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超凡砖瓦:探索中国砖的历史起源

超凡砖瓦:探索中国砖的历史起源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素有’秦砖汉瓦”之说。但实际上,砖的出现可能要早于战国。

超凡砖瓦:探索中国砖的历史起源

我国素有’秦砖汉瓦”之说。但实际上,砖的出现可能要早于战国。“考古已经发现有战国时期的砖。最初的砖都是用于铺地面,有小型的薄体方砖或长方砖,表面模印花纹,也有素面的,均模制而成,另有大型的长方形空心砖,相当厚重结实、稳定平整,而且庄重美观,还有较强的力学结构,设计巧妙,表面也有纹饰。[5]

秦汉时期,建筑用陶在制陶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砖瓦已有广泛的使用,而从文化史的角度来说,其中画像砖和各种纹饰的瓦当最有研究价值。

画像砖是祠堂、墓室、及石阙等的装饰性图象砖,它的像是用雕刻木模在砖坯上压印而成的。画像砖始于西汉,风行于东汉,是随着厚葬之风的盛行而发展起来的。据统计,我国发掘的有画像砖的古墓有四十余座。其中四川东汉画像砖、河南洛阳和山东的画像砖较为著名,它们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象生动逼真。

画像砖内容广阔,表现方式多样,它艺术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场景,或者说是现实社会中的帝王宫殿、贵族庭堂、官僚府邸和生活场面的再现。从上层封建贵族的奢侈享乐到下层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从神话传说人物到各种各样的人生情态,砖画像都有生动的表现。特别是独幅画像砖,每一幅都可以说是艺术价值很高的版面。这些画像一方面“重现”死者生前的生活场面,反映了“视死如生”的礼俗;一方面有祭祀意义,表现对神灵的信仰和崇拜;另外,还有祈愿灵魂升天登仙的宗教目的。

画像砖的画面有阙门建筑、各种人物、狩猎、车马乐舞杂技、宴饮、驯兽、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反映生产劳动的画面。比如,在郑州新通桥出土的一座西汉晚期的墓室中,画像砖的画面上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图案纹饰作为装饰,而且生活内容极为丰富,有凤阙图、执笏图、对刺图、奔逐图、山中猎狩图、武士图、长袖舞图、舞乐图、吹笛图、歌舞图、驯牛图、骑射图、刺虎图、猎犬图、猎犬逐兔图、奔鹿图、野猎图、兽戏图、朱雀图、龟鹤图、虎龟鸱图、虎鸱图、玉土捣药图、东王公驾龙图、乘龙图、狐鸟图、铺首图等等。洛阳发掘的一座西汉壁画墓中,在特制的空心砖和支柱上雕刻有羊头、花纹和绘制的彩色壁画。壁画的内容有太阳图、星云图、天象图,还有“苛政猛于虎”、“二桃杀三士”、“鸿门宴”等历史故事。[6]嘉峪关魏晋墓砖画绘有农垦、畜牧、庖厨、屠宰、宴饮、屯垦、出行、放牧、播种等劳动和生活场面。在广州发现的西晋墓砖上,还有“永嘉世,天下荒,余广州,皆品康”和“永嘉世,九州空,余吴士,盛且丰”等铭文。这说明,画像砖以其独特的方式相当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成为研究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的对象。

同陶塑一样,画像砖中的某些内容是一般绘画中所鲜见的,比如在汉砖上,发现裸体人像,发现有“野合”图,生动地表达了对人性欲望的充分肯定,对爱与美的纵情颂扬。(www.xing528.com)

从艺术发展史的角度来说,画像砖同画像石都有重要的意义,它们是绘画与雕塑的结合,它们以其古朴的构图技巧独具艺术价值。

瓦当艺术也是中国陶器艺术中的一个有特色的方面。

瓦当就是瓦的头端,即瓦筒之头,主要起着蔽护屋檐、防风侵蚀的作用;同时又富有装饰效果,使建筑物更加绚丽辉煌。“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值,故有当名。”秦汉以后流行圆瓦当。汉代瓦当形式多样,各种花纹的瓦当和屋面装饰件,使屋顶多彩多姿。“如鸟斯革、如翬斯飞”。

秦代瓦当的纹样主要有动物纹、植物纹和云纹三种。汉代的瓦当纹样更为精美,比如常见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瓦当,形神兼备,风格雄健。汉代瓦当更多的是文字瓦当。许多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意识和愿望,如“千秋万岁”、“汉并天下”、“万寿无疆”、“长乐未央”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