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战国时期玉器加工工艺探析

战国时期玉器加工工艺探析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大量使用,经济迅速发展,玉器加工工艺有了极大的提高。规矩的开片、准确的形状、标准的钻孔、华丽的饰纹是战国时期的玉器制造中极易做到的工艺,玉器加工工艺出现了全新的局面。玉剑玦,也就是剑鞘端部的嵌玉,与剑鞘也是以孔洞的方式相接。也就是说,玉剑玦必须从玉块的中间挖出一个与剑鞘大小一样的洞来,才能很好地与剑鞘连接在一起,这个孔洞是用铁钻头完成的。

战国时期玉器加工工艺探析

战国时期(东周后期),由于铁器的大量使用,经济迅速发展,玉器加工工艺有了极大的提高。韧性及耐磨性强的铁制砣具几乎完全取代了石质砣具。规矩的开片、准确的形状、标准的钻孔、华丽的饰纹是战国时期的玉器制造中极易做到的工艺,玉器加工工艺出现了全新的局面。在其后的几千年间,基本加工方法一直处于铁制砣具状态,但每一个时期的具体加工技法又不尽相同。

1.开料

战国时期以前的开料工艺是用绳子加水、加砂的方式锯开玉料,战国时期的开料工艺是采用铁丝加砂、加水的方式锯开玉料。操作时,先将玉料固定,然后用铁丝在玉料上反复拉磨(不断加水和砂子),并使锯缝沿预先画出的墨线前进,将玉料锯开。在战国时期到汉代出土的一些古玉中,仔细观察便能看到开料时留下的痕迹,有些呈弧线形,有些呈直线形。

2.钻孔

战国后期,管形钻头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玉器加工的水平,使钻孔不仅运用于孔洞处理,还运用于镂空、掏膛、饰纹等工序。在各历史时期,这些工序使用的钻孔技法又各有特点,战国时期—汉代可见到的玉器钻孔有以下几种。

(1)细长的通孔。常见于小件玉佩,长可达十几厘米,而孔径可小至2mm以下,内壁较平滑,推测是使用了细而长的管形金属钻。

(2)系孔。主要施于小件玉佩,一般情况下,钻孔圆而周正,孔两端棱角分明。早期的一些玉件穿孔是从正面钻透到背面,孔呈锥形。战国时期出现了特殊的钻孔,即在玉件的背面钻两个斜孔,呈“人”字形交合玉件体内,与玉件的表面基本平行,两个孔都呈锥形,像内部连通的两个鼻孔,故又称为“象鼻孔”,也称“蚁鼻孔”。这种象鼻孔在新石器时代已被较多地运用,并且延续到现在。

(3)嵌孔。嵌孔是用于玉件与其他器件连接的孔,常见于古代长剑剑把处的玉佩饰。玉剑玦,也就是剑鞘端部的嵌玉,与剑鞘也是以孔洞的方式相接。也就是说,玉剑玦必须从玉块的中间挖出一个与剑鞘大小一样的洞来,才能很好地与剑鞘连接在一起,这个孔洞是用铁钻头完成的。汉代以后,与布或革带相连接的玉佩不断出现,帽正、纽扣、领花、带板等多种多样,这类玉器上一般都有孔洞,以便穿线扎结,孔洞中常见的是象鼻孔。

(4)掏膛。此工序主要见于器皿上,在战国时期已臻成熟,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①管钻法。多用于直筒式玉杯,先用直径较大的管形钻钻入杯体,然后将钻芯击断取出,再将钻芯断口处琢平。汉代玉樽的制造就采用了这种方法。②片形砣。砣头为带有一定弧度的金属片,抵住玉件后使玉件转动,砣片会逐步深入玉件内部,不断调整砣片的弧度,可琢出碗心或器物的膛。③实心砣。砣头为实心杆,端部或尖或呈球形,用管钻掏膛后,再以实心砣琢出下凹的膛底。④“L”形砣。用以琢小口、大膛的瓶、壶内膛,其形似脚,可深入瓶口再行转动。⑤多砣组合。可琢出较为复杂的器物内膛,如四方斗杯或八方杯的内膛。制造时先掏出圆形膛,然后再不断修正,琢成四方形膛或八方形膛。

以上几种掏膛方法,在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特点(图11-7~图11-12)。但在有的小型玉器加工作坊中,许多掏膛的方法使用至今。

图11-7 玉兽面纹琮(良渚文化

(李劲松,2000)

图11-8 玉兽面纹镯(良渚文化早期)

(李劲松,2000)(www.xing528.com)

图11-9 玉臥蚕纹璧(战国时期)

(李劲松,2000)

图11-10 玉璇玑龙山文化

(李劲松,2000)

图11-11 玉簋(殷商时期)

(李劲松,2000)

图11-12 玉雕兽面文代(战国时期)

(李劲松,20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