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PVDF(Mw=300000)为聚合物原料,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丙酮作为溶剂进行静电纺丝[23]。通过调节聚合物浓度,制备18wt%、20wt%、22wt%、24wt%四个浓度PVDF纤维膜。对比性能发现,溶液浓度为20wt%时,PVDF纤维膜具有最佳性能,耐水压为71kPa,透湿量为11.7kg/(m2·d),强度为8.5MPa。
在此基础上,选择聚合物浓度为20wt%,溶剂DMAc/丙酮质量比分别为1/9、3/7、5/5、7/3和9/1,并在相同纺丝参数下进行纺丝,观察不同混合溶剂比例下所得纤维膜的微观形貌结构,如图7-5所示。
由图7-5可知,随着溶剂中丙酮含量的增多,纤维直径明显增大,由175nm增加到615nm。这是由于丙酮沸点低、易挥发,使得纺丝过程中射流固化速度加快,形成直径较大的纤维。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中可以看到,不同于图7-5(a)~(d)中纤维的无规堆积,图7-5(e)中纤维直径小且存在粘连结构。进一步研究溶液性质,可以发现不同DMAc/丙酮纺丝液的电导率和黏度基本不变,但是溶液的表面张力随着DMAc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其不但决定了泰勒锥处尖端射流的形成模式,还对射流在高压电场中的运动和分裂有影响,最终决定静电纺纤维的结构与形貌。在静电纺丝过程中,带电聚合物溶液表面的静电斥力必须大于表面张力,静电纺丝过程方可顺利进行[24],并且由于射流轴向的Rayleigh不稳定性[25],表面张力具有使射流转变成球形液滴的作用,不利于纤维连续成型,这也解释了图7-5(e)所示的纤维形貌。
随后,对纤维膜的孔径与孔隙率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如图7-6(a)和(b)所示。当DMAc/丙酮质量比为7/3时,纤维膜的孔径最小,纤维膜的孔隙率则随着丙酮含量的降低而逐步降低。理论上,纤维直径越细,纤维间的孔径越小,虽然DMAc/丙酮质量比为9/1时,纤维直径最细,但这时纤维膜内纤维长度较短且纤维量较少,反而形成了大孔结构,如图7-5(e)所示,导致纤维膜孔径反而增大。同时,随着丙酮含量的减小,纺丝射流相分离速率减慢,纤维直径变细,纤维间堆积变得致密,故而纤维膜孔隙率降低。当DMAc/丙酮质量比为9/1时,纤维中存在大量的粘连结构,膜内形成的孔反而比较少,造成孔隙率进一步下降。
图7-5 不同DMAc/丙酮比例下PVDF纤维膜的SEM图:(a)1/9,(b)3/7,(c)5/5,(d)7/3,(e)9/1;(f)不同DMAc/丙酮比例下纤维平均直径(www.xing528.com)
由图7-6(c)和(d)可知,随着丙酮含量的增加,纤维膜的耐水压呈现先增后减的规律,透湿率呈现逐渐降低的变化规律。由杨—拉普拉斯方程可知,纤维膜的防水性与材料本身的疏水性及孔径有关,孔径越大,纤维膜的防水性就越差。由图7-6(a)可知,当DMAc/丙酮质量比为7/3时,纤维膜具有最小的孔径,所以这时纤维膜耐水压最大,达到80kPa。同时,实验结果证明影响透湿量的主要因素为材料的厚度和透湿条件(测试温度,材料两侧湿度差),但在这两个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材料的透湿量也会受到孔隙率的影响[26-27],其随着孔隙率的增大而增大。由于不同DMAc/丙酮比例的PVDF纤维膜的孔隙率变化不大,因此透湿率变化不大,均在(11.5±3)kg/(m2·d),均达到了户外服装高透湿的标准。
图7-6 不同DMAc/丙酮比例下PVDF纤维膜的(a)最大孔径与平均孔径;(b)孔隙率;(c)耐水压;(d)透湿率与透气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纤维膜的综合性能,在纺丝液中加入了少量NaCl。由图7-7(a)和(b)可知,NaCl的引入进一步降低了纤维膜的孔径,这是因为NaCl的加入使得电导率增大,增加射流表面的电荷密度,导致射流鞭动不稳定,降低了纤维直径,所以纤维膜的孔径减小。纤维膜的孔隙率则是随着NaCl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步增大并且最终趋于稳定。由图7-7(c)所示,随着NaCl的加入,纤维膜耐水压增大,且当加入量为0.003wt%时,纤维膜耐水压达到最大的110kPa、透湿量为11.7kg/(m2·d)。对比图7-7(b)和(d)可知,纤维膜透湿量随纤维膜孔隙率发生改变,但均已满足户外服饰对高透湿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