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权分配实践对讨赖河水资源管理的启示

水权分配实践对讨赖河水资源管理的启示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水量水权”欠缺,是造成讨赖河流域管理薄弱、不适应现代水资源管理要求的主要原因。因此,尽快颁布实施流域“水量水权”分配方案,是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促进流域水资源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水权分配实践对讨赖河水资源管理的启示

7.1.4.1 依“时间水权”,确“水量水权”

明晰“水量水权”、实施总量控制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现实要求,也是中国水权制度建设的大势所趋。“水量水权”欠缺,是造成讨赖河流域管理薄弱、不适应现代水资源管理要求的主要原因。因此,尽快颁布实施流域“水量水权”分配方案,是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促进流域水资源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但是,讨赖河现行“时间水权”制度运行已久,有一定群众基础和管理优势,不可全盘否定、推倒重来,应综合分析制度规定“分水时段”内各区域的可用水量及实际供水量,明确“时间水权”制度下中游在其分水时段内的下泄洪水量及其水权归属,基于“时间水权”确立“水量水权”。同时,立足讨赖河流域管理体制现状,尽量避免对现有分水利益格局与水资源管理事权划分的重大调整,探索“时间水权”与“水量水权”的结合模式。

“时间水权”与“水量水权”的结合,应充分明确“时间水权”的优先地位,在“时间水权”规定的分水时段内提出各区域及用户的地表水及地下水总量控制指标。在此过程中,以现状条件下各区域分水时段内的最大可支配水量作为“水量水权”的上限,同时综合考虑各区域分水时段内的多年平均供水量、排水量及需水量,在充分协商基础上,确定水量水权。

另外,地下水权分配与管理是“水量水权”制度的一项关键性内容,对于“时间水权”制度的长久运行至关重要。目前,讨赖河流域地下水已经初现超载,并影响了中、下游的泉水出流,如果继续恶化,势必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表河道干涸,导致中、下游地区在其分水时段内无水可用,最终造成流域“时间分水”制度的崩溃。因此,“水量水权”分配中,提出科学、合理的地下水水权分配方案以及地表-地下水统一的管理制度,十分必要。

7.1.4.2 兴“水权交易”,促“用水效益”

讨赖河“时间水权”制度总体上仅对区域取水时间进行控制,规定用水户可取用制度允许时段内的所有地表径流,这就促使用户将分水时段内的水量“吃干喝净”,造成其节水主动性缺乏、浪费严重。

因此,提高用水效益及效率,是强化讨赖河“时间水权”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用水效率“红线”管理的迫切需求。目前,讨赖河流域内尚未建立区域用水总量控制体系,加之上、中游缺乏控制性水利工程,使得精确控制区域供水非常困难,难以从水量上压缩区域取水以提高用水效率。另外,讨赖河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机制还未建立,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体制尚不完善,通过定额管理提高用水效率,短期内也较难实施。“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在讨赖河流域的困境,迫使只能通过开展水权交易,为流域管理注入市场活力及节水动力,从而促进用水效益提高。(www.xing528.com)

国内外实践表明,在明晰水资源产权的基础上培育水市场、进行水权交易,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稀缺资源的调控作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益。但水资源的流动性与不确定性,影响了水权交易的稳定性与保证率。而讨赖河基于时间的水权制度则恰好避免了这项交易问题。由于“时间水权”中所规定的分水时段相对固定,用水单位之间通过交换取水时段的方式进行水权交易,可以避免水权交易中的水文风险,不失为一种水权交易的可行途径。

2000年以来,讨赖河流域已经陆续出现了零星的区域取水时段交换现象,反映了流域对水权交易的需求,体现了“时间水权”制度下水权交易的可行性,也为讨赖河流域开展水权交易探索提供了实践基础。

7.1.4.3 修“水利工程”,保“供水稳定”

流域的“水量水权”分配方案是水权制度建设的基础,也是第一步工作,其后还需要一系列工程调度措施来控制用水总量、落实水权。

控制性水量调蓄工程,是“蓄丰补枯”、控制分水时段内用水总量、实现“时间水权”与“水量水权”精确对接的必要条件。目前,讨赖河干流中游还不具备建设大型水利工程及修建大型水利枢纽的条件,在可预见期内无法对径流进行有效调控,落实“水量水权”分配方案尚有较大困难。

因此,围绕流域水权制度建设,开展中、上游水利工程规划,促进控制性工程修建,是落实流域“水量水权”管理的根本解决途径,也是讨赖河流域管理中需长期考虑的问题。在控制性工程建设论证及协商过程中,应紧紧围绕流域“水量水权”分配方案,在蓄水工程修建后,应维持现状下泄水量,保障下游“水量水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