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形成条件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形成条件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云南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500万,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少数民族人口仅次于广西居全国第二位。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各个民族的社会发育程度、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来看,云南各少数民族之间差异较大。这一切都无可辩驳地说明,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海洋。首先,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丰富多样,得益于云南“十里不同天”的气候条件。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形成条件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远离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中原地区。云南有4060公里的边境线,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与印度、孟加拉国、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毗邻,是我国通往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陆上通道。同时,云南还是一个多山地省份,海拔高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植被景观等多种多样,差异很大,呈现出美丽、富饶、神奇的特征。这里山川纵横、高原壮丽、森林广阔,居住、生活、劳作着4700多万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除汉族外,仅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就有25个,包括: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蒙古族布依族独龙族水族满族等。其中: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独龙族等15个民族。属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其他省少有分布;而壮族、傣族、布依族、苗族、瑶族、彝族、哈尼族、景颇族、傈僳族、拉祜族、怒族、独龙族、佤族、德昂族、布朗族、阿昌族等16个少数民族属跨国界而居的民族。

云南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500万,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少数民族人口仅次于广西居全国第二位。但云南全省有26个民族,占全国56个民族的46%,民族种类居全国第一位。

地理分布来看,彝族、回族、满族在全省都有分布,没有明显的地缘特征。其他的少数民族,则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分布在滇中、滇东北、滇东南、滇西、滇西南、滇西北等6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分布在滇中的主要有苗族、白族、傣族、蒙古族等;分布在滇东北的有苗族、布依族、水族、壮族等;分布在滇东南的主要有壮族、苗族、布依族、水族、傣族、哈尼族、瑶族等;分布在滇西的主要有白族、傈僳族、纳西族、藏族等;分布在滇西南的主要有哈尼族、拉祜族、傣族、壮族、基诺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景颇族、傈僳族、阿昌族等;分布在滇西北的主要有白族、纳西族、藏族、普米族、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等。

从民族来源和迁徙路线看,云南现有的少数民族,历史上曾经属于三个大的族系。一是起源于我国西北黄河中上游的氐羌系,古代的名称有滇、僰、劳浸、靡莫、邛都、嶲、昆明、哀牢、徙、筰、摩沙等,也就是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所称的“皆氐类也”,后来逐渐演变发展为藏缅语族中的各民族,如白族、彝族、哈尼族、拉祜族、阿昌族、景颇族、傈僳族、纳西族、怒族、独龙族等。二是起源于我国东南一带的百越系,古代的名称有越、掸、僚等,后来逐步融合而形成今天的壮侗语族各民族,如壮族、傣族、布依族、水族等。苗族和瑶族属于苗瑶语族,他们与布依族、水族等也是从东南各地迁徙而来,但时间已经是元、明以后。三是百濮系,原生活在今黔西、滇东、滇中一带,古代的名称有闽濮、苞满、朴子、望等,后来形成南亚语系的孟高棉语族各民族,如布朗族、德昂族、佤族等。由此看来,云南的少数民族多数起源于我国西北地区,从大西北迁徙而来;少数从东南边迁徙而来。省内的迁徙路线,大体由滇西北、滇东北、滇中向滇西南、滇南迁徙。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各个民族的社会发育程度、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来看,云南各少数民族之间差异较大。由于地理、历史、社会、人文各种因素的影响,云南各少数民族数千年来生活、劳作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拥有不同的资源条件、生产生活条件、交通条件、对外交往条件,一些民族被高山大河、原始森林封闭在高寒山区、边境地区、贫困地区,互相之间只靠山间小径连接,马帮就是最好的交通工具。因此,直到20世纪50年代,边疆地区和深山地区的少数民族,如基诺族、布朗族、德昂族、佤族、景颇族、怒族、独龙族、傈僳族和部分拉祜族、哈尼族、彝族等,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宁蒗小凉山地区的彝族、部分藏族,则保留着比较典型的奴隶制。在自然条件较好、农业相对发达的地区,大部分地方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水平与内地的汉族已经区别不大。但在傣族主要聚居地区及部分壮族、哈尼族、拉祜族地区等实行的仍然是封建领主制,土司、山官、头人仍然是广大农民的“家主”、“寨主”。当然,一些生活在城镇附近、交通沿线的少数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得到很大发展,如白族、彝族、回族、纳西族中,就涌现了不少经营得法、财力雄厚的民族资本家。因而,直到20世纪50年代,云南的少数民族社会发育程度是极不平衡的,他们仍处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诸形态中,呈现为一部“活着的社会发展史”。而这,正是形成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生活习俗多样化、文学艺术丰富多彩的主要原因,也是民族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根源所在。

就服饰来看,拥有不同的经济社会条件、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加上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的云南少数民族,所处的地形特点、气候冷暖、居住条件差别很大,必然形成不同的服饰文化,平时和节假日的穿着打扮、披挂装饰也就各式各样,异彩纷呈

1988年9月,云南省举行首届民族艺术节。当时来自17个地、州、市的数千人的少数民族文艺队伍,几乎成了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服饰表演队,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让中外来宾大开眼界,赞叹不已。昆明民族歌舞团以“日月风火”为题,在艺术节期间推出了一台服饰晚会,分“春日生辉”、“夏月溶溶”、“秋风送爽”、“冬火熊熊”等四个场景,展示了300多套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其品种之多、款式之奇、色彩之艳、花样之盛令观赏者叹为观止。1990年7月彝族火把节期间,楚雄州举办了为期近10天的少数民族服饰展演,展示的上千套云南各地的少数民族服饰更是让人眼花缭乱,拍案叫绝。以后,随着云南民族文化强省的建设文化产业的发展,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这一切都无可辩驳地说明,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海洋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就像云南四季常开的鲜花,就像蓝天上飘动的云霞,万紫千红、奇形怪状、精彩纷呈、美不胜收……云南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根植于自己独特多样的自然环境条件、生产生活基础和历史文化积淀,并由此形成、演变,具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

首先,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丰富多样,得益于云南“十里不同天”的气候条件。衣服最基本的功能是御寒保暖,夏天的时候又转化为散热降温。因此,穿什么样的衣服首先取决于气候条件,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理需要。云南的气候各种各样,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齐备,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云南南部、西南部地区和一些低海拔河谷地带属北热带气候,常年炎热高温,多雨或者少雨,服饰追求轻薄、透气、凉爽,人们常常赤膊露腿、袒胸露脐,服装色彩也以浅色的绿、蓝、黄和水红为主色调。直到20世纪80年代,笔者在佤族地区还看到过赤裸上身背水的佤族妇女,她们见到外来人也没有任何羞涩之态。相反,迪庆高原夏天凉爽,入秋后就迅速降温,冬春气候严寒,各民族的衣服就以厚重、保暖为主,因常年火塘不熄,红、黄、黑三色也就成为其服饰色彩的主调。从这些差异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气候条件对服饰的影响。(www.xing528.com)

其次,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丰富多样,来自于生产生活环境的丰富多样。云南不仅气候类型丰富多样,人们生产生活的地理环境也丰富多样,或者说是因为海拔高差和地形地貌不同才形成了气候类型的多种多样。云南有坝区和山区的不同,坝区中又区分为平坝区、河谷地带和湖泊水网周边。山区,则有丘陵地区、中山区和高寒山区之别。这些不同的地理环境,不但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具有不同的植被景观、四季变换,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居住在宁蒗小凉山区的彝族,和居住在石林长湖边的彝族,不但属于不同的彝族支系,审美追求也不一样,服饰的形制、色彩也就有着很大不同。同样是傣族,在云南人的口里常常有水傣、旱傣之分,虽然这样的区分并不科学,但用来说明服饰的多样化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水傣生活在平坝和水边,受水的影响,短衣长裙,追求轻盈、灵动、飘逸、素雅;而旱傣生活在山上,每天与大山打交道,年复一年,追求的是坚实、稳沉,妇女的筒裙常常被裤子所替代,色彩也不再鲜艳灵动,而多了几分朴实和凝重。

红河州河口县蓝靛瑶女性服饰

第三,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丰富多样性还和他们的不同来源和迁徙路线有关。民族来源和迁徙路线的影响当然与上面两点不同,不是那么直接而明显,因为时代久远的缘故已经显得十分隐蔽和深刻。在昭通发现的东晋霍承嗣招魂壁画,其西壁第二列和第三列画有二十七人,科头跣足,身披披毡,额前正中有尖状前翘发辫,完全是20世纪50年代前彝族男子的形象。羊毛碾压成的披毡为彝族男子常披之物,而额前的前翘发辫称为天菩萨(子耳)。壁画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为夷人先民所绘,从图中可发现今天彝族的服饰还保留着先民们的基本特点。此外,来自大西北氐羌氏族的各民族,很多还保留了西北游牧民族短衣窄袖的特点。而傈僳族妇女头上戴的帽子,有着指引方向的太阳和月亮图案,也许反映了在南迁途中不致迷失前进方向的期望。这些都是服饰中透露出来的有关民族来源和迁徙路线的信息,值得民族史专家和服饰艺术研究学者继续深入探讨。

拉祜族女性服饰

第四,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丰富多样性,还因为各民族有着各不相同的风俗习惯、图腾崇拜和精神文化追求。民风民俗、崇拜与禁忌,都是一种文化积淀,在服饰中表现繁多,比比皆是。比如对于成人礼,不同民族就有着不同理解,有的叫“穿裤子礼”,有的叫“穿裙子礼”,在服饰上均表现出差别。一些民族对未婚、已婚的区别,常常通过不同的发型、头帕、帽子、尾饰(屁秋或屁帘)或腰带来表示。连含义不是十分明显的色彩,也具有一定的图腾崇拜的意味。比如,傣族崇拜白象孔雀,傣家少女和妇女的服饰就多以乳白色、鹅黄色、翠绿色、湖蓝色为主,构成一幅素雅清丽的色彩画面。而彝族崇尚黑色,崇拜老虎,崇拜火,他们喜欢的色彩就是黑色、红色、黄色,构成一种热烈、凝重、鲜艳、对比强烈的韵味。当然,文化积淀在服饰中的影响和作用,有的很直接,有的却深藏不露。

第五,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丰富多样性,还体现在各少数民族互相吸收借鉴、互相学习影响之中。数千年来,云南的26个民族共同生活在一片天空之下,他们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了和谐共处的大格局。在生活居住上,云南的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非常有利于各民族的互相帮助和交流,因而居住在同一地域的民族,在服饰上也常常互相影响、互相学习,无论是服饰的形制、材质,还是工艺,都有一些共同之处。比如滇西、滇西南少数民族喜欢背的筒帕(挎包),其性质就大同小异,色彩也没有多大区别,就是互相学习借鉴的结果。就连筒帕这名称,很多民族都使用。特别是一些原来服饰比较简单的民族,如拉祜族苦聪人、德昂族等,在下山定居并与别的民族相处的过程中,已经明显地借鉴和创造了一些新的服饰,把自己打扮得更为漂亮。云南的蒙古族,由于迁入云南的时间已经超过800年,其服饰与北方的蒙古族已经很少有相似之处,而向周围的少数民族学习借鉴却不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服饰。散居在各地的满族,服饰上与汉族已经没有多少区别。不可否认,在形成云南少数民族服饰丰富多样性的过程中,当前也存在“服饰趋同”的严峻问题。因此,在互相学习和影响的同时,如何保持和发扬不同民族服饰的特点,也就成为民族文化建设中的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大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