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液压系统安装工艺及技术要求

液压系统安装工艺及技术要求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安装工艺与技术要求1)斜轴式轴向柱塞泵在额定或超过额定转速使用时,应能保证液压泵进油口压力为0.2~0.5MPa,在降速使用的场合,允许自吸进油,此时油箱的液面应高于液压泵入口0.5m以上。(二)液压缸的安装工艺与技术要求1)液压缸安装时,先要检查活塞杆是否弯曲,特别对长行程液压缸。液压马达允许在满负荷工况下起动,但在液压系统中应设有安全阀,其调定压力不应超过液压马达的最高压力。

液压系统安装工艺及技术要求

(一)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安装工艺与技术要求

1)斜轴式轴向柱塞泵在额定或超过额定转速使用时,应能保证液压泵进油口压力为0.2~0.5MPa,在降速使用的场合,允许自吸进油,此时油箱的液面应高于液压泵入口0.5m以上。安装时尽量靠近油箱油面,以防出现吸油不足现象。

2)安装使用前先将高处的泄油孔接上油管,使壳体内的内漏油能畅通并泄回油箱。手动伺服变量结构的液压泵,调整壳体内油压低于0.15MPa,在此基础上把两个泄漏口均接上油管,低处输入冷却油,高处回油箱以保证起到冷却作用。

3)联轴器与输出轴的配合尺寸应合理选择,安装时不得使用铁锤敲击。

4)泵轴与电动机连接的联轴器安装不良是噪声和振动产生的根源,因而安装时一定要保证同轴度误差在0.1mm以内,且两轴线倾角不大于1°,一般多采用挠性连接(如采用弹性联轴器)。

5)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安装时,要尽量避免用V带或齿轮直接带动泵轴转动(单边受力),如必须用带轮等传动时,应设托架支承,以免液压泵承受过大的径向力。

6)液压泵与液压马达支架或底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防止产生振动。

7)泵吸油管不得漏气,以免空气进入系统,产生振动和噪声。

(二)液压缸的安装工艺与技术要求

1)液压缸安装时,先要检查活塞杆是否弯曲,特别对长行程液压缸。活塞弯曲会造成缸盖密封损坏,导致泄露、爬行和动作失灵。并且加剧活塞的偏磨损。

2)对行程较长的液压缸,活塞杆与铰支座的联结应保持浮动(以球面副相连),以补偿安装误差产生的应力热膨胀

(三)阀类元件的安装工艺与技术要求

安装前应参阅有关资料了解该元件的用途、特点和安装注意事项。其次要检查购置的液压件外观质量,如内部锈蚀情况,检查是否为合格品,必要时返回制造单位修复或更换,一般不要自行拆卸。其安装步骤如下:

1)安装前,先用干净煤油柴油(忌用汽油)清洗元件表面的防锈剂及其他污物,此时注意不可将塞在各油口的塑料螺塞拔掉,以免异物进入阀内。

2)对自行设计制造的专用阀应按有关标准进行性能试验、耐压试验等。

3)安装板式阀的元件时,要检查各油口的阀是否漏装或脱落,是否突出安装平面而有一定的压缩余量,各种规格同一平面上的密封阀突出量是否一致,需安装O形圈进行密封的阀,其油口密封连接处的沟槽是否拉伤,安装面是否碰伤等,作出处置后再进行装配。O形圈涂上少许润滑脂可防止脱落。

4)板式阀的安装螺钉(多为四个)要对角逐次均匀拧紧,不要单钉独进,这样会造成阀体变形及底板上的密封阀压缩余量不一致,造成漏油和冲出密封阀的故障。

5)板式阀中的流量阀进、出油口对称,进、出油口易装反。压力阀中,阀安装底面各类阀外形相似,容易出现将溢流阀装成减压阀之类的错误

6)对管式阀,为了安装与使用方便。往往有两个进油口或两个回油口,安装时应将不用的油口用螺塞堵死或作其他处理,以免运转时喷油或产生故障。

7)电磁换向阀一般宜水平安装,垂直安装时电磁铁一般朝上(两位阀),设计安装板时应做重点考虑。

8)溢流阀(先导式)有一遥控口,当不采用远程控制时,应用螺塞堵住。

(四)其他辅助件的安装工艺与技术要求(www.xing528.com)

液压系统中的辅助元件,包括管路及管接头,过滤器、油冷却器、密封、蓄能器及液位计类仪表,它们的安装好坏也会影响到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不容许有丝毫的疏忽。

在设计中,就要考虑好这些元件的正确位置及配置,尽量考虑到使用、维修和调整上的方便,并注意整齐美观,下面着重介绍油管的安装。

1.液压管路的安装

管路的安装质量影响到漏油、漏气、振动和噪声以及压力损失的大小,并由此会产生多种故障,管路的安装应注意下列事项:

1)液压管路安装前必须进行酸洗,高压管路应经过耐压试验,试验压力推荐用2倍的工作压力。安装液压管路和液压元件时,须严格保持清洁,管路内不得有任意游离状的杂物,特别防止有一定硬度的颗粒状杂物。液压马达允许在满负荷工况下起动,但在液压系统中应设有安全阀,其调定压力不应超过液压马达的最高压力。

2)管路安装时不允许管路之间,管路与液压泵、液压马达之间存在应力,以防止接头漏油和损坏设备。

3)管路的敷设位置,应便于连接和检修,并应靠近设备的基础。管道的敷设应横平竖直,尽量避免交叉布置、倾斜布置,以利整齐美观。

4)在系统中,任何一段管路或管件,应能自由拆装,所以在系统中应合理布置三通和接头。

5)平行及交叉的管道间距,要求至少10mm以上,防止相互干扰及因振动引起管道的相互敲击碰擦现象。

6)在满足连接的前提下,管道尽可能短,避免急拐弯,拐弯的位置越少越好,以减少压力损失。

7)施工中在确定油管长度时,可先用钢丝模拟所需折弯的形状,再展直决定油管长度。完全按设计图的尺寸易导致长度误差大。经实测后,系统中的管道如果过长,应装支架加固,以防振动。支架的最大距离为:30mm以下钢管,最大支架距离为200mm;70mm以下的管子,最大支架距离1000mm。

8)敷设软管时,其弯曲半径应大于或等于软管外径10倍。软管应有一定的长度余量,使其能较容易地变形和弯曲,而不应受到任何拉力。

9)油管可采用冷弯(钢管),热弯后的管子应将管内氧化皮去掉。

10)管路在安装时,管路和铁板不可直接接触,在两者之间应垫木块或橡胶垫等,以此消除振动。

11)吸油管宜短、粗些,一般吸油腔管路入口都装有过滤器,过滤器要求至少在油面以下200mm,对于轴向柱塞泵的进油管,推荐管口不装滤油口,可将管口处切成45°斜面,斜面孔朝向箱壁,这样可减少进油口处的雷诺数并防止杂质吸入液压泵。

12)液压系统的回油管尽量远离吸油管,并应插入油面之下,可防止回油飞溅而产生气泡并很快被吸入泵内,回油管口应切成45°斜面以扩大通流面积,改善回油流动状态以及防止空气反灌进入系统内。

13)在闭式油路中,管路最高处应装有排气孔,用以排出管路中的空气,避免产生噪声及振动。

14)溢流阀的回油为热油,应远离吸油管,这样可避免热油未经冷却又被泵吸入系统,造成温升。

15)细管道应沿着设备的主体及管路的主体布置。

2.油箱的安装

在开式液压系统中,油箱的容积量应不小于液压泵3~5min中的流量。在闭式液压系统中应不小于补油泵3~6min中的流量,同时须使散热面积足够大,使油温在规定范围之内,必要时应采取冷却油温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