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技术、数字水印技术是以光学数据传输为基础,识读时要求识读终端与印刷的二维码、图像有视觉接触。RFID技术是基于无线射频的数据传输,识读时RFID终端和RFID标签无需视觉接触,识读的操作、识读的距离,由RFID终端、RFID标签的性能决定。
采用RFID标签的链接应用,技术上可按识读操作分为指向(pointing)、触碰(touching)和扫描(scanning)三类[28,29]。RFID技术的优点是它的适用性(applicability)。三种识读操作中,指向基本上是光学数据传输唯一可用的识读操作。
“触碰”是指用户让识读终端与对象接触,选择希望与之互动的对象。这时用户须在对象附近,且须知道对象因具有触碰能力而得到增强。Rukzio等[29]认为,触碰技术符合日常的物理互动,谈论对象时人们经常用手或手指触碰对象,以增强听众对于对象的理解,因此触碰技术属于自然的技术。“指向”是用识读终端瞄准对象并选择对象。Rukzio等[29]认为,指向技术反映了一项日常的物理互动,如用手指指向对象,因此也是属于自然的技术。“扫描”技术通过无线技术扫描附近所有互动对象,优点是用户无需知道互动对象的增强,互动对象无需任何视觉改变以吸引人的注意。
RFID标签可分为有源、半有源和无源RFID标签三种,其中无源RFID标签可能是链接应用最好的选择。无源RFID标签由RFID终端提供电源,标签本身无需自带电源;有源RFID标签内置小型电池,标签无需与识读终端互动即可自行发射信号。此外,有源RFID标签的识读距离大于无源RFID标签。半有源RFID标签同样也内置小型电池,但不会主动发射信号。和无源RFID标签相比,半有源RFID标签的内置电池,可延长标签的识读距离。(www.xing528.com)
部分新型手机已经内置RFID识读模块。NFC(近场通信)技术用于近距离的链接应用,识读距离小于10cm,因此可把它归为触碰类技术。近几年对NFC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标是让NFC技术成为标准的移动终端RFID技术。
NFC技术可实现与二维码、数字水印一样的链接应用,也让实现诸多全新的其他应用成为可能。Benyó[30]把NFC技术的应用分为无接触令牌、票务/小额支付、终端配对三类。链接应用属于无接触令牌一类;票务/小额支付应用在终端之间传递有价信息如票务、付款信息;终端之间的通信由终端配对实现,如在数码相机与笔记本之间,可借助NFC接口实现蓝牙连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