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可靠性基本概念:保证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可靠性基本概念:保证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可靠性测试的基础上利用统计原理,进行数据处理、逻辑概率分析,进行可靠性分析、预测和评估。通过对人为原因造成的故障进行分析,可以提高故障发生的预见性和管理水平。

可靠性基本概念:保证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1.可靠性定义

可靠性(可靠度)表示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条件能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2.评价可靠性的要点

1)规定的对象。规定某一零部件或某一系统。

2)规定的条件。规定对象在什么条件下使用。

3)规定的时间。规定对象在什么时间内使用。

4)规定的功能。规定对象所应完成的功能。

3.可靠性研究范畴

1)可靠性物理研究。通过对失效机理和失效模式的分析,从设计、工艺、制造、材料、操作等诸方面进行改进。

2)可靠性数学研究。在可靠性测试的基础上利用统计原理,进行数据处理、逻辑概率分析,进行可靠性分析、预测和评估。

4.故障分类

1)本质性故障。由于设计和制造原因使设备在规定条件下过早发生故障,称为本质性故障,或者早期故障。

2)耗损性故障。由于摩擦元件老化、材料疲劳等原因使设备到了一定期限就不能正常工作,称为耗损性故障,属于正常故障,可以事先监测和预知。(www.xing528.com)

3)偶发性故障。由某种偶然因素引起的设备故障称为偶发性故障,一般无法预知。

4)操作性故障。由于不按规定条件使用与维护所造成的故障称为操作性故障,属于责任事故。

5.故障分析内容

1)故障(失效)模式分析。分析故障的表现及形成。

2)故障(失效)机理分析。分析引起故障的物理、化学方面的内在原因。

3)失效效应分析。分析某种失效模式对整个系统功能的影响,包括失效引起的结果,失效的危害程度,失效的技术经济损失等。

4)失效模式分析。通过对人为原因造成的故障进行分析,可以提高故障发生的预见性和管理水平。

6.故障分析要求

1)全面分析。从设计、制造、操作、使用、维护、管理等各方面进行分析。

2)全员参与。必须发动全体有关人员参与分析,集思广益,防止少数人主观武断。

3)全部资料。包括失效零件名称、图号、失效时间、失效地点、失效时的状态、失效原、导致后果等方面的资料。

4)全部过程。了解处置措施的全部过程,详细了解故障的处理措施及处理后的运行状态,是停机检修、更换零件还是返厂维修,这对做好失效分析作用很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