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装饰线机的基本结构和传动原理

装饰线机的基本结构和传动原理

更新时间:2025-01-09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装饰线机的结构如图15-16所示,其传动路线见图15-17。装饰线机的机构是在双线链式缝纫机的基础上增加了花式线图案形成机构,即花式线针床横动机构。复合凸轮11的内外侧有沟槽曲线,复合凸轮分别带动装在内外侧的凸轮从动件8和9。

装饰线机的结构如图15-16所示,其传动路线见图15-17。

装饰线机的机构是在双线链式缝纫机的基础上增加了花式线图案形成机构,即花式线针床横动机构。

如图15-16和图15-18所示,电动机通过带轮1带动同步齿形带2,使上轴32转动。由于蜗杆31是套装在上轴32上的,则蜗杆31也转动,这样就带动了蜗轮30减速转动,蜗轮轴29也转动,蜗轮轴29的另一端以键联接着复合凸轮11,复合凸轮11按一定速比慢速转动。复合凸轮11的内外侧有沟槽曲线,复合凸轮分别带动装在内外侧的凸轮从动件8和9。由于从动件8和9由从动件拉簧7拉住,使从动件8和9一直紧压在复合凸轮11的沟槽曲线上从动,因此凸轮从动件8和9按照复合凸轮11的沟槽曲线规律运动。凸轮从动件8和9的另一端铰接着凸轮内外侧摆杆6和10,而摆杆6和10的一头通过球面铰接固定在凸轮内外侧摆杆固定机构3和4上,另一端用凸轮内外侧球面铰接链12和27与凸轮内外侧连杆13和26球面铰接,这样使凸轮内外侧摆杆6和10分别按照复合凸轮11的沟槽曲线绕凸轮内外侧摆杆固定机构3和4进行摆动和摇动,再经过连杆13和26,分别使与其球面铰接的凸轮内外侧连接杆17和25跟随从动。由于连接杆17和25分别与第三齿条18及第一齿条22连接,这样就使第一齿条22和第三齿条18按照复合凸轮11的沟槽曲线进行往复移动,再由第一齿条22通过与其啮合的齿轮20转动,并带动与齿轮20啮合的第二齿条23作相反方向的往复移动。同样,第三齿条18通过与其啮合的齿轮16传动,带动与齿轮16啮合的第四齿条15也作相反方向的往复移动,这样就使与四根齿条分别对应连为一体的第一穿梭板21、第二穿梭板24、第三穿梭板19、第四穿梭板14,也按照复合凸轮11的沟槽曲线进行往复移动。由于每块穿梭板上都按一定的要求穿着各种花式线,因此四块穿梭板分别带着各自的花式线按照复合凸轮11的沟槽曲线进行互相搓合运动。花式线经过过线板5和28后,按复合凸轮11的沟槽曲线在面料上排列出图案,由花式线压脚机构固定压住花型图案,然后由链式机针杆机构的针杆曲柄机构33、针杆连杆34、针杆35、链式缝压脚38和多排缝针37进行链式加固缝纫,把花式线的图案缝制在链式线迹内。这样使花式线能按需要形成了复杂的图案。由此,只要更换不同的沟槽曲线的复合凸轮11(即花盘),就能获得各种各样的花型图案。

978-7-111-30241-4-Chapter15-27.jpg

图15-16 装饰线机的结构

1—带轮 2—同步带 3—凸轮内侧摆杆固定机构 4—凸轮外侧摆杆固定机构 5、28—过线板 6—凸轮内侧摆杆 7—从动件拉簧 8—复合凸轮内侧从动件 9—复合凸轮外侧从动件 10—凸轮外侧摆杆 11—复合凸轮 12—凸轮外侧球面铰接链 13—凸轮外侧连杆 14—第四块穿梭板 15—第四齿条 16、20—齿轮 17—凸轮外侧连接杆 18—第三齿条 19—第三块穿梭板 21—第一块穿梭板 22—第一齿条 23—第二齿条 24—第二块穿梭板 25—凸轮内侧连接杆26—凸轮内侧连杆 27—凸轮内侧球面铰接链 29—蜗轮轴 30—蜗轮 31—蜗杆 32—上轴 33—针杆曲柄机构 34—针杆连杆 35—针杆 36—花式线压脚机构 37—缝针 38—链式缝压脚(www.xing528.com)

978-7-111-30241-4-Chapter15-28.jpg

图15-17 装饰线机机构传动路线

978-7-111-30241-4-Chapter15-29.jpg

图15-18 花式线图案形成机构(件号与图15-16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