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变实际是自由能的变化过程,如奥氏体相(γ)向铁素体相、贝氏体相或马氏体相(α)转变的过程中是自由能由高向低的变化过程,相变的热力学分析有助于了解相变的本质过程。
Fe-∑X-C(X=Si、Mn、Ni、Mo等)合金的γ→α相变驱动力可以采用超组元(Superelement)模型来求解,将Fe-∑X视为一个超组元S,则类似于Fe-C合金[37]。多元合金Fe-∑X-C奥氏体中产生先共析铁素体时的自由能变化可表示为
式中,xγC为C在γ相中初始摩尔分数;aγC和aγ/αC分别为C在γ相中和γ/α相界处γ相侧的活度;aγS和aγ/αS分别为S在γ相中和γ/α相界处γ相侧的活度;R为气体常数。
超组元S在γ→α相变的自由能变化[38]可表示为
ΔGγ→αS=141∑xi(ΔTim-ΔTinm)+ΔGFeγ→α{T-100∑xiΔTmi} (4-2)
式中,xi为置换型合金元素i的摩尔分数;ΔTim和ΔTnmi分别为自由能的磁性和非磁性分量所对应的温度位移,通常称为Zener两参数,彭宁琦等[39]对其进行了修正;“{}”表示ΔGγ→αFe为T-100∑xiΔTim的函数;ΔGγ→αFe为纯铁由γ相转变为α相时的自由能变化。本书根据张斌等[40]文章,采用如下表达式:
ΔGγ→αFe=20853.06-466.35T-0.46304T2+71.147TlnT (4-3)
α和γ相热力平衡时,根据相平衡原则,在相界处有
μα/γC=μγ/αC (4-4)
μα/γS=μγ/αS (4-5)
式中,μα/γC和μγ/αC分别为γ/α相界处α相和γ相侧C的化学位;μα/γS和μγ/αS分别为γ/α相界α相和γ相侧S的化学位。
根据Moy和Hsu[41]文章,C在γ相中的活度为
C在γ/α相界γ相和α相侧中的活度可表达为
式中,ΔHγC和分别为C在γ相和α相中的偏摩尔焓;和分别为C在γ相和α相中的偏摩尔非配置熵。
超组元S在γ相中的活度为
超组元S在γ/α相界两侧的活度表达式为
其中,
式中,ωγ为C在γ相中的C—C交互作用能。
将式(4-7)、式(4-8)、式(4-10)和式(4-11)代入式(4-4)和式(4-5)可得(www.xing528.com)
其中,
将式(4-6)、式(4-7)、式(4-9)和式(4-10)代入式(4-1)得
(4-16)
对式(4-13)和式(4-14)通过Newton-Raphson迭代法求解出不同温度下的xγ/αC[30],再代入式(4-16)中,可获得相变驱动力。
高温变形使得γ相自由能上升,导致平衡相成分和相变驱动力发生变化,变形引起的化学势增量Δμd,可表示为
Δμd=μρb2Vγ/2 (4-17)
式中,μ为剪切模量;b为Burgers矢量;Vγ为γ相的摩尔体积;ρ为位错密度,可通过流动应力式计算得出。
由于变形引起自由能升高,则平衡条件式(4-4)和式(4-6)变为
μα/γC=μγ/αC+Δμd (4-18)
μα/γS=μγ/αS+Δμd (4-19)
式(4-14)和式(4-15)更新为
其中,
对式(4-20)和式(4-21)通过Newton-Raphson迭代法求解出变形后不同温度下再代入式(4-16)中,可获得变形后的相变驱动力。
图4-1所示为22MnB5钢板在应变速率为0.5/s时不同变形温度下及变形温度为873K时不同应变速率下的流动应力和变形储能。流动应力随应变及应变速率增加而升高,温度降低将增加流动应力。奥氏体变形后位错密度随变形条件的不同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变形条件对变形储能Δμd的影响类似于流动应力,但随应变的增长速率大于流动应力。图4-2所示为利用超组元模型计算得出的22MnB5钢板高温下变形储能对相变驱动力和C在γ/α相界处γ相侧含量的影响。显然,变形储能的引入增加了相变驱动力,并使得γ/α相界γ相侧的碳平衡浓度上升,从而使得两相平衡区右移。
图4-1 22MnB5钢板流动应力及变形储能(实线为流动应力,虚线为变形储能)
图4-2 22MnB5钢板高温下变形储能对相变驱动力和C在γ/α相界处γ相侧含量的影响(实线为相变驱动力,虚线为C的摩尔分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