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变化的速率依赖于两股作用力,即限制或妨碍变化的消极因素和刺激或加速变化的积极因素。服装变化的过程中,无时不受这两种力的影响,一种力阻碍服装的进步;另一种力促进服装的发展。
1. 阻力因素
阻力因素包括的内容有落后的经济﹑封闭的地域﹑陈腐的制度及顽固的习俗等。
(1)落后的经济:经济不发达时,人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生存,我国古代文人管子曾经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廉耻”,人只有解决了温饱问题,才能懂得人与人之间的礼节等文明行为,才能去追求精神上的东西,才有时间和精力去改变现有的生产力,与人紧密相连的工业﹑农业和科学技术才会提高。因此,落后的经济是阻滞服装发展与创新的主要因素。
(2)封闭的地域: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使某一地域处于封闭状态,其思想和文化自然会与外界隔断。缺乏交流,必然会影响人们服装的正常发展,而出现服饰模式僵化,停滞不前的现象。世界上很多土著民族就因为地域偏远,无法与外界沟通而固守自己原有的服装样式。在古代社会的服装发展缓慢期,往往有这个因素在起作用。现代在交通﹑传播媒介难以达到的地方,服装就处于相对停滞的阶段。
(3)陈腐的制度:国家以法制的形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社会得以安定。如果法制仅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出发,而违背人性,甚至直接对服装的形制加以限定,势必阻碍服装的发展,使其失去鲜活灿烂的景象。在奴隶主与封建君主统治下的等级制﹑朝代更迭后的易服制﹑宗教控制下的教规等都是极其陈腐的制度,是直接干预服装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服装的变革有时首先要推翻这些制度才能实现。
(4)顽固的习俗:习俗既包含有民族的心理因素,又包含有具体的生活表现形式。服装与民族习俗的关系十分紧密,所以得以保存其传统风格。但如果习俗不汲取新的因素,永远停留在以前的状况,就会对服装的创新变化与进步造成消极影响(图2-5)。
2. 动力因素
动力因素包括的内容即阻力因素的对立面,指发达的经济﹑开放的地域﹑先进的制度﹑有生命力的习俗。此外,还有以下几种值得注意的因素:(www.xing528.com)
(1)新的生活方式:时代发展必然会改变旧的生活方式,带来新的生活方式,并且通过新的生活内容来构筑,尤其是在经济和科技水平快速向前发展的条件下,各行各业开始兴起,如各 种职业活动﹑体育﹑社交和休闲等都为服装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图2-5 中世纪前期的欧洲服饰
(2)教育的普及和文化的提高: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们摆脱愚昧无知和盲目生活,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生产力水平。如1919年“五四运动”后,我国掀起新文化运动,各地纷纷建立各种学堂,学习西方的各种先进技术,这也促进了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服装样式开始走向多样化。因此,教育是促进科技发展和提高人们文化素质的最有效手段。文化可以从教育中得到,也可以从人们的交往和生活实践中得到,它不仅可以提高人的修养﹑规范人的行为,而且还可以提高人的审美素质,使人们懂得如何去欣赏﹑如何去创造美的事物。
(3)时尚青年与妇女:青年永远是最年青﹑最活跃的一代,他们对流行的服装最敏感,而且还有一种求新﹑求异的心理,会驱使他们不断追求新的东西,因此,他们是最不落伍的,是服装流行和传播的主要因素。女性着装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地区或国家服装的盛衰,也可以反映出人们服装审美水平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说,服装就是女性的天下,在面料﹑款式﹑花色上变化最多的就是女性服装,因此,女性给服装变化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天地,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服装的生命将依赖于女性。
(4)社会变革:服装及人类的着装行为从根本上说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它参与社会的思想﹑文化﹑艺术的活动,彼此互动,相互消长。而重大的社会变革,包括政权的更替﹑思潮的激变﹑文化的激烈冲撞﹑国情的转换等,都会影响服装,甚至成为服装变化的转折点。服装同社会历史一样,总是向前发展的,所以单纯从服装变化角度来看,社会的变革会涤除陈旧的服饰,创新出鲜亮的衣物(图2-6)。
阻力和动力两种作用于服装上的力,有时会在同一时间或地区发生冲撞,矛盾的双方如果处于平衡状态,则会出现同时并存的新旧服装现象。如哪方力量强大,那么服装的主流就偏向哪方,这种现象今天在许多国家都存在,如日本﹑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新老兼蓄,相安无事,本土与外来并存的穿着也构成了一道奇特的服装风景线。
图2-6 1894年准备骑自行车的欧洲妇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