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确定图像边缘生成原因?

如何确定图像边缘生成原因?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我们必须明确:引起边缘的物理原因。图1.13显示的是:一个边缘查找器对该图像的输出结果。

如何确定图像边缘生成原因?

经过边缘增强以后,如果所得到的信号(边缘增强图像)比噪声大得多,那么,我们可能会推断出:图像中的某一点是否位于边缘上。但是,这个推断并不一定可靠,因为噪声可能恰巧使得:这一点和周围的点之间出现显著的差别。

10.4.1 边缘检测和定位

我们所能做的是:选择一个阈值来对边缘增强图像做二值化处理,从而减少“假的边缘点被接受”的情况所发生的概率。如果阈值选得太大,那么,一些弱的边缘会被忽略掉。因此,我们需要在两种误差之间选择一个平衡。在边缘检测过程中,通过增加用来取平均值的小图像块的尺寸,我们可以减小噪声的影响,从而使得“弱的”边缘更容易被检测处理。我们可以从频率域来考虑这个问题,小图像块的尺寸越大,对应的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就越低,因此,增加用来取平均值的小图像块的尺寸,等价于:增加被抑制的频域范围。但是,我们又必须面对另一个取舍问题,在抑制噪声和定位边缘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因为,如果小图像块中包含多个边缘,那么,所得到的边缘检测结果是不可靠的。我们注意到:短的边缘必须具有更大的对比度,才能够被检测出来!

经过边缘增强的图像,并不是只有边缘上的点有很大的值,边缘附近的点也有很大的值。如果为了去噪,我们预先对图像进行了“光滑”处理,那么,这种现象会更加明显。因此,这就产生了边缘定位的问题。如果不考虑噪声,我们可以期望:(在边缘增强图像中)边缘上的点取得局部最大值。这些局部最大值可以被用于:抑制边缘点附近的“很大的”值的影响。

如果我们使用梯度平方算子进行边缘检测,那么,在经过边缘增强的图像中,每一条边缘处都有一个“山脊状”突起,其大小与该边缘两侧的亮度差成正比。对于Lap lace算子和二次变分的情况,边缘处会有两条平行的“山脊状”突起,这两条“山脊状”突起分别位于边缘两侧。对于Laplace算子,这两条“山脊状”突起的方向是相反的(即:一条是凸出,一条是凹陷),我们可以将边缘定为:这两条“山脊状”突起的方向发生变化的地方。

10.4.2 简单边缘模型的缺陷

经过边缘检测,我们所定位的是:(图像中的)一些边缘点,还不是一条条完整的边缘。事实上,根据检测出的边缘点来生成边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为此,我们必须明确:引起边缘的物理原因。被边缘检测器所检测出的图像亮度的快速变化,是由三维场景中的哪些“因素”产生的?到目前为止,我们关于这方面还知之甚少。人们已经意识到了简单边缘模型的局限性,并且,已经提出了很多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边缘模型。

简单边缘模型将边缘看作是:理想阶梯函数加噪声。许多边缘检测方法所共有的一个问题是:它们所基于的前提假设通常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尽管许多物体表面具有相同的反射率,但是,这些物体表面所形成的图像却不一定具有相同的亮度;相反地,对应于不同物体表面“小块”的像素点,其灰度值却可能非常相似,参见图3.2。只有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将图像看作是:由一组具有“一致亮度”的区域所组成的集合。对边缘检测方法的评估是很困难的,这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我们缺乏对任务的明确定义。我们如何辨别:边缘是否被“漏掉了”,或者,“伪边缘”出现在什么地方?这些问题的答案依赖于:我们要用边缘检测的结果来做什么?

我们在第1章的图1.13中所给出的例子,就形象地说明了上面所谈到的一些问题。图1.13(a)所显示的是:一个用积木搭建起来的简单场景所生成的图像。图1.13(b)显示的是:一个边缘查找器对该图像的输出结果。即使对于这种简单的情况,边缘查找器所检测到的边缘“碎片”也是不完美的。要将这些边缘“碎片”组合成:用来描述物体轮廓的清晰的线条图,还有许多细致的处理工作要做。图1.13(a)中物体的轮廓对应于图1.13(b)中的长直线,我们的任务逐渐变得明确了:如何根据(二值)图1.13(b)中的边缘点来确定长直线边缘?

10.4.3 确定长直线边缘

对于一些极其特殊的情况,我们可以探索如何确定图像中的边缘。本节中,我们讨论一种特殊的情况:根据检测出的边缘点,确定图像中长直线形状的边缘。我们以第2章中的图2.2为例,详细说明:根据图2.2(a)生成图2.2(b)的具体过程。首先,通过本章介绍的Sobel算子,我们共检测到了64409个边缘点,如图10.5(a)所示。

进一步,我们需要判断:(图10.5(a)中的)某一个边缘点p m=(xm,ym)T位于哪一条直线上。我们需要两个参数θn和ρl来指定一条直线:

参见图7.10。直线经过点p m的意思是:(xm,ym)T满足式(10.47),也就是说,表达式

成立。给定点p m,我们无法确定直线的参数θn和ρl,但是,我们却可以轻易地判断:图10.5(a)中的某一个点在哪一条直线上。我们是如何做到的呢?虽然图10.5(a)中过某一个点有很多p m的直线{sn,l},但是,在其中的一条直线sn′,l′上,有大量的点。“有大量的点”这几个字的具体意思是:有很多点{(xi,yi)T}都满足式(10.47)。于是,我们得到了寻找直线的一种方法:

•首先,对于每组给定的直线参数θn和ρl,将所有的边缘点{(xi,yi)T}逐一地代入式(10.47),验证其是否成立;

•然后,统计(代入边缘点过程中)式(10.47)成立的次数;(www.xing528.com)

•如果成立次数大于给定阈值,则判定(由参数θn和ρl确定的)直线sn,l是一条直线形边缘,否则,判定直线sn,l不是边缘。

如果我们生活在Pau l Hough的时代(20世纪60年代),相信我们也能设计出相应的直线查找方法,但是,和Hough的工作比起来,上述方法还有一个明显的差距:存在计算冗余。假设边缘点(xi,yi)T对于式(10.47)不成立,在上述过程中,计算结果被直接舍弃了。事实上,计算结果中是包含更多有用信息的,通过计算,我们不仅知道:边缘点(xi,yi)T不属于参数为θn和ρl的直线,进一步,我们还知道:边缘点(xi,yi)T属于某一条参数为θn的直线,其中=xi cosθn+yj cosθn,进一步,我们还知道,对于某一个固定的参数θn,边缘点(xi,yi)T只属于这一条直线。

为了提升计算效率,我们可以将上述过程中的“验证式(10.47)(对于直线参数θn和ρl)是否成立”变为:对于某一个固定的θn,计算使得边缘点(xi,yi)T代入后成立的参数:然后直接得出结论:对于某一固定的参数θn,边缘点(xi,yi)T只属于某一条参数为θn和ρm=的直线,对于剩下的一系列参数{ρl}l/=m都不成立。总结起来,一次计算取代了一系列验证过程。经过上述优化调整,我们就得到了是著名的Hough变换:

•首先,对于每一个给定的θn,将所有的边缘点{(xi,yi)T}逐一地代入,根据式(10.49)计算出,对应参数θn和ρm=的计数器Nm,n增加一次计数[2]:Nm,n=Nm,n+1;

•然后,遍历所有的θn,统计出每一条直线sn,l(边缘点代入后)的成立次数N l,n

•如果成立次数大于给定阈值,则判定(由参数θn和ρl确定的)直线sn,l是一条直线形边缘,否则,判定直线sn,l不是边缘。

图10.5(b)中给出了:根据(图10.5(a)中的)边缘点而得到的Hough变换统计结果N l,n,其中,l为行标,从1到1801,对应的ρl1800到1800,间隔为2;n为列标,从1到900,对应的θn90°到89.8°,间隔为0.2°。图10.5(a)中的亮度对应于N l,n的数值,其最大值为720。

Hough变换的统计结果N l,n给出了:直线sn,l上的边缘点数目。只有拥有足够多边缘点的直线,才被认为是直线形边缘。因此,我们可以对N l,n设置一个阈值,从而选取相应的直线形边缘。图10.5(c)中给出了:通过判断标准N l,n>400选取出的206组直线参数。每一组直线参数对应于一条直线,图10.5(d)中画出了对应的206条直线,就是根据图10.5(a)中的边缘点所确定出的长直线边缘。对比图10.5(a)和10.5(d),我们可以进一步观察:这些直线形边缘与边缘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图10.5(d)进一步验证了我们在第2章2.2小节中得出的结论:空间中一组平行直线的像都相交(或汇聚)于消失点。

我们可以进一步“筛选”图10.5(a)中的边缘点,只保留位于长直线上的点,如图2.2(b)所示。边缘点(xi,yi)T到直线ln,l的距离为:

如果边缘点(xi,yi)T到所有长直线的距离都大于某一阈值(例如4个像素点距离),则将其舍弃。最终,图2.2(b)中只保留了38413个边缘点,占图10.5(a)中边缘点总数的59.64%。

注意,Hough变换图像10.5(b)与CT扫描图像2.15(a)很相似。这并非偶然,事实上,Hough变换就是在对二值图做CT扫描!

图10.5 我们可以通过Hough变换,来(根据边缘点)确定对应的“直线形”边缘。(a)Sob el算子对图2.2(a)的边缘检测结果,共检测出64409个边缘点。(b)根据边缘点得到的Hough变换统计结果N l,n,其中,ρl从-1800到1800,间隔为2;θn从-90°到89.8°,间隔为0.2°。(c)我们可以对N l,n设置一个阈值,从而选取相应的直线形边缘。通过判断标准N l,n>400,总共选取出了206组直线参数。(d)每一组直线参数对应于一条直线,对应的206条直线就是检测出的直线形边缘。

图10.6 多条边缘汇聚的地方被称为角点。“多条边缘”这几个字本身就暗示着:无法通过一个点来进行观察和计算;“汇聚”这两个字暗示着:观察的区域不需要太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