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袜、绑腿和围腰的作用在整个服饰中显得不那么重要,处于从属地位。但由于是全面介绍服饰,自然也不能忽略,何况云南少数民族的鞋袜、绑腿和围腰都有自己的特点,是丰富多彩的服饰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原始的人类是不穿鞋的,更没有袜子、绑腿和围腰之类。他们赤着双足在森林中、草原上寻觅食物、追猎野兽,也赤着双足在自己活动的地域内嬉戏漫游,脚底板上长了厚厚的老茧。后来,是冬天的严寒,也是路上尖利的石子,使他们学会了穿鞋、穿袜,甚至在小腿上扎上绑腿。随着社会的进步,审美意识不断发展,鞋袜、绑腿、围腰等与全身服饰配套协调,才逐渐有了美观的考虑和追求,这才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亲近大地的服饰。
直到20世纪50年代,云南绝大部分少数民族男女都赤足。“跣足,登高山似履平地,健步如飞”,是过去不少书籍对云南少数民族的记载。云南少数民族赤足有许多客观因素,直到现在,很多少数民族群众在干活时仍然喜欢光着脚。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如今在赶街、进城或是集会时,大多已经穿上了从市场上买来的鞋。出于实用、耐穿和价格的考虑,一般人喜欢穿胶鞋。由于这种鞋最初是由解放大军带到边疆民族地区的,因而又被称为“解放鞋”。直到现在,解放鞋仍然是少数民族群众穿着最多的鞋。当然近年来,各式旅游鞋流行,具有趋热的势头。
云南少数民族最原始的鞋,是各式草鞋和木鞋。这里所说的“草鞋”,是广义的草鞋,即用各种材料按草鞋的样子编制的最简单的鞋。这样的鞋,其原材料可以是稻草、山草、牛筋草、破布条、构皮树纤维、麻丝、竹篾丝等。笔者在少数民族地区考察时就见过各种各样的“草鞋”,也有用牛皮、羊皮、橡胶皮做成草鞋形状的鞋(类似凉鞋),不少老人说他们穿过木头鞋,但笔者只见过用木头做成的简易拖鞋:用两块一面光滑的木板砍成鞋底形状,在前面三分之一处钉上一根皮带或布带,就成为木拖鞋。木拖鞋现在只在家里和村子里使用,出远门就不太适合。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布朗族还穿雨天可以出远门的木屐。据双江县的布朗族陶玉明介绍:“从前,布朗族不兴穿鞋子,外出劳动或上山打猎时也是打赤脚。雨天为防滑,一些老人喜欢穿自制的竹屐或木屐。竹屐制作极为简单,先砍来一节竹筒,破成两半,把表面削平,底部砍成弧形状,然后在平面上打两个小孔,穿上麻绳或棉绳、布带,穿着时候用大脚拇指和食指夹着绳带即可,易穿易脱,十分方便。现在,这种木屐再也见不到了。”[1]
云南少数民族穿得最多的鞋还是布鞋。布鞋分两类,一类是普通布鞋,一类是绣花鞋。云南少数民族男性穿一般的普通布鞋,黑色或者深蓝色,剪刀口。绣花鞋一般为女性穿着,色调与上衣、裤子相配,多用黑色、蓝色布或缎子作鞋帮,鞋帮上绣满各式花朵,特点突出,不同民族的式样各有不同。白族绣花鞋、傣族绣花鞋、普米族绣花鞋、苗族绣花鞋、布依族绣花鞋、壮族绣花鞋、瑶族绣花鞋都很有名。比如白族姑娘穿的绣花鞋,式样和图案就各有不同,有浅(圆)口布绣花鞋、绣花凉鞋、红缨花碎布凉鞋等。白族老年妇女则更喜欢寿鞋、翘头绣花鞋。云南布依族妇女穿的绣花鞋也相当漂亮,鞋鼻上翘微弯,鞋帮上绣满花卉图案,俗称“猫鼻子花鞋”,布依语称其为“海蓝高”。现在,“海蓝高”绣花鞋上的花已经没有过去多,鞋帮上的花逐渐减少,或是只在鞋尖两边绣小花。
云南少数民族的绣花鞋,有些具有特殊的文化含义和社会功用。白族老人过了60岁就开始穿寿鞋。白族寿鞋一般用大红色绸缎或者布料缝制,鞋头上绣有一个大大的“寿”字图案,图案下用蓝色丝线挑绣素雅的松针,鞋帮、后跟是对称的直角三角形图案。寿鞋以白布做底,用细麻线纵横有致地纳成。子女多的老人每年都会收到女儿或者媳妇送来的寿鞋,收的越多,象征福气越好,教子有方。因此,寿鞋成为一种荣誉的象征,意味着老少两代相处融洽,家庭和顺。瑶族青年男女定亲时,女方必须将自己亲手做的若干双鞋子送给男方的所有家庭成员,这些鞋不完全是绣花鞋,但都叫定亲鞋。送给祖父母的鞋,鞋底上要纳一颗北斗星,意为祝福老人家像北斗星那样长寿。送给父母的鞋,要在鞋底上纳一棵老松树,意为祝福父母亲像青松那样健壮。送给哥哥姐姐的鞋,要在鞋底上纳一个剥皮苞谷,意为祝福他们在劳动中发家致富。送给弟弟的鞋,要在鞋底上纳一棵竹笋,预祝弟弟像竹笋一样长大成才。送给妹妹的鞋,要在鞋面上绣一朵红花,表示赞美妹妹像花朵一样美丽漂亮。送给自己未来丈夫的鞋,要在鞋底正中绣一颗红心,表示自己已经将心掏给了对方,至死不渝。
在广大的彝族地区,姑娘穿勾尖绣花鞋。关于勾尖绣花鞋还有一个传说。这个传说充分说明,彝族勾尖绣花鞋上记录着彝族先民与自然界和恶势力斗争的历史,寄寓着某种原始的英雄崇拜观念。很早以前,在彝族人居住的依底寨,有一个美丽的姑娘叫基妞。基妞与格么寨的小伙子格沙结婚后,按照风俗回家居住了一个月。在约定的日子,她换上漂亮的衣服,穿上勾尖绣花鞋返回夫家。她走到一座遮天蔽日的老林里时,被潜藏着的一条毒蟒吞噬了。新郎格沙等不来妻子,焦急万分,便约上几个伙伴,背上长刀,打着火把,沿路寻找。他们到了老林,见巨蟒横在路上,嘴角处露出一只绣花鞋,绣花鞋的勾尖勾住了巨蟒的嘴角。勇敢的格沙和伙伴们拔出长刀,不顾危险与蟒蛇展开生死搏斗,最后将巨蟒杀死。格沙用长刀剖开蟒腹,救出了自己的新娘。基妞悠悠醒来,无一处受伤。从此,乡亲们说,蟒蛇吞不进勾尖绣花鞋,是绣花鞋的勾尖救了基妞。自那时起,寨子里的人家嫁女儿时,都要缝制很多双勾尖绣花鞋,让新娘穿着到婆家去,一路顺风,一生幸福。
很多少数民族的小孩也穿绣花鞋。广南县的壮族,孩子满周岁时最好的礼物和吉祥物就是一双绣花灵芝鞋。绣花灵芝鞋的鞋面多用黑色丝绒布或者灯芯绒布做成,绣上一朵鲜红的灵芝草、两块黄色的松明、一两根碧绿的葱叶、两颗红艳的荔枝,配成一副绚丽夺目的画面。其实,这些物件都取其谐音,寓意着希望孩子灵巧、聪明、顺利之意。这种鞋子,一般要由未出嫁的姑娘做,因为姑娘纯洁无瑕、善良聪慧。小宝宝在周岁这天能穿上这样的鞋子,寓意一生都会顺顺利利。因此,绣花灵芝鞋就成为壮族人家孩子满周岁时最好最受欢迎的礼物。
由于气候、物产的原因,滇西北地区的纳西族、藏族、普米族等也会用牛皮、毡片、氆氇做成皮鞋、高筒靴。硬牛皮做鞋底,软牛皮、羊皮或者毡片、氆氇做鞋帮,以适应冬天寒冷的天气。
云南少数民族的袜子一般来说没有更多的特色。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人们或者根本不穿袜子,或者用麻布、白布自己做袜子,后来就逐渐穿从市场上买来的袜子了。
云南少数民族绑腿的使用曾经十分普遍。少数民族的绑腿,他们自己又叫作“裹腿”、“护腿”,绑腿的目的是防止小腿在行走和劳作中被树枝、荆棘、草尖等伤害,也防止被蚊虫和蛇蝎等叮咬。绑腿有长条带状的,也有方块片状的,一般分为单色(黑色、蓝色、白色)和花色的两种。花绑腿又可以区分为印花布绑腿和刺绣花绑腿。有的少数民族,无论男女都打绑腿,男性一般打单色绑腿,而女性打花绑腿;有的只是女性打绑腿,绑腿的色调图案与上衣、裙子相协调,而男性则穿裤子。打绑腿的方法,长带式绑腿一圈一圈地缠绕,而方块片状绑腿则是用其将小腿包住,用带子系牢即可。不过,从田野调查的实际情形看,20世纪90年代以后,少数民族打绑腿的人逐渐减少,穿长裤和光腿穿裙子的人越来越多,只有山区的人们还保持着打绑腿的习俗。
怒族的绑腿用麻布制成,多保留麻布本色,朴实素净。景颇族护腿以红色为基调,起黑色条纹,与女性自织毛线筒裙相搭配,协调美观。基诺族的绑腿男女不同,男子一般打白色土布制成的绑腿,而女子缠黑布绑腿或者花绑腿,与短裙相配。苗族男女的绑腿形式与图案非常丰富多彩,不同服饰的苗族绑腿也十分复杂,男子多缠青布或白布(麻布或土布)绑腿,女子缠刺绣花样绑腿或花布绑腿。缠绑腿要缠出一定的花样,使其美观漂亮。傈僳族男子的裤子长仅齐膝,过去曾经用兽皮包住小腿,或者缠羊毛带子、麻布带子。现在,傈僳族不论男女都喜欢打白色麻布绑腿,特别是在跳“阿尺目刮”民间舞蹈的时候,打上绑腿跳起来特别带劲儿。壮族妇女打绑腿是为了不露出小腿。干活时,壮族妇女的百褶裙要把下摆别到腰间,为了不露出小腿,就打上绑腿,这样的女人才显得有风度,不遭人耻笑。(www.xing528.com)
普洱拉祜族妇女的绑腿
德昂族妇女的绑腿既复杂又讲究。德昂族称绑腿为“麻紧”,男女都打绑腿。男子的绑腿用一尺左右长的三角形布块包裹小腿,或者用棉麻制成的带子缠绕。女子的绑腿则很讲究,分数层。先选用五寸至七寸宽、一尺多长的黑色布块缠在小腿上。接着,再在上面缠上三寸左右宽的绿色布带,然后用红、黄、绿等彩色棉线合成一束,固定住先前裹住小腿的黑色布和绿色布。这样,德昂族妇女的绑腿就显得十分多姿多彩、鲜艳夺目。现在,为节省时间,很多德昂族妇女已经把绑腿做成筒形腿套,年轻人的腿套常用红、黄、黑色布快拼接,老年人则用黑、绿色布块拼接。腿套两侧,缝有三束由珠串和绒球组成的坠饰。穿筒裙时,一般不能让筒裙遮住绑腿,要让绑腿上的珠串和绒球露出,行走时不断摆动,煞是好看。
从民族学调查材料可以得知,绑腿的制作材料经历过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据一些独龙族老人回忆,独龙族人在几十年前还使用树皮做绑腿。需要时,剥下两节树皮套住小腿,再用草绳系牢。树皮易断裂,后来就用兽皮代替,把狩猎中打到的野兽皮剥下,稍作加工,绑在小腿上包住腿部。再后来,用特制的独龙麻毯代替树皮、兽皮,也就是用一段麻布毯把小腿包上。独龙族居住生活的独龙江地区山高谷深,森林茂密,毒蛇蚊虫遍地,绑腿有很好的御寒和防护的作用,因此今天的独龙族男女都打绑腿。独龙族的绑腿用麻线和棉线混合织成,起红白相间或蓝白相间条纹,既有麻线的牢实,又有棉线的柔软。织一段宽20厘米左右长3—4米的独龙毯,用剪子剪成两段,再钉上3厘米宽、40厘米长的带子两条作为系带,就成为一副理想的绑腿,独龙族人称之为“干克利”。“干克利”中织入的棉线一般为红色或者蓝色,这使绑腿色彩非常鲜艳。而且在打绑腿时,姑娘们常常包出花样,使图案外露,显得非常漂亮。绑腿是独龙族服饰中比较精致的部分,独龙族姑娘从十三四岁起就学会织绑腿,绑腿美或不美也就代表了姑娘的手艺和本事。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并与小伙子互通信息后,就会把自己亲手织成的绑腿送给意中人,交换小伙子的藤篾小篓“达过”,以作为定情的信物。这样一来,独龙族的绑腿不但是一种实用的服饰补充,而且具有了男女传递心声的功能,显得更为珍贵。
围腰也是少数民族服饰中不可缺少的上衣和下裳的补充物,在实用和审美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它接近鞋袜绑腿,也属于与大地比较亲近的一类。其中有一种围腰,把全身都围过来,称为围裙,也可以看成是裙子的一种。此外,与围腰高度一致,但系在身体后面,只遮住臀部的,称为尾饰,有的少数民族称之为“屁秋”、“屁帘”、“尾巴”。
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大多系围腰,云南少数民族中系围腰的也很多。围腰分为两种:有围腰头的,无围腰头的。所谓“围腰头”,指的是围腰超过腰部的上半部分。有围腰头的围腰可把人的胸部也一起遮挡住,无围腰头的围腰则只遮挡住腰部以下部分。尾饰一般都没有什么“头”,只能遮挡臀部。
藏族妇女最有特色的服饰,要数宽大的藏袍及裙子下部系着的窄窄的长条状花围腰,藏语叫作“邦单”,一般用色彩鲜艳成横条纹状的氆氇制成,因而也称为氆氇围腰。氆氇厚重而色彩鲜艳浓烈,一般为红、蓝、黑、黄等横条纹相间杂,而且一块围腰上不同的氆氇拼块又往往错开,所以看上去让人印象深刻,特点突出。氆氇围腰几乎成了藏族妇女的象征,只要看到氆氇围腰,人们就知道是藏族妇女。白族妇女的围腰也是无围要头的围腰,非常美观大方,而且因地区不同和年龄不同而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特点。大理白族妇女的围腰多用红色、黑色、蓝色、白色丝绒缝制,系在腰间,长及膝盖。围腰的两侧、正中、下摆常常绣有摘枝花卉和连续纹样图案。保山阿石寨白族妇女的对襟衣前短后长,并套以彩色袖筒,前边往往系大围腰。围腰长及地面,图案与袖筒相映衬,十分协调。碧江一带的白族妇女所系的绣花围腰,除色彩鲜艳的图案之外,还装饰着十余串彩色珠子,闪闪发光。墨江哈尼族豪尼人妇女打破哈尼人服装黑蓝色为主的基调,系花围腰。其围腰较短小,镶有彩色花边,色彩鲜艳浓烈。有意思的是,围腰的颜色是女性结婚与否的标志:少女系白色或者粉红色围腰,已婚妇女则系深蓝色围腰。同时,系围腰的位置也颇有考究:未婚女子系得高,已婚女子系得低。哈尼族年轻女性中还有将围腰系在上衣下面、裙子上面的,而且比裙子短。这样的围腰,就像是从外衣下伸出的一截绣块,失去了围腰的遮挡功能,纯粹是一种装饰。
以上讲的都是无围腰头的围腰。广南一带不穿褶裙而穿蓝色、粉蓝色长大外衣的壮族妇女喜欢系有围腰头的围腰,围腰头呈梯形,下大上小,往往用几根银链系在脖颈上。围腰头一般用白布做底布,沿边绣连续图案,中间绣摘枝牡丹花,有时还配上采花的蜂蝶。围腰头下的围腰部分用深色布,下摆镶边,但较简单。围腰还要钉上两根白色或蓝色的宽6厘米左右的带子,带子上绣图案,扎蝴蝶结系在腰后。在有围腰头的围腰中,最有名气的是峨山、新平一带滇中彝族的花围腰。彝族姑娘不但把围腰看成是衣饰的一部分,而且看成是自己心灵手巧的象征,因而一个人有很多块围腰。少女时代,姑娘们就把出嫁时系的花围腰当作花费心思和工夫最多的嫁妆进行准备。姑娘的围腰呈“凸”字形,用8根细银链系在脖颈上。围腰头边缘不但绣有连续图案,而且在围腰中间部分还要镶上一块精心刺绣的“围腰芯”。围腰芯除居于主要地位的主图案外,周围还要绣上各种花草图案。围腰带多为浅色,带头多缀红、黄、白缨穗。穿戴时在身后打一个大大的蝴蝶结,垂下一尺来长,成为漂亮的尾饰。其中,又以新平腊鲁姑娘的银泡围腰最有特色。腊鲁姑娘从七八岁就开始系围腰。她们的围腰由若干种色彩鲜艳的布块拼接而成。上部用一颗颗银泡镶成六路,组成正六边形。围腰下部绣上各种图案。中间部分是两个用银泡镶成并套在一起的四边形,银泡的周围绣上花边。整块围腰用银泡200多颗,多的达到600多颗。围腰带同样用银链和绣花带子。每逢节日,腊鲁姑娘系上银泡围腰跳舞狂欢,银光闪闪,耀人眼目,别具一番风情。
哈尼族妇女一般都系有尾饰。不太明显的尾饰有时像是绣花腰带系在身后的结和垂下的缨穗,有的其实就是围腰带子。哈尼族罗美人姑娘自小腰间系两头绣五彩花纹的蓝布带,并有意将布带的箭形头及其图案花纹露在外衣后摆下的臀部,表示少女天真无邪。姑娘长到十七八岁,则在布带箭形头处特别加上一种叫“批甲”的尾饰。“批甲”约一尺长,是一种以数十股蓝色细布条特别制成的礼节性和成年性装饰,就像比较长大的缨穗。罗美人姑娘围腰上的尾饰“批甲”,走起路来随腰身摆动,使姑娘显得体态婀娜,柔情四溢。系上“批甲”尾饰就意味着姑娘已经长大成人,正在敞开青春情怀,准备接受如意郎君的爱情。同时,“批甲”尾饰还有讲究礼貌的作用。不系批甲的姑娘被认为不懂礼貌。尤其是在出嫁以后,在夫家长辈男子面前不系“批甲”,会被视为不懂规矩的媳妇。外来客人不能随便询问或者触摸妇女的“批甲”。此外,红河南岸元阳一带的彝族妇女,臀部常常挂着菱形的漂亮绣块,她们自己称之为“尾巴”。这块绣块非常讲究,呈菱形,用白布作底,绣有鲜红艳丽的花朵和各种图案,十分精致美观,对角系在臀部,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尾饰。其文化内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注释】
[1]陶玉明编著《布朗族》,中国人口出版社2012年版,第3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