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设计确定三峡水库运行方式为蓄清排浑,即145m-155m-175m方案,(水库运用控制水位为汛限水位145m,消落水位155m,正常蓄水位175m)围堰发电期(2003—2007年)运用方式为135~139m,初期运用期(2008—2013年)运用方式为144~156m。2003年6月三峡水库蓄水至135m,进入围堰发电期,同年11月,水库蓄水至139m。围堰发电期运行水位为135m(汛限水位)至139m(蓄水期)。2006年10月水库蓄水至156m,较初步设计提前一年进入初期运行期,初期运行期运行水位为144~156m。2008年汛后,三峡水库开始进行175m试验性蓄水,当年最高蓄水位达到了172.8m,较初步设计提前5年进行175m试验性蓄水[1]。
2009年针对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运行条件发生的较大改变,为满足水利部门和航运部门从提高下游供水、防洪、航运等方面对三峡水库调度提出的更高需求,水利部等有关部门组织对三峡水库进行了优化调度研究。同年10月,国务院批准了《三峡水库优化调度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三峡水库汛后蓄水时间由初步设计时的10月初提前到了9月中旬。《方案》提出的蓄水调度方式为:一般情况下9月15日开始兴利蓄水;蓄水期间,库水位按分时段控制上升的原则,9月30日水位不超过156m(视来水情况,经防汛部门批准后可蓄至158m),10月底可蓄至汛后最高水位175m;蓄水期间的下泄流量,9月控制不小于8000~10000m3/s,10月上旬、中旬、下旬分别按不小于8000m3/s、7000m3/s、6500m3/s控制,11月按保证葛洲坝枢纽下游(庙嘴站)水位不低于39m和三峡水电站保证出力对应的流量控制;允许汛限水位上浮至146.5m。2009年汛末,三峡水库从9月15日开始蓄水,由于遭遇了上游来水偏枯与下游持续干旱的情况,水库蓄水至171.43m。(www.xing528.com)
2010年,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在“关于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2010年汛期调度运用方案的批复”中明确了“当长江上游发生中小洪水,根据实时雨水情况和预测预报,在三峡水库尚不需要实施对荆江或城陵矶河段进行防洪补偿调度,且有充分把握保障防洪安全时,三峡水库可以相机进行调洪运用”,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小洪水调度”的运用方式,并予以实施。根据2009年调度的经验和教训,2010年以后,三峡水库在提前蓄水方面,采取了汛末蓄水与前期防洪运用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国家防总批复意见,汛末蓄水时间进一步提前至9月10日,2010—2013年连续4年均实现了175m蓄水目标。
2011年消落期,三峡水库根据坝下游抗旱补水需求,实施了抗旱补水调度。根据四大家鱼繁殖条件研究,2011年汛初开展了生态调度试验。2012年消落期,三峡水库实施了库尾泥沙减淤调度试验,并在2012年汛前和汛初实施了两次生态调度试验。为提高水库排沙比,2013年汛期实施了沙峰排沙调度,汛期成功经受了建库以来最大洪峰71200m3/s的洪水考验。2013年消落期,三峡水库再次实施了库尾减淤调度,并在2013年汛前再次实施了生态调度试验,汛期实施了沙峰调度[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