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LBL技术增强纤维素基抗菌纳米膜

LBL技术增强纤维素基抗菌纳米膜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x、x表示经过x层双分子层LBL改性后的纳米纤维膜,当双分子层逐渐增加到10层时,纤维直径约为600nm。从图9-10可以看出所有纳米纤维膜均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经LBL修饰改性后,最外层为CS时材料的抗菌性能较最外层为ALG时有所提高,加入OREC后可进一步提高纤维膜的抗菌性能,这可能是由于高孔隙率的OREC可有效增加纤维表面的抗菌活性位点[40]。图9-1010.5和10.5纳米纤维膜的SEM图;相关抗菌纳米纤维膜的XRD图谱及其抗菌性能

LBL技术增强纤维素基抗菌纳米膜

层层自组装技术(LBL)是指系统在无外界干扰情况下,体系中的分子自发形成高度有序结构的方法[37]。结合静电纺丝法与自组装技术,将分子有序地组装到静电纺纳米纤维膜表面,可对纤维膜进行功能化改性,实现纤维膜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将带正电的CS/OREC与带负电的海藻酸钠(ALG)交替沉积在带负电的纤维素纳米纤维膜表面制备出不同沉积层数的纳米纤维膜[38],随着CS/OREC和ALG沉积层数的增多,纤维膜厚度增加且纤维表面变粗糙。(CS/ALG)x、(CS-OREC/ALG)x表示经过x层双分子层LBL改性后的纳米纤维膜,当双分子层逐渐增加到10层时,纤维直径约为600nm。图9-10(c)所示为不同材料的X射线衍射(XRD)图谱,其中OREC在2.4°处有一衍射峰,根据布拉格方程[式(9-1)][39]可计算出OREC的晶面间距约为3.68nm,而(CS-OREC/ALG)10.5纳米纤维膜中OREC的晶面间距扩大至4.95nm,说明CS进入到OREC的夹层中。

式中:d为晶面间距(nm);θ为入射X射线与相应晶面之间的夹角(°);λ为波长(nm);n为反射级数。

大肠杆菌的标准菌株作为实验用菌,测试了CS/ALG和(CS-OREC/ALG)10.5纳米纤维膜的抗菌性能,细菌分散液中初始活菌数为107个/mL。从图9-10(d)可以看出所有纳米纤维膜均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经LBL修饰改性后,最外层为CS时材料的抗菌性能较最外层为ALG时有所提高,加入OREC后可进一步提高纤维膜的抗菌性能,这可能是由于高孔隙率的OREC可有效增加纤维表面的抗菌活性位点[40]。(www.xing528.com)

图9-10 (a)(CS/ALG)10.5和(b)(CS-OREC/ALG)10.5纳米纤维膜的SEM图;相关抗菌纳米纤维膜的(c)XRD图谱及其(d)抗菌性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