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m左右。土壤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而且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肥力要素。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称作土壤污染物。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一)污染物在土壤中转化的途径
从外界进入土壤的物质,除肥料外,大量而广泛进入土壤的是农药。此外“工业三废”也给土壤带来大量的各种有害物质。这些污染物质在土壤中有5条转化途径。
(1)污水灌溉 用未经处理或未达到排放标准的工业污水灌溉农田是污染物进入土壤的主要途径,其后果是在灌溉渠系两侧形成污染带。这种污染属封闭式局限性污染。
(2)酸雨和降尘 工业排放的SO2、NO等有害气体在大气中发生反应而形成酸雨,以自然降水形式进入土壤,引起土壤酸化。冶金工业烟囱排放的金属氧化物粉尘,则在重力作用下以降尘形式进入土壤,形成以排污工厂为中心、半径为2~3km范围的点污染。
(3)汽车排气 汽油中添加的防爆剂四乙基铅随废气排出而污染土壤,行车频率高的公路两侧常形成明显的铅污染带。
(4)向土壤倾倒固体废弃物 堆积场所土壤直接受到污染,自然条件下的二次扩散会形成更大范围的污染。
(5)过量施用农药、化肥 进入土壤的污染物,因其类型和性质的不同而主要有固定、挥发、降解、流散和淋溶等不同去向。重金属离子(主要是能使土壤无机和有机胶体发生稳定吸附的离子)以及土壤溶液化学平衡中产生的难溶性金属氢氧化物、碳酸盐和硫化物等,将大部分被固定在土壤中而难以排除;虽然一些化学反应能缓和其毒害作用,但仍是对土壤环境的潜在威胁。化学农药主要是通过气态挥发、化学降解、光化学降解和生物降解而最终从土壤中消失,其挥发作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自身的溶解度和蒸气压以及土壤的温度、湿度和结构状况。例如,大部分除草剂均能发生光化学降解,一部分农药(有机磷等)能在土壤中产生化学降解;目前使用的农药多为有机化合物,故也可产生生物降解,即土壤微生物在以农药中的碳素作为能源的同时,就已破坏了农药的化学结构,导致脱烃、脱卤、水解和芳环烃基化等化学反应的发生而使农药降解了。土壤中的重金属和农药都可随地面径流或土壤侵蚀而部分流失,引起污染物的扩散;作物收获物中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物也会向外环境转移,即通过食物链进入家畜和人体等。前二者易于淋溶而污染地下水,后二者易于挥发而造成氮素损失并污染大气。
(二)土壤污染的类型
土壤污染的类型目前并无严格的划分,如从污染物的属性来考虑,—般可分为有机物污染、无机物污染、生物污染与放射性物质的污染。
1. 有机物污染
有机污染物分为天然有机污染物与人工合成有机污染物,这里主要是指后者,包括有机废弃物(工农业生产及生活废弃物中生物易降解与生物难降解有机毒物)、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与除莠剂)等。有机污染物进入土壤后,可危及农作物的生长与土壤生物的生存,如稻田因施用含二苯醚的污泥造成稻苗大面积死亡,泥鳅、鳝鱼绝迹。人体接触污染土壤后,手脚出现红色皮疹,并有恶心、头晕现象。农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尽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其残留物却污染了土壤与食物链。近年来,塑料地膜地面覆盖栽培技术发展很快,由于管理不善,部分地膜弃于田间,已成为一种新的有机污染物。
2. 无机物污染
无机污染物有的是随地壳变迁、火山爆发、岩石风化等天然过程进入土壤,有的是随着人类的生产与消费活动而进入土壤。采矿、冶炼、机械制造、建筑材料、化工等生产部门,每天都排放大量的无机污染物,其中有害的物质包括氧化物、酸、碱与盐类等。生活垃圾中的煤渣,也是土壤无机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生物污染
土壤生物污染是指一个或几个有害生物种群,从外界侵入土壤并大量繁殖,破坏原来的动态平衡,对人类健康与土壤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造成土壤生物污染的主要来源有未经处理的粪便、垃圾、城市生活污水、饲养场与屠宰场的污物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传染病医院未经消毒处理的污水与污物。土壤生物污染不但可能危害人体健康,而且有些长期在土壤中存活的植物病原体还能严重地危害植物,造成农业减产。
4. 放射性物质的污染
土壤放射性物质的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放出的放射性污染物,使土壤的放射性水平高于天然本底值。放射性污染物是指各种放射性核素,它的放射性与其化学状态无关。
放射性核素可通过多种途径污染土壤:放射性废水排放到地面上、放射性固体废物埋藏在地下、核企业发生放射性排放事故等,都会造成局部地区土壤的严重污染。大气中的放射性物质沉降,施用含有铀、镭等放射性核素的磷肥与用放射性污染的河水灌溉农田,也会造成土壤放射性污染,这种污染虽然一般程度较轻,但污染的范围较大。
土壤被放射性物质污染后,通过放射性衰变,能产生α、β、γ射线。这些射线能穿透人体组织,损害细胞或造成外照射损伤,或通过呼吸系统或食物链进入人体,造成内照射损伤。
土壤污染危害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当有毒物质在可食部分的积累还在食品卫生标准允许限量以下时,农作物的主要表现是明显减产和品质明显降低;二是在可食部分的有毒物质积累量已超过允许限量,但农作物的产量却没有明显下降或不受影响。因此,当污染物进入土壤后其浓度超过了作物需要和可耐受程度,而表现出受害症状时,或作物生长并未受影响,但产品中某种污染物含量超过标准时,都会造成对人畜的危害。
(一)酚、氰残留的危害
含酚污水和含酚固废,都是引起土壤中酚残留的原因。与含酚废水对作物的影响不同的是,土壤中残留酚能维持植物中较高水平的含酚积累,并且植物中的酚残留一般随土壤酚的增大而增大。调查表明,蔬菜中酚与土壤中酚之比多大于1,即蔬菜酚常大于土壤酚。
含氰土壤与作物氰积累的关系,一般在土壤含氰浓度低时表现不明显,当土壤中的含氰量相当高时,作物的含氰量将明显升高,另外,植物氰与土壤氰之比大多小于1,即植物氰的含量多低于土壤氰含量。如表2-1所示为土壤中酚、氰与蔬菜中酚、氰之间的关系。
表2-1 植物与土壤中酚、氰含量的比较
尽管土壤中的酚、氰对植物的酚、氰积累有其特殊性,由于酚、氰的挥发性,其在土壤中的净化率高,在土壤中残留很少。
(二)重金属的危害
无机物在土壤中不像有机物那样易分解和降解,大多易在土壤中残留积累,尤其是重金属。重金属大多以氢氧化物、硫酸盐、硫化物、碳酸盐或磷酸盐等形式固定在土壤中,难以发生迁移,并随着污染源逐年积累。它的危害不像有机物那样急性发作,而是慢性蓄积,即在土壤中积蓄到一定程度后才显示出危害。另外,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残留率很高,一般都在90%以上。
1. 镉
镉摄入量达到一定程度会对人体造成危害。镉对人体健康的早期危害主要表现在,它使一部分人肾功能不全,还可使人慢性镉中毒,产生以骨损害为特点的病症。中毒症是早期损害的进一步发展,因钙丢失过多,或钙补充不足而导致骨质疏松。因为镉在骨中蓄积,妨碍正常的骨化过程而导致骨质软化。镉在人体中具有高积累性,因此,食品中镉的允许量较严格。我国规定食品的容许量限制在0.05~2mg/kg(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一般无污染的土壤镉含量小于1mg/kg。日本对照区土壤镉为0.4mg/kg。我国上海、北京、南京等地土壤中平均含镉量为0.19~0.314mg/kg。土壤被镉污染后,能明显积累镉。某地区污水灌溉17年后土壤平均镉含量为7.18~9.50mg/kg,最高达68.8mg/kg。土培试验研究表明,随着土壤中镉含量的增加,作物中的含镉量增加,在对照组土壤中(镉含量小于1mg/kg),生长的水稻和小麦籽粒中镉含量分别为 0.007mg/kg和0.044mg/kg,而当土壤中镉含量为10.0mg/kg时,生长的水稻和小麦籽粒中镉含量分别达0.160mg/kg和2.10mg/kg,表现出较高的积累性。
不同植物对镉的积累量具有明显差别。有些植物如玉米、胡萝卜、番茄、莴笋、青椒等在土壤镉浓度很低(甚至小于0.1mg/kg)时,都能摄入一定量的镉。对人体健康而言,当土壤表层镉含量为0.13mg/kg时,即具有潜在的危害。另外,作物中含镉很高时,如莴笋叶子含镉高达668mg/kg时,往往外观上与正常莴苣叶无明显差别,然而对食用者来说却是不安全的。
2. 铅
铅对人的危害也很突出,如果土壤发生铅污染,在植物生长过程中,铅将在植物的叶片和果实中累积。这样,人在食用蔬菜和果实时,铅将随食品进入人体,其中有5%~10%将被人体吸收,长期摄入铅会引起体内铅的蓄积,可导致红细胞中血红蛋白量降低,出现贫血症,在重症铅中毒的情况下,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的损伤。我国对食品铅的允许量限制在0.05~5mg/kg(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土壤铅污染大多发生在铅冶炼厂和天然铅矿沉积物附近,而一般无污染土壤中可溶性铅含量在1mg/kg左右。植物对铅的忍耐能力较强。土壤中可溶性铅含量达400mg/kg时,其对植物生长影响不明显。植物对铅积累的特点是主要积累在根系,只有一部分移向茎、叶和籽粒。
在铅积累的土培试验中,对照组土壤(其铅含量小于1mg/kg)生长的水稻和小麦,其铅含量分别为0.24mg/kg和0.11mg/kg,当土壤中铅含量为100mg/kg时,生长的水稻和小麦重铅含量也只有0.34mg/kg和0.48mg/kg;当土壤中铅浓度较高为1000mg/kg时,才有部分铅向作物籽粒转移,其铅含量分别为0.5mg/kg和2.47mg/kg,表现出较低的积累率。
但研究表明,当土壤含铅为75~600mg/kg时,植物叶片中的铅会明显增加,这可能对草食动物是一个威胁。
3. 砷
环境中的砷化物——亚砷酸盐和砷酸盐,都是三氧化二砷的水化物,进入人体后都以亚砷酸盐的形式发挥毒副作用。长期持续摄入低剂量的砷化物,会引起慢性砷中毒,当砷在人体内蓄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病,其主要表现为末梢神经炎症状。另外,国际肿瘤研究所已确认无机砷为致癌物。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砷能引起皮肤癌和肺癌。我国对食品中砷的允许量限制在0.1~0.5mg/kg(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土壤中砷含量一般在5~6mg/kg。土壤中的砷主要来自土壤自然本底,含砷肥料、农药以及含砷废水灌溉也是土壤砷的来源之一。砷可在植物的各部分残留。在砷对水稻和小麦的土壤残留土培试验研究中,对照组土壤中生长的水稻和小麦,砷含量一般为0.075mg/kg和0.160mg/kg,当土壤中砷含量为 60mg/kg时,水稻和小麦中砷的含量为 0.48mg/kg和1.684mg/kg,表现为砷在作物中较高的积累性。农作物不同发育期对砷的敏感性有差异。土壤砷浓度高时种植农作物则死亡。在砷污染的工厂附近,作物中砷的含量必须引起注意。日本有一个生产砒霜50年的厂矿,附近地区受到严重污染,表层土壤砷含量达300~838.2mg/kg,生长在这种土壤中的稻谷砷含量高达729mg/kg,造成当地居民发病(这种病被称作第四公害病),严重危及当地居民健康。
4. 汞
汞和汞的化合物中,以甲基汞对人体的危害最大。甲基汞主要侵害神经系统,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最严重的部位是小脑两半球,特别是枕叶、脊髓后以及末梢感觉神经在晚期亦受损,而且这些损害是不可逆转的。另外,动物试验已经表明,甲基汞对人有致畸变的效应。食品中汞的允许浓度限制在0.01~0.1mg/kg(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在一般土壤中,汞的含量不高,但用含汞废水灌溉土壤或施用含汞农药的土壤,会使土壤中汞超过本底值,在污染较严重时,可达10~100mg/kg。调查表明,连续施用有机汞15年的土壤,其汞含量达455mg/kg(0~5cm深)。农作物吸收汞量与土壤汞浓度密切相关。
生长在土壤中的植物一般不能富集汞,植物中甲基汞含量也很低。但研究表明,土壤含汞0.5mg/kg时,植物中汞吸收量就增加,当达到4mg/kg时,就能增加食物链中汞含量,表现出植物对土壤汞较高的积累性。另外,毒性更大的有机汞更易于被植物所吸收。
5. 铬
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而过量地摄入铬会产生毒害。工业污染,特别是制革废水及处理后的污泥是土壤铬的重要污染来源。少量铬对植物生长有刺激作用。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铬大部分积累在根中,其次是茎叶,在籽粒中累积量最少。研究表明,铬在茎叶,特别是根中,转移系数是很高的。对食品进行调查分析的结果表明,一般水果、蔬菜含铬量在0.1mg/kg以下。由于畜禽的生物浓缩作用,其含铬量往往比植物高,所以,动物食品中铬的含量是比较高的,食用动物食品多的人,铬的摄入量也相对较多。我国对食品铬的允许量限制在0.3~2mg/kg(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三)化肥的危害
随着生产的发展,化肥的使用量在不断增加。据估算,目前世界工业固氮量已达100万t以上。增施化肥作为现代农业增加作物产量的途径之一,在带来作物丰产的同时,也产生污染,给作物的食用安全带来一系列问题。人们已注意到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特别令人担忧的是硝酸盐积累的问题。
生长在施用化肥土壤上的作物,可以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硝酸盐。硝酸根离子进入作物体内后,经作物体内硝酸酶的作用还原成亚硝态氮,再转化为氨基酸类化合物,以维持作物的正常生理作用。但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作物对硝酸盐的吸收往往不充分,致使大量的硝酸盐蓄积于作物的叶、茎和根中,这种积累对作物本身无害,但却对人畜产生危害。
化肥使用中产生的另一个环境问题是化肥中含有的其它污染物随化肥的施用进入土壤,造成土壤和农作物污染。生产化肥的原料中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并随生产过程进入化肥。以磷肥为例,磷灰石中除含铜、锰、硼、钼、锌等植物营养成分外,还含有镉、铬、氟、汞、铅和钒等对植物有害的成分。以硫酸为生产原料的化肥,在生产过程中带入大量的砷,以硫化铁为原料制造的硫酸含砷量平均为930mg/kg,由此导致以硫酸为原料的化肥,如硫酸铵、硫酸钾,含砷量也较高。
(四)农药的危害
土壤中农药的污染来自防治作物病虫害及除杂草用的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这些污染物可能通过直接施入进入土壤,也可能是因喷洒而淋溶到土壤中。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致使有害物质在土壤中积累,对植物生长产生危害或者残留在作物中进入食物链而危害人的健康。
土壤中农药的残留受农药的品种、土壤性状、作物品种、气象条件和时间的影响,还与农药的使用量及栽培技术有密切关系。当农药施入农田后会产生一系列的行为。(www.xing528.com)
(1)农药被土壤吸附后,其迁移能力随之发生变化土壤对农药的吸附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净化和解毒作用,但这种作用较为有限且不稳定,其吸附能力不但受土壤质地的影响(砂土的吸附容量少,黏土及有机质土壤的吸附容量大),还受农药结构的影响,因而吸附对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影响最大。
(2)农药在土壤中迁移,其迁移方式有挥发和扩散两种。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还与土壤的性状有关,砂土的迁移能力大,黏土及有机质土壤的迁移能力小,其迁移能力直接影响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
(3)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所谓降解是农药在环境中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作用下逐渐分解,它一般分为化学降解和微生物降解。土壤中的降解主要是微生物降解。
长期大量的使用农药带来了令人担忧的环境问题,也引起了食品安全问题。土壤中的农药一般通过植物的根系运转至植物组织内部,农药吸收量多少往往与根系发达程度有关。花生、胡萝卜、马铃薯的吸收率较高。水体中的农药可使水生生物体内蓄积农药。此外,用被农药污染的作物作为饲料喂养家禽、家畜,或者在禽舍、畜舍中施用农药消毒,也可能导致蛋、乳、肉中有农药残留。
(五)污泥的危害
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时,会产生大量的污泥,一般占污水量的1%左右。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植物营养元素,常被用做肥料。但由于污泥的来源不同,一些含有工业废水的污水中,常含有某些有害物质,如大量使用或利用不当,会造成土壤污染,使作物中的有害成分增加,影响其食用安全。
未脱水的污泥,含水量在95%以上,脱水污泥中含有机质一般在45%~80%。污泥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有病原微生物、重金属和一些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污泥中重金属的种类和数量变化很大,主要取决于污水处理厂处理工业废水的情况。污泥中重金属的可溶部分易被农作物吸收,使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下降。污泥中还含有一定数量的细菌和寄生虫卵。施用未杀菌的污泥,易污染牧草和蔬菜,并导致疾病的传播。
(六)垃圾的危害
垃圾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为垃圾本身对食品的污染;二为垃圾的利用,如垃圾堆肥,对农作物产品带来的不利影响。城市垃圾的成分十分复杂,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其中的有机质会腐败、发臭,易滋生蚊蝇。来自医院、屠宰厂、生物制品厂的垃圾常含有各种病原菌,若处理不当会污染土壤、水体及农作物,人们在食用或饮用后会感染疾病。另外,垃圾堆肥中含有一部分重金属,施用于农田后会造成土壤污染,使生长在土壤中的农作物籽粒中金属含量超过食品卫生标准。
(一)防治化肥对土壤的污染
目前,化肥的施用仍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控制化肥的环境效应重点在化肥施用效果上,其主要对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调整肥料结构,降低化肥使用量
肥料结构不平衡,是造成肥效当季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所施用的化肥结构是氮肥过多,缺磷少钾。合理的结构虽因作物和土壤肥力条件各异,但各地肥效试验证明,只有提供合适的供给结构,才能改善偏施氮肥的土壤。
2. 大力普及平衡施肥,减少化肥用量
平衡施肥需要在测定土壤中养分含量的基础上按作物需要配方,再按作物吸收的特点施肥,它不仅仅是依靠化肥的配置结构。
3. 合理的有机肥结构
施用有机肥,不仅能改良土壤结构,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同时还能补充土壤的钾、磷和优质氮源,如植物可直接利用的氨基酸。
4. 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减少化肥的损失
施肥技术不当,表现在轻视底肥,重视追肥、撒施和追肥期不当,都是造成化肥损失、肥效降低的重要原因。采用深施技术是避免化肥损失的关键。
5. 实施合理的灌溉技术,减少化肥流失
灌溉技术的优劣与化肥流失关系很大。我国的灌溉技术以传统的地面漫灌为主,并在向管道灌溉、滴水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过渡。水的利用率与化肥的流失率高度相关,地面漫灌引起土壤化肥流失的量是惊人的。
6. 适当调整种植业结构
充分利用豆科作物的固氮肥源,减少化肥使用量。
(二)防治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目前,我国许多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农药的残留上,特别是向国外出口的农产品。所以,探讨防治农药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在当前尤其重要。
1. 利用害虫综合防治系统以减少农药的施用量
综合防治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的害虫治理方法中的一种较新的方式,是一种把所有可利用的方法综合到一项统一的规划中的害虫治理方法。生物防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一些生物主要是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可使昆虫致病死亡,有些昆虫则以其它昆虫为食,利用这种生物防治,加上合理使用农药可使综合防治收到良好的效果。
2. 对农药进行安全合理使用
首先要对症下药,农药的使用品种和剂量因防治对象不同应有所不同。如不同的害虫选择不同的药剂,根据害虫对一些农药的抗药性合理选择药剂,考虑某些害虫对某种药剂有特殊反应而合理选择药剂等。其次是适时、适量用药,应在害虫发育中抵抗力最弱的时间和害虫发育阶段中接触药剂最多的时间施用农药。
3. 制定食品中的允许残留量标准
制定农药的每日允许摄入量,并根据人们饮食习惯,制定出各种作物与食品中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4. 制定施药安全间隔期
根据农药在农作物上允许残留量,可制定出某一农药在某种作物收获前最后一次施药日期,使作物的农药残留量不超过规定残留标准。
5. 采用合理耕作制度,消除农药污染
农作物种类不同,对各种农药的吸收率也不同。在污染较重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不宜种植易吸收农药的作物,代之以栽培果树、菜类等不易吸收农药的作物品种,减少农药的污染。
6. 开发新农药
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是开发农药新品种的主要发展方向。如优良的有机磷杀虫剂辛硫磷、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呋喃丹和拟除虫菊脂等农药,可取代六六六、滴滴涕等对土壤污染大的农药品种。
(三)防治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
对未污染或污染较轻的土壤应采用以防为主的方针,避免重金属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环境,这是所有防治措施中最有效、最可靠的措施。对于已污染且污染比较严重的土壤应采用防与治并重的办法,一方面要切断污染源,避免污染物质进一步污染土壤;另一方面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对土壤进行改良,尽可能地提高土壤环境容量、控制重金属的活化以切断重金属进入食物链,同时采用一些科学方法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稀释和去除。
1. 施用改良剂
施用改良剂是指向土壤中施加化学物质,以降低重金属的活性,减少重金属向植物体内的迁移,这种技术措施一般称之为重金属钝化。这种措施在轻度污染的土壤上应用是有效的。常用的改良剂有石灰、碳酸钙、磷酸盐和促进还原作用的有机物质,如有机肥等。
2. 增施土壤有机质
施用有机肥不仅能改善土壤肥力等环境条件,给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还能明显地降低土壤交换性金属含量。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具有明显的解毒作用。
3. 客土和换土法
客土是指在现有的污染土壤上覆上一层未污染土壤,换土是指将受污染的土壤挖除至适当深度后再填入未污染土壤。这两种方法对于改变土壤污染现状是非常显著的,但费时费工,只适于小面积严重污染的地区采用。
(四)防治废塑料对土壤的污染
(1)从价格和经营体制上优化和改善对废塑料制品的回收与管理,淘汰不合格的超薄型塑料膜,并建立生产再生塑料的加工厂,有利于废塑料的循环利用。
(2)研制可控光解和热分解(50~60℃)等农膜新品种,以代替现用高压农膜,减轻农田残留负担。
(3)尽量使用分子质量小、生物毒性低且相对易降解的塑料增塑剂,并加强其生化降解性能和农业环境影响的研究。
(4)建立农用塑料产品的管理和监督体系,防止不合格的伪劣产品在市场上流通。
(5)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宣传教育,把治理“白色污染”纳入法制轨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