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巾是古代男子必戴的头衣,既表示身份地位,也折射出各时期的社会风尚和人们的审美趣味。
1. 楚冠
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各国衣冠异制。当时就有“楚冠”之说,又称“南冠”。楚国居南方,南方服饰风尚为头顶高冠。史书记载楚文王好獬(xiè)冠,一时举国风行(《淮南子·主术训》)。獬冠现不知其形制,据《后汉书》记载,即是法冠,高5寸,实际上是从前者演化而来的。屈原的《离骚》中有:“高余冠之岌岌兮。”《涉江》中有“冠切云之崔嵬”的句子,好高冠成为士大夫之风尚。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帛画中男子头戴峨峨高冠,显然是楚国南冠风格(图5-7)。楚国的人体审美在于细腰,加之高冠,人就更显得修长,这种以细腰为美的着装在楚汉时期多为流行。
2. 秦冠
秦统一统六国后,对冠服制度做了大规模调整,将周代的六种冕服去了五种,只保留了玄冕。《后汉书·舆服制》:“秦以战国接天子位,灭去礼学,郊祀之服,皆以袀(jūn)玄。”“袀玄”即黑色服装。因秦认为周代为火德,尚赤,而灭火者水,所以秦王自为水德,尚黑。这也是五行思想在服装上的反映。秦代冠巾一律黑色,百姓被称为“黔首”,小吏及侍从又称为“苍头”。2001年在陕西秦始皇陵封土的西南角的一个大型陪葬坑中,发现了秦代文职秦俑12件,戴单板或双板长冠,是秦冠第一次面世(图5-18)。从形制上看与汉代的长冠相似。
3. 汉冠
图5-18 陕西出土的秦代文冠
汉代的冠也是区分等级地位的标志。儒家礼治对维护等级秩序是极其讲究的,对冠的划分自然较周代细致,从史书和汉代绘画雕塑等遗存中可以知道,汉冠有19种之多,有的是古制的沿袭,有的是汉代的独创(图5-19)。现根据资料整理出表格,以见汉代冠制的总貌(见下页表)。(www.xing528.com)
图5-19 汉代的冠
汉代冠制一览表
注 汉代1寸=2.31厘米。
从所列表中可以看出,汉代尽管制定出十几种冠,但有的使用范围很小,除了祭礼之外,常为文武官员所戴的不外乎进贤冠和武弁两种,其余则为门卫和舞人所戴。现着重介绍最有特点的进贤冠。
进贤冠是我国服装史上影响深远的一种冠式,自汉代出现后,历两晋南北朝至唐宋,进贤冠在礼服中始终居重要地位。明代的梁冠实际上也属于进贤冠的改制,可以说进贤冠自汉以后沿用一千八百余年,足见其影响之大。《续汉书·舆服志》:“进贤冠……文儒者之服也。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上至博士两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吏,私学弟子皆一梁。宗室刘氏亦两梁,示加服也。”可知进贤冠自公侯至小吏以及学校弟子都可戴,区别在于冠上的梁数 (图5-20)。
图5-20 戴进贤冠的人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