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西西比河的防洪治理方面,美国各级政府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同步实施的方案。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洪水预报预警、洪泛平原管理、洪水保险、灾后救济和引导宣传等。首先,在洪水预警方面美国采取了“3S”洪水预警系统,即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便对洪水灾害进行及时和准确的预测。其次,通过密集的水文站系统和雷达、声呐等技术测报水情,记录水文数据,同时,各级政府时常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手段及时播报水情和气象信息,并进行防洪救灾常识的普及和引导。非工程措施中最为关键的手段之一就是建立了完善的洪水保险体制。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国家强制性洪水保险体制的国家。此外,美国政府十分重视治理中的科研活动,如美国陆军工程兵团设有健全的科研队伍和实验设施,模拟实验各种重要的工程,在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治理的实践中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以优化开发方案。
ICPR各成员国在莱茵河流域建立了一整套监测预警系统,从瑞士至荷兰在莱茵河及其支流设立了57个水质监测站,形成基于先进方法和技术手段的监测网络,通过对莱茵河进行监控,及时对短期和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进行预警。ICPR和莱茵河水文组织(CHR)于1990年共同开发了“莱茵河预警模型”,对莱茵河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报。(www.xing528.com)
英国水污染研究实验室在1950—1965年期间针对泰晤士河的污染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提出了活性污泥法,通过新建现代生物污水处理厂,显著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使得泰晤士河流水质得以根本改善。政府重视新技术研发,泰晤士水务管理局有五分之一的人员从事研究工作,且水务管理局设有专门的研究部门。科学研究为治理技术的选用、确定水环境容量、分配排放量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