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上下连属的形制就是把上衣和下裳缝合在一起的一种服装形制,它不同于上衣加长的长衣,其中最典型的是深衣 (图4-15)。
深衣出现于春秋战国之际,盛行于战国﹑西汉时期,不论尊卑﹑男女均可着之,其地位仅次于朝服,东汉以后多用于妇女,魏晋以后,则以袍衫代替(图4-16)。深衣虽然上下连属,但古人制作时仍分开裁制,然后在腰部缝合而成,裁制时有严格的形式和尺度规定,表示了古代人们在服装上赋予的社会符号 意义。
古代深衣在形制上有如下特点,《礼记·深衣》中载:“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短毋见肤,长勿被土。”深衣的不同部位象征日常生活中的圆规﹑矩尺﹑直绳﹑秤等工具,又说,“袂(袖口)圜(huán)以应规,曲袷(jié,交领)如矩以应方,负绳(背缝直如垂绳)及踝以应直,下齐(裳末端)如权衡以应平。故规者,行举手以为容(举止有礼仪),负绳抱方(方领)以直其政,方其义也(象征行为正直思想端正)。”深衣的形制要求源于社会对人们行为的要求,把服装的社会功能提高到道德规范的高度,是周王朝在服装上的一大创举,这一思想一直潜在地影响着历代封建王朝的冠服制度。
图4-16 身着曲裾深衣的 战国木俑(www.xing528.com)
深衣的具体尺寸在《礼记·玉藻》中提到:“深衣三袪(qū,袖口),缝齐(裳下沿)倍要(同腰,裳上沿),衽(裳交接处)当旁,袂可以回肘。长﹑中(长衣﹑中衣)继掩尺(连接袖口掩盖1尺),袷(曲领)2寸,袪尺2寸,缘(袖口镶边)广寸半。”在《礼记·深衣》中有:“袼(ɡē,腋下)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反诎(qū)之及肘。带(腰带),下毋厌(超过)髀(bì,髋骨),上毋厌胁(肋骨),当(正在)无骨者(腰际软处)。”这段文字强调了裁制深衣的一个原则:既按人的身体来裁制,所谓回肘﹑运肘﹑及肘﹑厌髀﹑厌胁皆此意,还规定了袖子的大小比例,古时布幅宽2尺2寸,裁衣时以幅宽为度,袖宽与衣长相等,至袖口则开口1尺2寸,多1尺则缝缀如袋。《仪礼·丧服记》载:“袂属幅……袪尺二寸。”“三袪﹑缝齐﹑倍要”,是指裳的上沿长度(即腰)是袖口展开长的三倍,为7.2尺,而下沿(齐)是腰的二倍,为14.4尺。即所谓“要缝半下”(《深衣》)之意。至于长衣﹑中衣﹑袖子还要续长1尺,即“长﹑中继掩尺”之意,因深衣袖长只有2.2尺(幅宽),长衣为外衣,故需加长以罩内衣。古代(战国)1尺约合现在的23.1厘米,可知深衣尺寸与人体大致相符;“袷二寸”,指领口之宽边为2寸;“缘广寸半”,指袖口边为 1.5寸。
对深衣结构的理解分歧最大的是《深衣》中提到的“续衽,钩边”一句。较权威的说法是深衣的裳用6幅,斜裁为12幅,以应一年12个月,裁片窄的一头叫“有杀”,在裳的右后衽上,用斜裁的裁片缝接,接出一个斜三角形,穿的时候围绕于后腰上,如汉代曲裾相似。清代任大椿有《深衣释例》一文说得更详细:“在旁曰衽。在旁之衽,前后属连曰续衽。右旁之衽不能属连,前后两开,必露里衣,恐近于亵。故别以一幅布裁为曲裾,而属于右后衽,反屈之向前,如鸟喙之勾曲,以掩其里衣。而右前衽即交乎其上,于覆体更为完密。”此段说得相当清楚,但说裾向前则不准确,裾应勾向后。“续衽钩边”是为了掩住里衣,起到遮羞的作用(图4-17)。
在我国服装演变史上,两种形制并行不悖,上衣下裳制的服装后来妇女穿着较多,使用时间较长,男子在汉魏后一般多穿上下连体袍衫。
图4-17 深衣结构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