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妇女发式主要分为髻﹑鬟﹑鬓三类。
1. 髻
自开元(公元713年)以后,妇女可以“露髻驰骋”,发髻自然成为女性装饰的重点。当时胡风正炽,仿效胡人发髻也就成为一种时尚,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回鹘髻。回鹘为唐代西部游牧民族,助唐平定安史之乱后,政治势力增长,其风俗在长安得以流行,回鹘妇女的发髻也成了人们仿效的新式样式。《新五代史·回鹘传》载:“妇人总发为髻,高五六寸。以红绢囊之;既嫁,则加毡帽。”汉族女子还在此发髻形式上进一步加工,变化出各种发式。此外还有乌蛮髻﹑椎髻﹑双垂髻等,也源自西部民族(图6-20)。
图6-20 唐代妇女发髻
继承传统发髻也是唐代妇女和其他发式争艳的一种手段,主要发式有倭堕髻﹑高髻﹑低髻﹑抛家髻﹑花髻等(图6-21)。
图6-21 八种发髻
倭堕髻是从汉代堕马髻发展而来,总发于顶,在头顶正中挽一发髻,并使其偏向一侧,再用簪固定。唐诗人温庭筠有词曰:“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南歌子》)则知晚唐时这种发式仍在女子中出现。高髻指发髻高耸,先在都城女子中流行,后传到各地,形状也多样。高髻使人身材显得高挑,可弥补体硕个矮者的视觉上欠美的不足。元稹《李娃行》记有:“髻鬟峨峨高一尺,门前立地看春风。”卢微君则有:“城中高一尺,非妾髻鬟高”的诗句。传世的《捣练图》中的贵妇就是这种高髻。高髻的流行,导致假发出现,称为“义髻”,进而发展出以木质﹑纸质制成的发髻,演化成发饰。高髻的流行,又使插花戴梳之风应运而生,于是有了花髻。唐代以牡丹为国花,认为牡丹是花中之王,富贵之花,所以贵族妇女多喜欢用牡丹花簪于发上,既增其高度,又显妖媚和富贵,典型的形象见《簪花仕女图》。除牡丹外,还可以插各种小花,体现女性不同的情趣和美韵。至于抛家髻,则是强调两鬓抱面,顶如椎髻的一种发式(图6-22)。
2. 鬟与鬓(www.xing528.com)
鬟与髻的区别是鬟为中空而作环形,髻是实心的盘挽造型。鬟大多为青年女子所梳,并多以双鬟为时尚。样式也很多,高低大小长短诸种变化,表现出青年女子与妇人的争艳心理。唐人诗中多有描述,如“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杜甫);“出意挑鬟一尺多”(段成式);“低鬟转面掩双袖”(王建);“短鬟一如螓”(曹邺);“双鬟梳顶髻”(刘禹锡);“垂鬟背后垂”(元稹)等。在存世的唐画中往往可以看到少女梳鬟的发式,与贵妇的髻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中双鬟下垂者,多为侍女奴婢,双鬟高置者,则是贵族女子的身份标志。杜甫《负薪行》中的“至老双鬟只垂颈”,表明下垂双鬟的发式是未婚女子的标志,即使至老未嫁,也不能改变发式。
处于头部两侧耳前的鬓发,自古也是妇女修饰的重要对象,唐代妇女自然不会放过。汉代曾有长鬓流行,三国时又有蝉鬓,晋时为步摇鬓,至隋唐则有两博鬓风行。鬓的变化没有髻鬟多,唐代的长鬓常见于少年男女﹑童仆和侍女。步摇鬓则从长鬓中分出,两鬓发下垂分出多枝,行走时能随步而飘动,故名。妇人则喜梳蝉鬓,两鬓稀落,如蝉翼。白居易有诗曰:“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一说蝉鬓为假鬓,以衬面庞。用假鬓往往是贵族妇女,即所谓两博鬓,鬓上饰有金钿﹑翠叶等首饰,以示贵贱。这类鬓多为后妃﹑命妇在礼仪场合使用,并与发髻﹑服饰等相配,一般士庶女子不得使用。
总之,这一时期的女子发式千姿百态﹑异彩纷呈,不仅显示出时尚的流变,也为塑造唐代女性的理想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图6-23﹑图6-24)。
图6-22 唐代挽高髻的女子
图6-23 发髻的演变
图6-24 唐《宫乐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