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墨水室控制下的连续喷墨技术

墨水室控制下的连续喷墨技术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连续喷墨打印中,来自喷嘴的墨水射流形成墨滴,过程受到墨水室内壁安装压电晶体的控制。连续喷墨的墨水,在墨水室压力作用下从喷嘴喷出,形成连续的墨滴流。[1]即单个喷嘴射出墨滴的频率。图5-2 连续喷墨的墨滴形成其中,R=d/2,e为扰动振幅,λ为振动波长,即墨滴流的墨滴间距。连续喷墨墨滴形成中,用于和不用于打印的墨滴,会被选择性地电荷充电[4],在电场内发生偏转,然后再分开。

墨水室控制下的连续喷墨技术

如本书在第四章所述,喷墨打印方法一般有连续喷墨(CS)、按需喷墨(DOD)两种[1,2],两种方法均可按三项内容:墨滴形成、墨滴控制、与承印物的作用进行讨论。

连续喷墨打印中,来自喷嘴墨水射流形成墨滴,过程受到墨水室内壁安装压电晶体的控制。决定墨滴形成频率的声场,被传导至压电晶体(声场振动频率决定墨滴形成频率)。振动起干扰信号作用,影响墨水射流不稳定性(instability)[3],并影响墨滴形成速度。

连续喷墨的墨水,在墨水室压力作用下从喷嘴喷出,形成连续的墨滴流。按需喷墨中喷嘴内一般没有外部压力。

与连续喷墨墨滴形成现象相关的问题包括:

①流经喷嘴的墨水,在何种条件下形成墨滴?即墨滴形成的能量条件如何?

②墨滴形成需多长时间?即墨滴形成的动力特征如何?

③哪些因素对墨滴形成不利的干扰对灵敏度有影响?

以下将根据基本的物理学原理对这些问题加以讨论。

关于墨滴形成[3]的讨论,可从以下基本原理着手进行:某个事件如果它能降低系统总的能量,该事件在能量上属于有利事件,系统内发生的变化,不断使系统往代表系统能量最低的状况发展。喷嘴的墨水射流形成墨滴时,如果能使总的表面能降低,这一事件在能量上属于有利事件,此时即:

借用图5-1所示符号,对上述情形作几何学的探讨。图5-1(左)所示的墨水射流断开形成墨滴时,墨滴总的体积保持不变,即以下公式成立:

图5-1 符号定义

由此可得以半径r表示的墨滴大小:

为降低能量,式5-1要求的表面积条件,约为:

代入半径r的公式[式(5-3),由体积公式所得],表面积降低的条件则为:

据经典的墨滴形成条件,λ/d比的阈值为:

这些条件并不能…[1]即单个喷嘴射出墨滴的频率。一个墨滴代表一个位元(bit),频率由墨水射流速度v和墨滴间距λ确定:

f式代入墨滴形成公式,可得墨滴形成的上限频率为:

式中代入现实中墨水射流最大速度v、最小直径d,可得墨滴形成可实现的上限频率估值。当v=50ms-1d=15μm时,墨滴形成频率约为1Mbit/s。

墨滴形成的频率,还可预测喷墨打印的分辨率。据经典的式(5-6)条件,墨滴间最小间距λmin为:

将其代入计算r的公式,可得:

即墨滴的最小直径,大于喷嘴内孔直径。最大分辨率以dpi表示为:

d=15μm时,分辨率极限为1000dpi。分辨率极限也可用fmax和速度v表示:

由于墨滴会在纸面扩散,实际打印的分辨率,会低于计算的理论值,即提高分辨率仍是一项挑战,墨水、承印物的相互作用,在其中起关键作用。

上述讨论所依据的墨滴形成能量条件,对墨水从喷嘴出口到墨滴形成时间,没有提供任何信息[4]。能量条件只预测墨滴形成是否发生、形成墨滴是否有足够时间。墨滴形成速度越快,越有利于墨滴流的稳定。

喷嘴喷出柱状墨水射流时,墨滴形成是由射流的边缘振动触发。边缘振动由墨水室内压电晶体产生,以确保墨滴形成处于受控状态。墨水射流边缘可用射流半径描述,射流与喷嘴出口距离x变化时,射流半径亦随之改变,如图5-2所示。

图5-2 连续喷墨的墨滴形成

其中,R=d/2(d为喷嘴直径),e为扰动振幅λ为振动波长,即墨滴流的墨滴间距。根据Rayleigh经典条件,扰动振幅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其中,e0t=0时的扰动振幅,a为描述扰动振幅增长的参数,若墨滴形成的能量条件不成立,则a=0,其他条件下a>0。能量条件成立时,射流中扰动的增长,使射流最小半径变小,最大半径变大。射流最小半径等于零时,依照定义射流被雾化为墨滴,即当:

其中x=vt,即扰动振幅:(www.xing528.com)

式中的余弦项等于-1,相当于等式成立的最小扰动振幅,e=R。把e值代入扰动振幅公式,可得:

墨滴形成所需时间,可由以下公式求解:

根据以上公式,e0值大,会加快墨滴的快速形成,由控制喷嘴的内部振动实现。其次,扰动增长率越大,墨滴形成越快。影响扰动增长参数的力有表面张力、黏性力和惯性力,这些力的相对大小,由墨水的雷诺数Re,惯性力/黏性力)和韦伯数(We,惯性力/表面张力)预测:

其中ρ为液体的密度,γ为表面张力,η为黏度。

根据量纲分析原理[5],当墨滴间距/喷嘴尺寸比、We/Re2比匹配时[4],扰动增长率达到最大:

由此,可近似得出:

λ/d值是形成墨滴最有效的值。与公式(5- 5)、式(5-6)相比,表明射流快速断裂要求的喷嘴直径,一般意义射流断裂的喷嘴小。根据式(5-7),墨滴形成的频率为:

扰动增长率对表面张力、黏度的依赖如图5-3所示。墨水的黏度低、表面张力大,有利于墨滴快速形成。

图5-3 扰动增长率a与墨水的表面张力和黏度

相对于墨滴形成的阈值条件(λ/d>π),快速墨滴形成要求λ/d至少应是(2)1/2的倍数,λ/d越大,We/Re2比越高。

连续墨滴形成中,墨水射流速度由喷嘴压力产生,若不考虑黏度、流体动力等(造成)的损失,墨水射流速度应为:

以工程近似法把损失纳入考虑,墨水射流速度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其中,c为与损失大小相关(<1)的常数,要达到目标射流速度,喷嘴压力应达到MPa级。

在墨滴形成时,从正常墨滴分离,飞行速度可快于、慢于或等于正常墨滴,且比正常墨滴小的墨滴,被称作卫星墨滴。卫星墨滴如飞行速度与正常墨滴相等,则无法与正常墨滴汇合,撞击纸面时会产生背景噪声。墨滴撞击纸面产生的飞溅,也是背景噪声来源[7]

卫星墨滴的形成,被认为是墨水射流速度变化造成的墨滴形成干扰。但数学上这一问题则比较复杂。影响卫星墨滴形成的因素,主要有λ/d比和扰动振幅e0,为了避免产生卫星墨滴,两个参数都须控制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

描述卫星墨滴的参数,有卫星墨滴的大小、飞行速度、与正常墨滴分离的速度。卫星墨滴大小变化与λ/d比成函数关系,如图5-4所示。

卫星墨滴分离的速度与v/λ的比,即墨滴形成频率f有关,如图5-4所示。卫星墨滴如飞行速度比正常墨滴慢,会与后面形成的墨滴汇合,如果飞行速度比正常墨滴快,会与前面形成的墨滴汇合。

连续喷墨墨滴形成中,用于和不用于打印的墨滴,会被选择性地电荷充电[4],在电场内发生偏转,然后再分开。偏转方法与打印机型号有关。按需喷墨墨滴形成中,也可对墨滴作电荷充电,使墨滴发生偏转。如果用同一喷嘴打印不同的位置,比如打印不同的直线,则需要有墨滴偏转。对墨滴进行电荷充电时,用于打印的墨滴,会得到与打印位置对应的电荷量,而不用于打印的墨滴,得到的电荷量相等。对墨滴进行电荷充电,如是用于改变墨滴的飞行轨迹,墨滴飞行轨迹的几何精准性,与电荷充电控制效果密切相关。快速电荷充电技术的发展,是连续喷墨打印发展的关键。

图5-4 墨滴形成频率对卫星墨滴大小、分离速度的影响;卫星墨滴与正常墨滴的飞行速度

对墨滴进行电荷充电[2,4],是在两个电极间产生电场内完成。墨滴要在瞬间(有时按毫秒计)获得所需的电荷量,电荷充电的时间常数RCR电阻C为电容)应为最大,与电荷充电时间应大致相等。电荷充电的时间关系是一个指数函数

其中:

墨滴得到所需的电荷量Q,因墨水的电容值C高而加快(promoted)。墨水的实际电容值可达5×10 -16F。这就要求墨水电导率尽可能高,即电阻值R低。墨水射流测得的电阻约40MΩ,约等于200Ω·cm墨水电阻率,与之相对应的RC=2×10 -8s。实际上,墨滴形成、电荷充电同时进行,因此电阻也会有变化。电荷充电的电极电位V,一般约为200V,墨滴最终得到的电荷量,为1μC/g量级,约1/10电子照相打印墨粉电荷量(10~60μC/g)。注意,电子的电荷量为1.76×108C/g。

墨滴得到的电荷量,受之前墨滴电荷产生电场的影响。这需要由调控电极电位加以补偿,或者每两个墨滴只对一个墨滴电荷充电,未被电荷充电的墨滴,可减小墨滴的相互干扰。墨滴间的空气动力学干扰,也对电荷充电提出特别要求。

由前文可知,墨滴的电荷量相对比较低,这会影响墨滴的偏转。此外,打印过程的某些因素,如墨水的内聚力、墨滴运动要求的稳定性等,为墨滴的电荷量设置了上限。

墨滴内的同性电荷,使墨滴之间产生相互排斥,这种排斥(力)不应大于内聚力,以避免墨滴雾化成为气体。当黏性因素对内聚力的影响可被忽略时,内聚力大小是由墨水表面张力决定。此时,最大电荷量要求的内聚力条件为:

其中,Qmax为最大电荷量,E0为空气的介电常数r为墨滴半径,γ为表面张力。

墨滴电荷充电后的偏转,在偏转板产生的电场内进行,墨滴受到的偏转力为QE,其中Q为墨滴电荷量,E为电场(E=V/偏转板的间距),偏转板之间要求的电压范围V为2~3kV。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