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寻华字的多重含义

探寻华字的多重含义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年代遥远,对于“华”字的本义来源,我们所知有限,只能借助古代典籍与现代考证加以猜测与探讨,以窥其大概。“华”字的书写演变如图1-1-1所示。显然,早期“华”字与服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大约在5 000年前,当中华民族形成时,其族称为“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汉朝以后,各民族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开始出现“中华”的族称。

探寻华字的多重含义

由于年代遥远,对于“华”字的本义来源,我们所知有限,只能借助古代典籍与现代考证加以猜测与探讨,以窥其大概。“华”字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用来表示“华丽”“中华民族”等意思,这些都是“华”字的引申义,它的本义应该是“花儿”的花,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道:“华,荣也。”其基本意思是指美丽而有光彩。古代中原民族自称“华夏”,意即“荣夏”,是“光荣的中国之人”的意思。“华”字的书写演变如图1-1-1所示。

图1-1-1 “华”字的书写演变

在古代的文献中,可以找到对“华”字的解释,华夏族的服饰很美,故称之为“华”。显然,早期“华”字与服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但实际上,“华”字被解释为“族称”的历史比之前者更为久远。

大约在5 000年前,当中华民族形成时,其族称为“华”。现代历史学家认为五帝时代舜的名字称为“重华”,“重”是远古少昊氏部落中的一个氏族名称。这个氏族在帝颛顼高阳氏时代担任过部落联盟世袭公职“句芒”,负责管理森林树木。“重”即舜所在氏族名称,“华”就是舜的名字。五帝时代,舜所在部落被称为“有虞氏”。在中国的上古时期,有“以官为氏”的习俗,即以其在部落联盟中所担任的公职名称为部落名称,故称其部落为“虞”或“有虞氏”。先秦文献曾有记载,有虞氏是中国历史上先于夏朝的第一个朝代,虽然这个朝代还带有若干部落联盟的痕迹。中国最古老的史书《尚书》,即以《虞书》为开篇。按照氏族部落传统,氏族首领的名称即全体氏族成员及其后裔共有的名称。在舜建立国家政权后,人们沿袭古老的习俗,以舜的名字称呼有虞氏朝族裔及有虞氏朝治理下的人民为“华”。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汉朝以后,各民族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开始出现“中华”的族称。“中华”一词作为一个超越当时汉族、兼容当时内迁边疆各族的概念被响亮提出,能否居中华正统,在当时成为一个政权是否能在社会舆论面前取得合法存在资格的潜在标准。因此,内迁各族所建政权均从血统、地缘及文化制度方面找到自己是圣人后代、理当居中华正统的根据。图1-1-2中从左到右依次为尧、舜、禹的画像。(www.xing528.com)

唐代正式出现“中华”一词,是在唐朝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其重要的法典《律疏》中将“中华”一词释文如下:“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意思是说,凡行政区划及文化制度自属于中国的,都称为中华。

图1-1-2 尧、舜、禹画像(清人绘)

至19世纪末,作为近代民族学术语的“民族”概念传入中国后,“中华民族”这个民族学词汇也应运而生。如近代学者梁启超所言:“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国人也’之一观念浮现于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一员也。”但中华民族实体则是远在“中华民族”这个族称出现以前数千年就形成了。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华”字主要包含了服饰之美与民族称谓,两者之间显然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我们的先人以服饰华彩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并以华族或夏族为中心民族,不断同化其他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现在的中华民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