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国密西西比河:河道经历与文化影响

美国密西西比河:河道经历与文化影响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河流自身水量大、含沙量大的特点,密西西比河的年均输沙量约4.95亿吨,水患问题较为严重。美国政府启动密西西比河防洪新规划,决定修建水库大坝、整治河道、开辟滞洪区和泄洪道。通过建设统一管理的防洪机构,制定联邦流域管理政策,制定专项国家行动计划,多渠道筹集资金,开展防洪保险,重视科学实验等多方面的举措来对密西西比河进行治理。

美国密西西比河:河道经历与文化影响

密西西比河位于北美大陆中南部,发源于美国明尼苏达州西北部海拔501米的艾塔斯卡湖,是美国流程最长的河流,横跨美国十个州境,整个流域面积覆盖了美国30多个州以及加拿大两个省部分区域,是北美面积最广的一条河,同时也是水量最大、利用价值最高的河流。密西西比河与世界上其他大河一样,经历过工业发展过度开发的阶段,导致河流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并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曾成为美国十大濒危河流之一。经过一百多年的河流治理与生态保护,如今的密西西比河河水清澈透明,流域生态环境优良,已基本恢复成美国重要的输水输沙廊道和航运大动脉,发展成为美国集休闲旅游和娱乐为一体的圣地。

导致密西西比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直线下降的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墨西哥湾的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河流的水质变差并不断恶化。在发展初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没有引起重视,在发展建设和生态保护方面缺少平衡,导致了密西西比河污染严重。人类生活工业生产等大量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密西西比河;此外,水利工程的大量修建导致密西西比河的水文条件和沟道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水流的流动和分配造成了直接影响,破坏了营养物质和有毒有害物质在水和沉积物中的吸附和解吸,降低了水体自有的对有毒有害物质的净化能力,导致墨西哥湾经常暴发蓝藻水华,严重影响流域的物种生存与生态系统的平衡。第二方面是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湿地不断消失,导致了河流系统的失衡。1780年到1980年期间,土地开发严重,导致密西西比河干流途经的河岸约67%的湿地消失,近四分之一的密西西比三角洲湿地在20世纪消失。第三方面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河底泥沙沉积不均,总体呈现出上游过多、中下游明显不足的现象。密西西比河上游由于农田的开垦、高速公路建设以及居民区和商业区的开发,上游的湿地区域和水库的回水区泥沙沉积过多,而中下游部分的泥沙沉积物明显不足,河床下降导致其三角洲面积不断缩减。第四方面是洪水灾害频发,保护预警工作不力。由于河流自身水量大、含沙量大的特点,密西西比河的年均输沙量约4.95亿吨,水患问题较为严重。第五方面是管理政策难统一,流域规划不协调。由于涉水的管理分散在航运、农业渔业、水利、环保署等不同的部门,导致管理措施分散重复,没有形成合力,在流域尺度上也没有对管理治理措施进行充分统筹,水环境治理效果差。

密西西比河委员会于1879年成立,其主要目的是研究密西西比河的开发治理规划,改善航运,确定修整河道计划,保护堤岸和制定防洪措施等问题,并监督实施针对密西西比河的大规模的河流整治工程。在20世纪初,密西西比河多次发生严重洪灾美国国会通过了《1917年洪水防控法》《1928年防洪法》和《1936年防洪法》。1927年的大洪水发生后的第二年就迅速颁布了《防洪法》,并规定全国河流的防洪和航道整治管理权由美国陆军工程兵师团负责。美国国会第一部综合性的针对河流的防洪法案是《1936年防洪法》,推出后进行了多次修订,1965年正式开始推行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结合整治的防洪政策。美国政府启动密西西比河防洪新规划,决定修建水库大坝、整治河道、开辟滞洪区和泄洪道。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也得到了更多的公众关注,政府于1970年创建了环境保护署,并颁布了《环境保护法》,使得流域治理措施本身是否会危及环境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美国自1972年实施国家污染物排放消除制度,为工厂等发放排污许可证,基于最优化的排放标准可行性技术发放许可证,并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降低了排放污水带来的生化污染,通过这一举措的推行,密西西比河的水质得到明显改善。1986年,美国颁布《水资源发展法案》,1996年,美国环保局颁布《流域保护方法框架》,联合了不同学科和部门,通过加强各个社区之间的合作,对河流的水污染问题进行综合治理。排污许可证制度、水资源的保护政策以及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资金补贴等制度,极大地提高了河流治理的管理效率。1999年《水资源发展法》制定了符合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并符合研究授权的系统性防洪减灾项目。2001年,环保局富营养化工作组发布了2001行动计划,主要是控制密西西比河/墨西哥湾流域的非点源污染的氮排放。2008年对行动计划进行了修订,要求流域范围内的12个州依法制定氮和磷减排战略计划。2009—2013年,美国环保局和内政部,以及农业部等多个部门和渠道筹集资金,先后投资70多亿美元用于防治密西西比河污染问题和河道内营养物质的监测。富营养化工作组结合了联邦和各个州郡等400多个管理部门的公开水质监测数据,协调各方组织建立起统一的监管平台,用于对密西西比河进行长期的水质监管。2012年建立起以密西西比河流域为主要监测对象的水质监测项目,利用长期监测数据评估氮磷减排情况。

针对密西西比河流域频繁发生的洪水灾害,美国的防洪策略经历了三大方面的转变。一是防洪思维模式的转变,即从“堤防万能论”到采取“多元化工程措施集成”手段。二是防洪主体的转变,即由原先州和地方政府独立零散的防洪行为到联邦政府负责宏观防洪管理。三是由前期只重视工程措施到后期实现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同时,健全的法律体系和顺畅有力的管理措施为成功治理河流问题提供了根本保障。早在19世纪20年代,美国国会就国内航运发展问题进行了讨论,陆续推出了有关水资源、水利水电、防洪法规以及保险法等多项法律法规,使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以及运河的环境治理均有法可依,保障了密西西比河航运的有序发展。(www.xing528.com)

通过建设统一管理的防洪机构,制定联邦流域管理政策,制定专项国家行动计划,多渠道筹集资金,开展防洪保险,重视科学实验等多方面的举措来对密西西比河进行治理。首先,防护工程的齐全与有效的措施是成功治理防洪的关键。密西西比河干流、支流河道的整治工程种类十分全面,包括河道整治工程、河流的泄洪工程和挡蓄工程。其次,详尽周密的自然资源调查与动态的资源变化监测是成功治理河道的基础,包括流域地质灾害调查、河道水位监测与水质调查,以及流域的生物资源调查等。第三,统筹流域各方力量,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有效消减污染物排放量;制定专项国家行动计划,确保污染物消减目标如期实现;完善流域监测评价体系,提升河流生态环境管理水平。第四,根据国家政策对湿地利用进行管理与规划,把后续的防洪重心转移至工程和非工程的防洪手段相结合上。

经过一百多年的河道综合治理,密西西比河在环境保护、航运、地区供水、农田灌溉、防洪防汛及休闲娱乐的开发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效。通过对河流的综合性开发,使得工业用水成本更为低廉,与此同时,对河道进行整改,缩窄航道,为开辟工业用地提供了大量的土地。工厂、矿产行业借助优良的水运条件,大大地降低了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密西西比河经过专门的规划与整治,水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水质也得到大大的改善,并带动了周边城市经济的良性发展,为流域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在密西西比河的综合治理过程中有几个值得我们借鉴的方面:①管理委员会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实权,成为一个管理实体,以确保各项管理规划得到有效的实施,以及各项治理规划与法规的落实;②组织内部结构层次清晰,权责分明,避免因职能划分不清产生部门利益冲突;③依法治水,依法防洪,使管理工作有法可依;④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筹兼顾,分工明确的同时强调河流的长期治理和流域的整体治理结合,注重水资源和水利工程的综合作用;⑤注重整治手段与先进的科技成果的结合,对河流问题进行科学的治理,加强科学论证,建立创新科技支撑起高效的管理监测系统,使水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