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建设项目生产、使用、储存过程中涉及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依据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和其他危险物质临界量推荐值确定危险物质的临界量。定量分析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的比值(Q)和所属行业及生产工艺特点(M),按下述方法对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P)等级进行判断。
1.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
计算所涉及的每种危险物质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Q。在不同厂区的同一种物质,按其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计算。对于长输管线项目,按照两个截断阀室之间管段危险物质最大存在总量计算。
当只涉及一种危险物质时,计算该物质的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即为Q。
当存在多种危险物质时,则按公式(11.1)计算物质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
式中 q1,q2,…,qn—— 每种危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t;
Q1,Q2,…,Qn—— 每种危险物质的临界量,t。
当Q<1 时,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I。(www.xing528.com)
当Q≥1 时,将Q 值划分为:(1)1≤Q<10;(2)10≤Q<100;(3)Q≥100。
2. 行业及生产工艺特点
分析项目所属行业及生产工艺特点,按照表11.3 评估生产工艺情况。具有多套工艺单元的项目,对每套生产工艺分别评分并求和。将M 划分为(1)M ﹥ 20;(2)10﹤ M≤ 20;(3)5﹤ M≤ 10;(4)M = 5,分别以M1、M2、M3 和M4 表示。
表11.3 行业及生产工艺
3.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分级
根据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和行业及生产工艺(M),按照表11.4 确定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等级(P),分别以P1、P2、P3 和P4 表示。
表11.4 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等级判断(P)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