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棉花在宋元时期的推广普及,为服装衣料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早在秦汉时期,海南岛就出现过用木棉纺织的布裁制各种服装,云南边远地区少数民族也开始以棉织布。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新疆也出现过称为白叠布的棉织品,常作珍品贡入中原。南方则有珠江﹑闽江流域广泛播种棉花。唐代因与西域通商频繁,异域棉织品输向中原,唐代大都市出现棉布贸易,但比较昂贵,尚难普及。宋代末期南方棉织品已发展起来,原料也是木棉,内地仍未广植,所以棉花织品作为衣料还不能占主要 地位。
宋末元初,棉花由东南和西北分两路向长江中﹑下游和关陕渭水流域迅速传播,广泛种植,经元代女纺织革新人物黄道婆对棉织生产技术全过程的改革,大大提高了棉纺织生产的效率,一时广传大江南北。棉花这一成本低﹑质地好的衣料终于成为元代以后我国服装制作的新宠。
明代在元代棉织工艺的基础上,棉织技术有了发展,江苏﹑松江﹑上海成为全国棉织工艺中心,其棉织品质量好,产量大,品种多,被誉为“天下第一”。其中松江布一度流入宫廷,精美花纹和艳丽色彩,颇受宫人喜爱,精品一匹价值一百两银子,大有取代丝织品之势。(www.xing528.com)
清代棉织品更加繁荣,不但内销,而且出口,最多时是在1819年出口棉布达330万匹。松江布仍独占鳌头,遍销全国,风行一时。南京的紫花布则外销欧洲,成为英国绅士们裤料的首选。明清代棉布的印染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蓝印花布,又称药斑布。它用天然蓝色染料在白布上染出花纹,一种为蓝地白花,另一种为白地蓝花,图案性极强,有人物﹑花卉﹑鸟兽等,装饰风格特别浓厚,深受民众喜爱,人们用来制作衣服﹑被面﹑门帘﹑桌布﹑帐子﹑包袱等,皆能体现民间的风味,所以流行全国,成为中国棉织品独特的标志。
在中国古代几千年以丝﹑麻为主要服装衣料的背景下,此时棉织品以迅猛之势在全国普及,占领半壁江山,其原因不外有三:一是物美价廉;二是适用面广;三是材料新颖。棉花及棉织品的普及,是中国服装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性的变化,从此,棉取代了丝﹑麻,占据了主导 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