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楚国的地域在七国中最大,跨越数省的疆土以湖北﹑湖南﹑河南﹑安徽等地为中心,形成浓郁的楚国文化。从20世纪中期以来出土的楚国文物来看,楚文化在先秦时期后来居上,超越了其他区域文化。楚国有最早用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金币和银币也为楚国独有,先秦的木雕工艺品和竹编工艺品全出自楚国,帛书帛画更是唯楚独有,目前发现的先秦竹简几乎全在楚国,青铜编钟举世无双,漆器之精美叹为观止,精妙绝伦的丝织锦绣衣裳,令其他地域的丝织品望尘莫及,其纹饰图案丰富的夸张力和浪漫的想象力,色彩配置的艺术效果和地域特色,成为楚文化的缩影,更是战国时期文化的典范(图5-5)。
楚文化在战国时发展到鼎盛,而高超的丝织和丝绣水平,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1982年,湖北江陵发掘了一座战国时期的楚墓马山1号墓,出土丝织物及服饰品50多件,其品种之繁多,工艺之精湛,保存之完好,都是前所未有的。其中出土有女性墓主人的单衣﹑锦袍﹑夹衣﹑裤﹑裙﹑帽﹑鞋等服饰达20多件,真实的展现出当时的服饰状况。衣袍均为交领﹑右衽﹑直裾﹑上衣下裳相连属的样式,有绵﹑夹﹑单三类,单就袍服数量为最多,达到8件。称之为袍指与单衣﹑夹衣相区分而言的内有填充的长衣。其样式均为直裾,衣身﹑袖子及下摆等部均呈平直状,无明显弧度。领﹑袖﹑襟﹑裾[1]均有一道缘边,衣袖缘边较为奇特,通常用两种颜色的彩条纹锦镶沿。最突出的是两件其袖展开长为3.45米的锦袍,衣襟开口既不在侧面,也不在正中,而是开在中间偏右的部位,这是以往出土服式中较为少见。值得一提的是,出土的袍服中,衣袖间嵌接有袖裆的矩形衣片。这种缝于腋下的“嵌片”,体现出在当时的服装制作中已具有立体结构的造型意识。
图5-5 已出土的战国时期物品
从出土的战国楚袍实物可以看出,与先秦两汉典籍所记载的深衣制式是有差异的。因而我们把楚袍称为楚式袍服。楚袍一般是直 裾[2],曲裾袍较少。马山楚墓在公元前三四世纪之际,属战国中晚期,正是楚文化的鼎盛期,直裾应为当时的时尚。(图5-6)曲裾[3]楚袍的样式,则在出土的其他形象资料中可以看到。
如长沙陈家大山楚墓中出土的帛画上描绘女性的曲裾形制最有特色。衣领﹑边等部位有宽阔深色的厚实锦缘边,绣有条纹,衣袖为琵琶袖,小口大袖,即俗说的“张袂成荫”。袍身瘦小,袍长曳地,绣有卷曲纹,曲裾绕于前,腰系宽带。又如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帛画中所描绘的男性人物,头戴高冠,身穿大袖袍服,衣襟盘曲而下,是典型的曲裾样式。可见当时男女服饰样式相同(图5-7)。(www.xing528.com)
图5-6 湖北江陵出土的楚袍
图5-7 战国帛画
在出土的楚国彩绘木俑和漆奁所绘舞女的服装上,也可以看到曲裾和细腰的特点(图4-16),而且大多也是袍长垂地。男女束紧腰身使宽大的长袍显得更为灵动,这一风尚于春秋时楚灵王好细腰装束的典范直接相关,史籍中多有记载。如《墨子·兼爱中》:“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节制),胁息(屏住气)然后带(系腰带)扶墙然后起。比期(jī)年(过了一年),朝有黧黑之色(饥瘦而脸色发黑)。”后来有民谚说:“楚王好细腰,宫中多恶人。”即指出当时社会从众的着装心理,一君所好,全国效仿。
楚袍的纹样色彩有南方山川迤丽,风光奇瑰的风格,也有楚国人敬鬼好巫,崇日尚赤的地方特色。马山一号墓出土的绣绢衣衾和彩色织锦,大多数是龙凤升腾舞蹈的形象,色彩达二十多种,以白﹑土黄﹑深褐﹑浅褐﹑绛红﹑紫红﹑黄棕﹑黑色为主,还有少量点缀作用的色如蓝﹑灰绿﹑灰黄﹑茄紫﹑茶褐﹑粉红﹑银灰等。值得一提的是黑色的运用,在图案中常用作主色,尤其在深浅褐色中作衬托。据《尚书·禹贡》记载,荆州产“玄纁”之色,可知当时楚国黑红等色属于名贵产品。此外楚袍花纹色彩中的对比色运用也颇具匠心,具有强烈的楚国漆器的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