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衣下裳的穿着方式及历史渊源

上衣下裳的穿着方式及历史渊源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体的衣和下体的裳﹑裤﹑裙的组合配套穿着方式,称为上衣下裳形制。上古时期中国服装大多分为两节,上体所穿的称为衣,下体所穿的称为裳,故有上衣下裳之别。衣的形制起初是短衣,右衽。作为礼服之衣长及膝下。裳内无裤,冷时脚上套胫衣而已,所以裳的主要功能在蔽体。

上衣下裳的穿着方式及历史渊源

上体的衣和下体的裳﹑裤﹑裙的组合配套穿着方式,称为上衣下裳形制。上古时期中国服装大多分为两节,上体所穿的称为衣,下体所穿的称为裳,故有上衣下裳之别。如周代典籍中作为礼服的冕服﹑弁服,以及秦汉后的袴(kù)褶﹑襦(rú,短文)裙﹑袄裤等都是这种形制(图4-12)。

1. 衣

最早衣的形象我们从甲骨文及金文中的象形字中可以看到,上部作曲领状,曲领之下朝两端伸开如衣袖,袖下两边分开,似左右两襟相掩。从出土的商周时期文物也能看到衣为交领右衽(rèn,衣襟)的贵族人物形象,衣长过膝,腰间系带。

衣的形制起初是短衣,右衽。古时男子未冠礼之前只能穿短衣和袴,冠礼之后才能穿裘裳。衣两旁曰衽,长2.5尺,形如燕尾,也用于掩裳。连于领和前衣片叫襟,左襟掩于右襟之上,襟上系带结于右腋下,即所谓右衽。襟有两种形式,一种为交领式,又分两式,其一左襟在领口斜直而下至右腋处,其二左襟在领口曲折作方形,再从右胸前下至右腋处,称曲领。另一种为直领式,即对襟衣。作为礼服之衣长及膝下。上衣在古代根据单夹﹑长短﹑内外的不同有各自的称谓,如襦﹑袷(jia,夹衣)﹑襌衣(dàn,单衣)﹑褐(粗布衣)﹑ 褶等。

2. 裳(chánɡ)

[5]人类最早的服装,由原始社会的兽皮,树叶制成的“遮羞布”发展而来。自原始社会晚期至夏商周仍保留其形式,用布帛制作。裳内无裤,冷时脚上套胫衣而已,所以裳的主要功能在蔽体。商周时裳是男子成人所服的下衣,形如后来的裙。穿裳,必与衣相配,所谓“衣必有裳”(《礼记·丧大记》)。裳的裁制不同于深衣的裳,由于史籍记述不详,对裳的具体形式历来也有不同解说(图4-13)。

裳又分为帷裳和裳,帷裳又称帏,即围之意,用一幅布围在腰上。《论语·乡党》云:“非帷裳,必杀之。”说不是帷裳必须杀缝,反之,帷裳是不杀缝的,这种帷裳是较原始的形制,或者为女子临炊之用围腰之类。

裳的裁剪可根据汉代郑玄所说来复原,郑玄注《仪记·丧服记》:“凡裳前三幅,后四幅也。”裳分为两片,前片用3幅做成,后面用4幅做成,1幅宽2.2尺,7幅共15.4尺,在腰部打折,大小与着裳人腰围相合。前后裳在人的腰部两旁相掩而不相连接,穿时先服后裳,再服 前裳。

(www.xing528.com)

图4-12 着上衣下裳的石人

图4-13 古裳

3.

商周时期男女下衣是一种原始的形制,仅仅为两条套腿的裤套,所以又称为“胫衣”,外再着裳,即成为一套下衣服装。《释名·释衣服》载:“袴(kù),跨也,两股各跨别也。”指出袴的名字由来。袴是后来下衣发展成型的基础之一。由胫衣到有裆不缝合而以带系缚,即开裆,称为“穷袴”,继而缝合成一裆,即合裆,又称为“裈(kūn)”,这一过程应包含有较多的心理因素,与增加防寒和保护的功能关系不大,应该与保护贞节的性观念有联系(图4-14)。

图4-14 早期的下衣形制

图4-15 东周陶器上的 深衣样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