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油墨经过UV、IR照射[32],或是由于大气中氧气作用,经过催化剂催化,才会发生聚合反应。未来对于高机械耐久性的产品,还可能用电子辐射作为固化的反应能。
辐射能的大小由辐射频率决定。根据普朗克定律,E=hf,其中h为普朗克常数6.625×10 -34J·s,f为辐射频率,当c等于2.998×108m/s(光的传播速度),λ等于辐射波长时,f =c/λ成立。电磁辐射的波长分布,如图3-35所示。
图3-35 电磁辐射频谱
如图3-35所示,UV辐射波长为100~300nm,近红外IR波长为700~2000nm,中红外IR波长为2·103~4·103nm,远红外IR波长为4·103~4·105nm,微波辐射波长为106~109nm。辐射能量单位一般以eV表示,1eV等于一个电子通过1V/m电磁场时获得的能量。
200nm波长UV辐射的1个UV当量(UV Quant),能量约为6eV;800nm波长IR辐射的1个IR当量(IR Quant),能量约为1.5eV,两者与打开两个碳原子之间双键所需的能量(约3eV)相当。辐射当量的能量应大于油墨固化的相应能级,才会立即引发自由基聚合,并开始印刷油墨的干燥;辐射固化油墨添加了“快速自由基催化剂”,因此也可用IR辐射引发聚合反应。
聚合干燥的机理是自由基聚合,可分为三个阶段描述:
①链引发;
②链增长反应、连锁反应;
③链终止结束。
(1)引发阶段
引发阶段形成自由基。自由基原则上可由以下方式形成:
①均裂分解:Ihν→2R∗
②脱氢分裂:I+RHhν→IH+R∗
③电子转移:I+Mhν→I∗++M∗-tai I∗-+M∗+
其中,I为引发剂,M为单体,∗为自由基。氧化聚合的引发机理为(c),UV辐射引发的聚合反应,三种方式的引发机理都有可能。
(2)增长阶段
连锁反应阶段,自由基与单体反应形成自由基单体,自由基单体再与其他单体、甚至预聚合的树脂聚合物反应(UV墨):
(3)终止反应
两个自由基之间发生反应时,连锁反应终止:
(M1)n(M2)m∗+(M1)k(M2)l∗→(M1)k+n(M2)l+m·
氧化聚合油墨的引发剂,又称为油墨催干剂,一般为有机酸的金属盐,溶解于矿物油或溶剂中(液体催干剂)。适合用于催干剂的金属为二阶氧化金属如钴、锰等:
CO+ ++ROOH→CO+ ++RO∗+OH-
CO+ + ++OH-→CO+ ++OH∗
油墨的金属浓度按重量计只有0.05%~2%,而催干剂的金属浓度可高达20%。金属盐通常为辛酸盐、树脂酸盐、环烷酸盐和亚油酸盐。催干剂的表面张力决定催干剂是否浮到油墨表面。因为表面张力的这个关系,催干剂可能是在油墨表面,或在油墨内部发挥作用。催干剂可制成糊状加在油墨内。其他的糊状催干剂有硼酸盐、无机的过氧化物。
氧化聚合油墨的连接料为天然植物油、醇酸树脂,由碳双键的多少决定反应速度。连接料的自由基,在链增长阶段形成,自由基之间的相互反应,产生新的自由基,继续反应后形成最终的聚合结构。
UV墨的引发剂一般为芳族酮。
(1)均裂分解
(2)脱氢分裂(www.xing528.com)
R1C═O+R2CHOH→R1C—OH+ ∗R2COH
如苯甲酮、米氏酮。
(3)电子转移
Ph—C═O+R3N→R3N∗++Ph—C═O∗-
UV墨的单体为丙烯酸酯,其可以是单官能单体:
其中R为酯化基团,其余部分为丙烯酸。双官能单体含两个C═O基团,三官能单体含三个C═O基团:
UV墨的树脂聚合物,如丙烯酸酯、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PUA)等,能与单体发生交联反应,形成牢固的油墨膜。
印刷中UV辐射用于油墨干燥,可用于平张胶印油墨、光油的干燥,也常用于柔印油墨、喷墨墨水的干燥。根据Lambert-Beer定律,UV辐射的穿透深度最大可为25μm,足以用于各种印刷干燥。
UV辐射源一般为水银真空灯管或水银高压灯管,灯管可在UV波段和可见光波段发光,若在灯管中掺入添加剂还可产生连续光谱。UV灯管可用作脉冲光源或连续光源,其特征参数包括:
①辐射波段范围;
②辐射几何方向;
③灯管功率,通常为80~120W/cm;
④灯管的冷却(风冷或水冷),通常,灯管发热消耗的能量,约为总能耗的50%,高于灯管100%有功能量;
⑤预热所需时间;
⑥灯管内保护,抑制氧气产生。
油墨成分和附加料在IR波段的吸收峰值,决定IR辐射对印刷油墨产生的效果。IR能量被吸收后转化为热能,加速油墨的氧化干燥、固化,促进连接料的聚合。电子照相打印中,IR辐射是众所周知的定影方法。
IR干燥的辐射源是短波IR,辐射元件有钨丝(λ=1.2μm)、石英管(λ=2.3μm)、金属管、金属箔(λ=2.6μm)或陶瓷(λ=2.8μm和3.2μm),辐射元件的温度和辐射频率,如图3-36所示。
IR辐射源的特征参数与UV辐射类似,辐射源的功率通常为200~500W/cm,高于UV辐射源。
电子束(EB)干燥不常用于印刷干燥,但对要求有效干燥的应用,如书籍封面或其他封面的光油干燥,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由于电子的能量功率大,油墨中即使不含催化剂或引发剂,EB辐射也可引发自由基的聚合。
EB辐射源为高压辐射源(150~600kV)。真空腔内由钨丝阴极发射电子,电子束被再从真空腔通过铝质或钛质窗口导出。全幅EB辐射是由长丝(filament like)阴极产生,或用与阴极射线管相似的电磁方法,让电子束发生偏转。电子束照射纸幅需在屏蔽外壳内进行。屏蔽外壳的厚度为5~50mm,由铅板或钢板制成。因氧气抑制聚合反应,屏蔽外壳内要抽空氧气,充填氮气用于冷却(总能量约10%转化为热能)。EB辐射的穿透深度,是UV辐射的两倍,适合于墨层较厚的印刷干燥(见图3-37)。
图3-36 辐射元件温度与辐射频率
图3-37 电子束辐射衰减
EB干燥的能力,可由以下公式预测:
其中,P为单位时间内可被干燥的面积(m2/s);K为设备因子[Mrad·m2/(s·mA)],是以Mrad为单位表示的电子能量,1Mrad =10kJ/kg,按电子束流的比例计算;I为电子电流(mA);D为固化要求的剂量(Mrad)。
油墨硬化所需的电子束剂量大约是1Mrad。假设:设备因子为0.03(相当于300kV辐射源),电子电流为100mA,则辐射源可干燥的面积等于…[2]。
EB干燥的优点有:EB干燥的干燥能力强,连接料对印刷干燥影响甚微;与热固化干燥、无溶剂印刷油墨比,EB干燥的纸幅温度只有轻微升高,能耗低;能耗成本低;设备占据空间小是又一优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