

利用公式(3-184),半径每有一增量,即可得出一个中心角φ。于是可画出Rφ间的关系曲线(见图3-67)。利用所得的R-φ关系,可画出叶片的型线。然后再画上叶片厚度,就可得到叶片在平面投影图上的轮廓。

2.多圆弧及单圆弧画法

用逐点法绘制叶片型线比较麻烦,为方便起见,有时采用多圆弧,甚至单圆弧画法。多圆弧画法,就是用许多共轭圆弧来绘制叶片型线,如图3-69所示。首先在R1R2之间画几个同心圆,例如3~4个。根据前述的方法,利用图3-67得出各半径处的叶片安装角β1AβBAβCA、…、β2A。随后用图3-70求得各圆弧的半径ρAρB、…、ρD。图3-70中的978-7-111-33915-1-Chapter03-371.jpg为图3-69图中多圆弧的一段。M为圆弧BC的圆心。在△OBM中应用余弦定律可得

978-7-111-33915-1-Chapter03-372.jpg

图3-69 用多圆弧绘制叶片型线

978-7-111-33915-1-Chapter03-373.jpg

图3-70 圆弧叶片的绘制

978-7-111-33915-1-Chapter03-374.jpg

又在△OMC中,应用余弦定律可得

978-7-111-33915-1-Chapter03-375.jpg

从公式(3-185)及公式(3-186),可得出绘制圆弧BC的半径ρB

978-7-111-33915-1-Chapter03-376.jpg

圆弧叶片的圆心,位于半径为OM的圆周上。由公式(3-185)可得

978-7-111-33915-1-Chapter03-377.jpg

用相同的方法,可画出其他各段圆弧,从而得出整个叶片的型线。

如果整个型线只用一个圆弧绘制时,称这种画法为单圆弧法。这种叶片型线简单,制造容易,所以用得比较广泛。但其流道内速度变化的均匀程度不如用逐点法所绘成的叶道。在这种叶道内,气流甚至时而减速时而加速,将产生局部旋涡,增加损失。因此,为提高通风机效率,需对叶道面积沿中线的变化进行审查(见图3-71)。如果截面积变化很不均匀,则需对叶片的型线及前盘的轮廓进行修正。

所设计的叶片为平板叶片(见图3-72)时,在△OAB中应用正弦定理可得

978-7-111-33915-1-Chapter03-378.jpg

R1mcosβ1A=R2cosβ2A (3-189)

978-7-111-33915-1-Chapter03-379.jpg

图3-71 双圆弧叶片流道面积F沿中线l的变化

978-7-111-33915-1-Chapter03-380.jpg

图3-72 平板叶片的绘制

这时,R1R2β1Aβ2A四个参数不能都任意选定。可按前述方法,先决定出R1R2β2A,而后用公式(3-189)决定叶片入口角度β1A

平板叶片型线的绘制方法简单,制造也容易。但流道面积沿中线l的变化规律不好,叶道内流力损失较大,通风机效率低。为弥补这缺点,可用前述方法,对叶轮的前盘轮廓进行修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