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过程中出现的机器生产对服装的直接影响最为明显。化学染料的发明﹑人造纤维的诞生﹑缝纫机的创制都深远的影响着人类服装的质量和美观。其中缝纫机的发明在服装制造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790年英国的托马斯·塞因特(Thomas Saint)发明了最原始的缝纫机,但只能缝制皮革而不被重视。1804年出现了让针上下锁缝的缝纫机;1814年奥地利的佩尔盖尔(Perger)进一步实现了缝纫机械化;1818年英国的多基(Dodge)设想出可以回针的手摇式缝纫机,但未完成样机;1825年法国人希莫尼(Thimonhier)用木料制成可移动的链式线迹缝纫机,获得专利。后因服装公司装备了他的机器导致许多工人失业,机器被毁。1834年美国人沃尔塔·汉特(Wolter Hant)发明了上下两根线的链式平缝机,为缝纫机发明史带来革命性的变化。1844年,奥兰·B. 威尔逊(Alam B. Wilson)发明了回转凸轮结扣式缝纫机,并大量生产,投向社会。1851年胜家(Singer)又做了改良,并成立了胜家缝纫公司,大量生产新的缝纫机,一时世界缝纫机总产量的2/3都是胜家所产。1856年,出现了生铁机架﹑脚踏传动皮带转动机头的新型缝纫机。在德国,1862年出现工业缝纫机,1871年由凯译发明了Z形线迹的缝纫机。至此,缝纫机的结构基本定型。缝纫机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服装的生产,为后来的服装生产业开辟了道路(图12-2﹑图12-3)。
工业革命给纤维工业也带来了划时代的飞跃,使衣料供给向前跃进一大步:1884年法国人查尔东耐(Chardonnet)成功地使人造纤维工业化;1890年法国人迪斯派西斯(Despeissis)发明了铜氨人造丝;1892年英国人克罗斯(Cross)和比万(Bevan)发明了黏胶人造丝,1894年他们又发明了醋酯纤维;1938年美国杜邦公司第一个用人工的方式合成了纤维,即尼龙(nylon)。
图12-2 工业革命时期发明的缝纫机(www.xing528.com)
图12-3 工业革命时期的纺织工厂
工业革命也引发了服装和销售的良性循环,机器在服装业的普遍使用需要服装的规格化﹑标准化支持,才能保证批量生产,于是出现了裁衣的样板。1863年美国的巴塔利克(Butterick)开始设计并出售服装纸样,促进了成衣标准化的生产。量体裁衣逐渐让位于标准化服装裁剪,人们的着衣观念又一次受到挑战,人衣之间出现互相作用的现象。“衣服从属于人”的传统观开始动摇,在一定情况下,人得迁就衣的形式。批量生产的服装只有很快推向市场,引来众多消费者,才能保证生产线的不断 运行。
成衣的概念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大众消费模式的主流,影响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