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分多路复用的原理
时分复用是建立在抽样定理基础上的。抽样定理指明:在一定条件下,时间连续的模拟信号可以用时间上离散的抽样脉冲值代替。因此,如果抽样脉冲占据时间较短,在抽样脉冲之间就留出了时间空隙,利用这种空隙便可以传输其他信号的抽样值。时分复用就是利用各路信号的抽样值在时间上占据不同的时隙,来达到在同一信道中传输多路信号而互不干扰的一种方法。
下面通过举例来说明时分复用技术的基本原理,假设有3路PAM信号进行时分复用,其传输波形如图 8-2-2 所示。
图8-2-2 3路时分多路复用波形
上述过程可通过如图 8-2-3 所示的框图实现。各路信号首先通过相应的低通滤波器(预滤波器)变为频带受限的低通型信号。然后再送至旋转开关(抽样开关),每单位时间将各路信号依次抽样一次,在信道中传输的合成信号就是 3 路信号在时间域上周期地互相错开的PAM信号,即TDM-PAM信号。
图8-2-3 3 路PAM信号时分复用原理
抽样时,各路轮一次的时间称为一帧,长度记为Ts,这就是旋转开关旋转一周的时间,即一个抽样周期。一帧中相邻两个抽样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叫作路时隙(简称为时隙),即每路PAM信号每个样值允许占用的时间间隔,记为Ta=Ts/n,这里复用路数n=3。3路PAM信号时分复用的帧和时隙如图 8-2-4 所示。
图8-2-4 3路PAM信号时分复用的帧结构图
上述概念可以推广到 n 路信号的时分复用。多路复用信号可以直接送入信道进行基带传输,也可以加至调制器后再送入信道进行频带传输。在接收端,合成的时分复用信号由旋转开关依次送入各路相应的低通滤波器,重建或恢复出原始的模拟信号。需要指出的是,TDM中发送端的抽样开关和接收端的分路开关必须保持同步。
由于各种原因,时分复用技术的标准未能统一,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制式。即A律13折线压缩特性——PCM30/32路制式(E体系)和 μ 律15折线压缩特性——T 体系。我国和欧洲等国采用的是PCM30/32路制式,日本和北美等国采用PCM24路制式。其中,PCM24路制式又包含两种不同的标准。下面对 PCM30/32 路系统进行简单介绍。
2.PCM30/32 路系统
A律13折线PCM30/32路系统中,一帧共有32个时隙,可以传送30路电话,即复用的路数n=32 路,其中话路数为30。PCM 30/32路系统的帧结构如图 8-2-5 所示。
从图 8-2-5 可以看到,在PCM 30/32路的制式中,一个复帧由16帧组成,一帧由32个时隙组成,一个时隙有8个比特。对于PCM30/32路系统,由于抽样频率为 8 000 Hz,抽样周期(即PCM30/32路的帧周期)为1/8 000=125 (μs);一个复帧由16帧组成,这样复帧周期为 2 ms;一帧内包含32路,则每路占用的时隙为125/32=3.91 (μs);每时隙包含8位折叠二进制,因此,位时隙占 488 ns。
图8-2-5 PCM 30/32路系统的帧结构
从传输速率来讲,每秒钟能传送 8 000 帧,而每帧包含32×8=256(bit),因此,传码率为2.048 MB,信息速率为2.048 Mbps。(www.xing528.com)
前面讨论的PCM30/32路(或PCM24路)时分多路系统,称为数字基群(即一次群)。为了能使宽带信号(如电视信号)通过 PCM 系统传输,必须有较高的传码率,因此,提出了数字复接技术。所谓数字复接技术,就是把较低群次的数字流汇合成更高群次的数字流。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准同步方式进行复接,因而称为准同步数字系列(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PDH)。国际电信联盟(ITU)推荐了两种一次、二次、三次、四次和五次群的数字等级系列,如表 8-2-1 所示。
表8-2-1 数字复接系列(准同步数字系列)
从表 8-2-1 可以看出,PDH有两种基础速率:一种是以 1.544 Mbps 为第一级(一次群,或称基群)基础速率,采用的国家有北美各国和日本;另一种是以 2.048 Mbps 为第一级(一次群)基础速率,采用的国家有欧洲各国和中国。表 8-2-1 还列出了两种基础速率各次群的速率、话路数及其关系。对于以 2.048 Mbps 为基础速率的制式,各次群的话路数按 4 倍递增,速率的关系略大于4倍,这是因为复接时插入了一些相关的比特。对于以 1.544 Mbps为基础速率的制式,在3次群以上,日本和北美各国又不相同。
PDH 优点:易于构成通信网,便于分支与插入;复用倍数适中,具有较高效率;可视电话、电视信号及频分制载波信号能与某一高次群相适应;与传输媒质(如电缆、同轴电缆、微波、波导、光纤等)传输容量相匹配。
数字通信系统除了传输电话外,还可传输其他相同速率的数字信号,如可视电话、频分制载波信号以及电视信号。为了提高通信质量,这些信号可以单独变为数字信号传输,也可以和相应的PCM高次群一起复接成更高一级的高次群进行传输。基于PCM30/32路系列的数字复接体制的结构如图 8-2-6 所示。
图8-2-6 基于 PCM30/32 路系列的数字复接体制
3.同步数字系列
随着光纤通信的发展,准同步数字系列已经不能满足大容量高速传输的要求,不能适应现代通信网的发展要求,其缺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存在世界性标准的数字信号速率和帧结构标准,不存在世界性的标准光接口规范,无法在光路上实现互通和调配电路。
(2)复接方式大多采用按位复接,不利于以字节为单位的现代信息交换。
(3)准同步系统的复用结构复杂,缺乏灵活性,硬件数量大,上、下业务费用高。
基于传统的准同步数字系列有上述缺点,为了适应现代电信网和用户对传输的新要求,必须从技术体制上对传输系统进行根本的改革。因此,ITU 制订了 TDM 制的 150 Mbps 以上的同步数字系列(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DH)标准。它不仅适用于光纤传输,也适用于微波及卫星等其他传输手段。它可以有效地按动态需求方式改变传输网拓扑,充分发挥网络构成的灵活性与安全性,而且在网络管理功能方面大大增强。数字复接系列(同步数字系列)如表 8-2-2 所示。
表8-2-2 数字复接系列(同步数字系列)
由于 SDH 具有同步复用、标准光接口和强大的网络管理能力等优点,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原有的PDH数字传输网已逐步纳入到了SDH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