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代妇女的创造性装饰:发髻和首饰

宋代妇女的创造性装饰:发髻和首饰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代妇女服饰虽较唐代妇女服饰要收敛而淡雅,但仍未掩饰住妇女爱美之心,在质朴中也常流露出独创的装饰,一条系带,一片绣花都是宋代妇女内心爱美的外现。而最有创造性的装扮体现在妇女的发髻和首饰上,其既有承袭唐代遗制的因素,也有都市繁华带来物质条件丰厚的因素。宫女们奇之而相效仿,时称“寿阳落梅妆”。宋徽宗时宫中也兴起此妆,故有“宫人思学寿阳妆”之诗句,但在民间则少见这种面饰。

宋代妇女的创造性装饰:发髻和首饰

宋代妇女服饰虽较唐代妇女服饰要收敛而淡雅,但仍未掩饰住妇女爱美之心,在质朴中也常流露出独创的装饰,一条系带,一片绣花都是宋代妇女内心爱美的外现。而最有创造性的装扮体现在妇女的发髻和首饰上,其既有承袭唐代遗制的因素,也有都市繁华带来物质条件丰厚的因素。

1. 发式

宋代妇女发式不逊唐代,并有创新,其较突出的有高冠长梳﹑大梳裹﹑高髻﹑同心髻﹑盘福髻﹑龙蕊髻﹑包髻﹑花髻﹑螺髻﹑双鬟髻等。自北宋到南宋各有流行,因趋高髻时尚,假髻也自然风行,北方称为髲(bì)髢(dí)。髻上饰有饰物,或用梳,或用钗,或用簪,或用花,皆以增加美感为目的。《齐东野语》载:“其园池(指豪贵张镃家)声伎服玩之丽甲天下……别有名姬十辈,皆衣白,凡首饰衣领皆牡丹,首戴照殿红一枝,执板奏歌侑(yòu)觞(助酒兴)。歌罢,乐作,乃退。别十姬易服与花而出。大抵簪白花而衣紫,紫花则衣鹅黄,黄花则衣红。如是十怀,衣与花凡十易。”写出豪门之家歌伎以花饰发且不断更换的场面。宋人诗中有“门前一尺春风髻”之句,也是高髻的写照。而蜀地少女的高髻更甚,据《入蜀记》所载,蜀中未嫁少女“率为同心髻,高二尺,插银钗至六尺,后插大象牙梳如手大。”这已经是五代孟蜀的余风了,和今天少数民族的发髻十分相似。中原地区未出嫁少女却以梳双鬟为多,也有盘为螺状,即螺髻(图6-36)。

2. 发饰

宋代妇女饰于发上之物仍以金银珠玉为主,做成鸾凤﹑花枝和各式的簪﹑钗﹑梳﹑篦等。另有花冠一种,集各种鲜花于一冠,有桃﹑杏﹑荷﹑菊﹑梅等,还有以罗绢做成假花饰于花冠上,这就避免了不同时令只能插有限的花的不足,进而出现在花冠上按一年不同时令配饰成各种节气景致的装饰形式,名曰“一年景”,诸如春幡﹑灯毯﹑竞渡﹑艾虎﹑云月等不一而足。上自贵族女眷,下至百姓女子,皆以花冠为尚。头上簪花是宋代的时尚,男子中也有此喜好,如《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一枝花蔡庆”就是这种时尚的反映(图6-37)。

(www.xing528.com)

图6-36 山西晋祠圣母殿中的宋代彩塑

图6-37 宋代妇女的花冠

3. 面妆

宋代妇女承前代遗风,也爱在额和两颊间贴花子。即用极薄的金片或彩纸剪成花鸟﹑禽鸭之形,以阿胶粘贴。也曾有用黑光纸作团靥饰于面部的风气。最为著名的是寿阳妆,起于南朝时宋武帝女儿寿阳公主,传说她在人日(正月初七)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于额上,形成五出花朵,拂之不能去,三日后洗之才落去。宫女们奇之而相效仿,时称“寿阳落梅妆”。宋徽宗时宫中也兴起此妆,故有“宫人思学寿阳妆”之诗句,但在民间则少见这种面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